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聚擊手
-
2 # 興寧哥CCH
看到題主這個題目,不禁使我想起小時候聽我的父親講過的一個故事:從前,某鄉村有個小孩才五歲多,名叫細狗。人未出世便死去了父親。長得活潑可愛,惹人喜歡。一天,細狗路過鄰居門口,見一個老母雞"咯咯~叫個不停。這時,細狗看見路邊草叢裡有一個好大好大的雞蛋。細狗連忙拾起雞蛋跑回到家,交給他娘,他娘忙追問蛋從哪來的,細狗說是路邊撿來的。這是本故事的開始,細狗在路邊拾了一個雞蛋,拿回家交給娘,這本來是沒做錯的。細狗媽追問蛋從l哪來的,也是做對了的,但細狗媽卻隱藏了另一個錯誤,對這個雞蛋沒有窮追猛問下去。因此埋下了禍根。細狗媽見兒子拾回一隻雞蛋,心想:日後自己這個兒子必定是一個愛家顧家的人。心裡一陣高興,就把這雞蛋煎煮了一碗雞蛋湯給細狗吃。細狗被又香又甜的雞蛋湯迷住了。第二天,他又去鄰居門口路邊草叢裡撿了一個雞蛋回來,細狗媽又把雞蛋煎煮了給細狗吃。一連七八天,天天如此。自此,細狗小小的腦子裡就種下了"不勞動有食"的壞思想。他先是拾雞蛋,後來沒有雞蛋拾了,便去人家雞窩裡偷雞蛋。隨著年齡的增長,養成了遊手好閒,不勞而獲的惡習。膽子也越來越大了,發展到偷雞吊狗之舉,再後來又偷又搶。細狗媽雖對兒子的惡舉表示惡恨,經常又打又罵細狗。但"子大娘無膽。"細狗不但不聽,反而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一天,他發現鄰村有戶人家賣了一頭大豬。夜裡,他便爬入這戶人家想去偷錢,卻被主人發現,大呼有賊。細狗怕事情敗露,撥刀刺死這家主人。案發後,細狗很快被查被捕入獄。因殺死人命,被判死刑。臨刑時,細狗要求監斬官見老孃一靣,有話要對老孃說,監斬官允。這時的細狗娘巳滿頭白髮,老大龍鍾了。她顫顫巍巍地來到兒子身邊,、附耳於兒子面前,想聽兒子說什麼,豈料細狗卻一囗把老孃的耳朵咬了下來。細狗從口裡吐出老孃那片血淋淋的耳朵,聲嘶力竭地對老孃吼道:"娘,兒有今天的下場,是你給我造成的過當。當初我多次拾蛋回來你能注意這事,對我嚴加教育,哪會有今天!兒在黃泉路上還會恨你這個做娘啊!"…這是細狗臨上黃泉路上的反悔和哀嗚。這也是一個古人用來教化後人要認真重視子女的教育的故事。平心而論,子女的變壞,完全歸咎於做爹
當孃的,那未免大冤枉了,有些是受到外來壞的因素影響而變壞的,其變壞了,有可能做父母的還不知道。如交了狐朋狗友。但生活中確確實實也有這種做父母的,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手腳不乾不淨,卻認為是小事,犯不了大法,聽之任之。豈料,積惡成習,日後積重難返,有朝一日,觸犯法律,最後成為歷史罪人。奉勸世上為人父母者,在教育子女上要牢記古訓"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從小就要教育子女。隱惡揚善,知廉識恥,方能成大器!
本文導讀:
(一)、有些母雞有古怪的性格,好好的雞窩不去下蛋,卻自已隨便選一個地方去下蛋,有時在外下了一窩蛋,主人卻半點不知。故所以細狗能一連拾到七八個雞蛋。
(二)舊時農村極端貧困落後,能吃上一個雞蛋都是十分幸福的了。和現在相比,簡直天淵之別。
一
回覆列表
這種事情大多數都是孩子的父母不瞭解情況,沒有哪個父母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小偷,哪怕他們自己就是賊。為了孩子的將來,你應該拿到確鑿證據的時候跟他父母反饋一下,我想他們會感激你的。
回頭他們都知道此事,卻縱容孩子偷東西,那就不要說了,否則只能給自己徒增尷尬。不過孩子如果真的遇到這種父母,實在悲催啊!
其實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可能走錯路,走彎路。如果有能力,能拉一把就拉一把,哪怕抓住機會當面制止那孩子幾次,對他都是有好處的,否則,他有可能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