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年少的時候,沒有白痴般崇拜的所謂英雄,我的啟蒙導書是《三國演義》,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看,看完後,覺得劉備矯揉造作,甚至覺得劉備無能至極,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有見解的不斷提高,逐漸對劉備有更深層的認識。
其實當你對某種事情感興趣的時候,你就會不再滿足於現有的資料,還有所獲知的情報,就比如我,《三國演義》看了三遍,但是依然看不明白其中的一些人物的時候,我就會翻看《三國志》、《後漢書》等史書,搞清楚,到底哪些人物是真的,哪些是假的,為什麼這些人當時候會做這些事情。
就比如對劉備,劉備這個人,我是第一次看《三國演義》就喜歡的人,仁義善良,至少沒有濫殺無辜,給人一種厚道的感覺,那是六年級第一次讀《三國演義》的觀感。
但是後來,到了高中的時候,有個特別喜歡曹操的人,知道我喜歡劉備後,要我舉出為什麼崇拜劉備,那時候,我竟然支支吾吾的列出了劉備善良、仁義的特點,結果對方覺得劉備是個虛偽、無能的人,那時候聽完後,覺得心裡不是滋味,畢竟自己的偶像被人貶低。後來就用手機翻查了一大堆關於劉備的傳言,什麼遇到曹操只懂逃跑,什麼凡是隻會嘆氣說:“怎麼辦?”然後向諸葛亮求助,還有什麼其實白帝城託孤,幕後埋伏了一大堆刀斧手,只要諸葛亮有異志,劉備就會摔杯為號,這些刀斧手就會立即衝出來把諸葛亮砍成肉醬,突然覺得這些事好想貌似有些道理,又覺得哪裡不對。
可能是那時候還在高中,思想還沒開化,習慣了人云亦云,也覺得劉備是虛偽的,開始有點討厭劉備了。
後來,透過《三國志》、《後漢書》等大量的查閱後,我才發現劉備這個人並非像《三國演義》中的那樣是個偽君子,相反我覺得三國中真正的君子恰恰是劉備。
無論史書怎麼為劉備裝飾,都擺脫不了劉備少年窮困潦倒的事實,自少喪父,和母親相依為命,孤兒寡母在底層掙扎,和我們一眾星斗市民何其相似,但是不同的是,在劉姓多如狗,皇族遍地走的漢末,諸如劉焉、劉表、劉瑤、劉虞無不是封建大臣,均在亂世的殘酷淘汰中,消失殆盡,反而是窮小子劉備卻最終能夠裂鼎三分,實在不得不說,就如同一個奇蹟一般。
從一個只在街邊擺攤的窮小子成為一國之主,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我想換成在座的各位,也從來沒有夢想過自己成為一國之主吧,這種豪情,我相信讓人感慨萬千。
劉備在建立帝國初期,可謂是艱難險阻無不經歷,甚至九死一生,多次險些喪命,如剛開始出道參軍,就在一場和盜賊之間的作戰中,身受重傷,靠裝死躲過一劫。明明只有從村裡招攬的兩百部曲,卻不懼生死,多次面對十倍、幾十倍是,甚至百倍的黃巾軍,但是為了出頭,劉備三兄弟多次浴血奮戰,在刀槍劍戟中穿梭,但是最後換來的只有一個安喜縣縣令,僅僅是因為出身低微。三奪徐州,卻都被曹操、呂布、袁術等人奪走,因為亂世中,別人也容不得劉備強大,劉備每次奮起都被扼殺在搖籃中,換做是我們,我相信大部分人都頂不住壓力自殺了,畢竟那時候,劉備已經四十多歲了。
等劉備最終奪取漢中,打敗宿敵曹操,分鼎天下時,已經60歲了,想想我們60歲能幹嘛?躲公園裡跳廣場舞?
所以有志不在年高,祝願各位永遠也不要放棄自己的理想和意志!
誰年少的時候,沒有白痴般崇拜的所謂英雄,我的啟蒙導書是《三國演義》,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看,看完後,覺得劉備矯揉造作,甚至覺得劉備無能至極,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有見解的不斷提高,逐漸對劉備有更深層的認識。
其實當你對某種事情感興趣的時候,你就會不再滿足於現有的資料,還有所獲知的情報,就比如我,《三國演義》看了三遍,但是依然看不明白其中的一些人物的時候,我就會翻看《三國志》、《後漢書》等史書,搞清楚,到底哪些人物是真的,哪些是假的,為什麼這些人當時候會做這些事情。
就比如對劉備,劉備這個人,我是第一次看《三國演義》就喜歡的人,仁義善良,至少沒有濫殺無辜,給人一種厚道的感覺,那是六年級第一次讀《三國演義》的觀感。
但是後來,到了高中的時候,有個特別喜歡曹操的人,知道我喜歡劉備後,要我舉出為什麼崇拜劉備,那時候,我竟然支支吾吾的列出了劉備善良、仁義的特點,結果對方覺得劉備是個虛偽、無能的人,那時候聽完後,覺得心裡不是滋味,畢竟自己的偶像被人貶低。後來就用手機翻查了一大堆關於劉備的傳言,什麼遇到曹操只懂逃跑,什麼凡是隻會嘆氣說:“怎麼辦?”然後向諸葛亮求助,還有什麼其實白帝城託孤,幕後埋伏了一大堆刀斧手,只要諸葛亮有異志,劉備就會摔杯為號,這些刀斧手就會立即衝出來把諸葛亮砍成肉醬,突然覺得這些事好想貌似有些道理,又覺得哪裡不對。
可能是那時候還在高中,思想還沒開化,習慣了人云亦云,也覺得劉備是虛偽的,開始有點討厭劉備了。
後來,透過《三國志》、《後漢書》等大量的查閱後,我才發現劉備這個人並非像《三國演義》中的那樣是個偽君子,相反我覺得三國中真正的君子恰恰是劉備。
無論史書怎麼為劉備裝飾,都擺脫不了劉備少年窮困潦倒的事實,自少喪父,和母親相依為命,孤兒寡母在底層掙扎,和我們一眾星斗市民何其相似,但是不同的是,在劉姓多如狗,皇族遍地走的漢末,諸如劉焉、劉表、劉瑤、劉虞無不是封建大臣,均在亂世的殘酷淘汰中,消失殆盡,反而是窮小子劉備卻最終能夠裂鼎三分,實在不得不說,就如同一個奇蹟一般。
從一個只在街邊擺攤的窮小子成為一國之主,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我想換成在座的各位,也從來沒有夢想過自己成為一國之主吧,這種豪情,我相信讓人感慨萬千。
劉備在建立帝國初期,可謂是艱難險阻無不經歷,甚至九死一生,多次險些喪命,如剛開始出道參軍,就在一場和盜賊之間的作戰中,身受重傷,靠裝死躲過一劫。明明只有從村裡招攬的兩百部曲,卻不懼生死,多次面對十倍、幾十倍是,甚至百倍的黃巾軍,但是為了出頭,劉備三兄弟多次浴血奮戰,在刀槍劍戟中穿梭,但是最後換來的只有一個安喜縣縣令,僅僅是因為出身低微。三奪徐州,卻都被曹操、呂布、袁術等人奪走,因為亂世中,別人也容不得劉備強大,劉備每次奮起都被扼殺在搖籃中,換做是我們,我相信大部分人都頂不住壓力自殺了,畢竟那時候,劉備已經四十多歲了。
等劉備最終奪取漢中,打敗宿敵曹操,分鼎天下時,已經60歲了,想想我們60歲能幹嘛?躲公園裡跳廣場舞?
所以有志不在年高,祝願各位永遠也不要放棄自己的理想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