-
1 # 書生159309908
-
2 # 味哎兒
夏朝斷代在中國國家斷代工程時,用天文事件記載推倒出來的,且佐以考古出土器物年代測定而斷出的,商費力斷代是其王都三遷記載外,本是巡居於各邦族地盤上,居無定所造成的。
然,此為歐式標準下的年代判定式,若按中國式就簡單多了,五行的帝王用色可推算出夏朝較精確年代,其誤差不超五十年。可惜中國研史專家全歐式腦子,不知不懂不會中國式,沒辦法,這正是中國一切由歐式說了算的本因本質。
若孔子存於二千年前的話,那麼,加周八百年,則商亡於三千前年時,依商王序表再推,商滅夏應四千年時,夏再大禹接治水職應四千五百年以上,此可由喇家災難的水淹遺蹟上斷定年代出來,且可佐河南省滎陽汜水鄉的大洪水痕跡驗證的。此災應六千年以上,五色帝王尚色依此推演可得精準年代資料。這才是中國標準下的斷代。
歐亞大洪水聖經有載外,中國以補天.伏羲兄妹再育人群.大禹體現共三次,其洪源應是蒙古高原本為內陸海,印亞大陸撞隆起西藏高原時,蒙高原由南西南處裂三次口造成海水向亞歐地洩造成促成的史實。此也可成考據之一。
-
3 # 北大爐爐
說到夏朝的建立時間,我們可以來看一下關於夏文化的紀年,文獻中有哪些記載:
《竹書紀年》:“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一年。”《路史·後紀》蘋注引《汲紀年》:“(夏)並窮、寒四百七十二年。”漢代《易緯稽覽圖》:“禹四百三十一年”。晉人皇甫謐《帝王世紀》:“自禹至桀,並數有窮,凡十九王,合四百三十二年。”宋人羅泌《路史·後紀》:“夏氏凡四百八十有三歲”。《晉書·束皙傳》:“夏年多殷”。說到歷史紀年,中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念的應該是西周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西周滅亡平王東遷的年代為公元前770年,我們以此為基點,先來推算商的年代。武王伐紂的年代為公元前1027年,再根據文獻記載的商王朝存在的年限:《孟子·盡心下》說:‘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認為商王朝存在了五百多年。《左傳·宣公三年》說:‘鼎遷於商,載祀六百。’認為商王朝存在了六百年的時間。我們認為此說比較可信,因為《左傳》、《孟子》比《竹書紀年》成書要早,另外五百年多年或六百年對安排商代各王的統治年代較為合理,因此這裡暫取《左傳》之說,由此可以推知商王朝的開始年代當為:公元前1027年+600年=公元前1627年。
按照一般定律,商王朝的開始也就意味著夏的滅亡,因此我們認為夏滅亡的年代應該在公元前1627年,然後根據《竹書紀年》中記載,夏王朝總共存在了471年,那麼夏王朝開始的年代應該是公元前1627+471=公元前2098年。這個年代的推斷與夏商周斷代工程階段成果報告中夏代的開始年代定為公元前2070年的資料也是比較一致的。
當然,除去這種根據文獻推斷年代的方法,我們還可以透過將其與考古學文化結合起來,確定那一個文化為夏文化,進而對其測年,用以推測夏朝的年代。
-
4 # 畢生高人
夏朝建於公元前2207年,由大禹皇建立!在位48年,傳其子:啟,成為首任國君!開始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家天下”的傳承世襲制度!結束了選舉禪讓制度!中國的歷史文憲嚴謹真實記載,不容否定!
回覆列表
沒有確切的紀年,只是有個大致範圍。中國歷史文獻明確記載從公元前841年開始,往上推西周確立的事件是武王伐紂,大概在1046前後,有四十幾種說法,前後在1000到1070左右,商大約五六百年不確定,商開始大約在公元前1600前後,夏存在說法不一,有471,431說,也有六百多年說,無論那一說,夏的開始當在距今公元前2100左右。前後誤差超過兩百年。因此只能說夏開始大致處於距今4000年左右前後加減100年的誤差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