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赤橙黃綠青藍紫518

    這句話說得是老師這個職業自古以來就不被人們看好:

    第一、當老師是不得已而為之,實屬無奈。由於家境貧窮,才選擇了老師這一行。家裡實在揭不開鍋了,窮得叮噹響,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開辦私塾,執鞭鄉里。也說明當老師的都是窮人出身,落魄文人。

    第二、當老師這個工作十分辛苦。古時講,“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講究苦讀冬仨月,避開農忙季節。教書先生自然也不敢怠慢,要給學生做出表率,要勤奮好學,才能帶好學生。要起早貪晚,充分發揮利用農閒時間,全身心投入,才能把書教好。

    第三、教書這項工作難度大,整天跟一幫孩子打交道,沒人願意幹。孩童時代,頑冥不化,老師要教他們做人的道理,還要教他們識文斷字。勞神費心,責任重大,有時還費力不討好。

    第四、收入不高,當老師的沒聽說有誰能發家致富。兩袖清風,一生清貧,舉手投足,盡顯斯文,背地裡還被人品頭論足:清高、窮酸、迂腐。終老也不過是一介寒儒。

  • 2 # 拙筆淡靜

    你怎麼理解古人所說的“家有二斗糧不當孩子王”這句話?

    回答如下:通常比較常見的說法是“家有五斗糧,不做孩子王”。無論是說“二斗糧”“三鬥糧”還是說“五斗糧”,“孩子王”都是指的“當老師”。

    這句原話的意思是,只要家裡有飯吃(抑或說是不愁找到養家餬口的工作),就莫要去當老師。

    這就怪了?古人一向提倡“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辭。清代詩人羅振玉在其《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中專門有說:“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忠臣無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而《荀子.致士篇》也專門有述: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耆艾而信,可以為師;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知微而論,可以為師。故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

    大致意思是,想成為“人之師”嗎?不容易的!這裡暫且不去說“學識(必須)淵博”這一條,即便是其他條件要求,至少也有四條:

    1, 氣場大,氣質佳,人見自然就會給予尊重,誰也不敢隨意在其面前造次,這是其一。

    2, 年長經歷豐富,身端氣正令人信服遵從,這是其二。

    3, 文字表達與口頭表達均有“超常”能力,這是其三。

    4, 善於聯絡實際、舉一反三、深入淺出、一語中的地去答疑解惑,這是其四……

    總之,要想成為“人之師”,必須具備這四個基本條件;這裡咱們還暫且不說“學識(必須)淵博”這條……

    試想,如此尊重“孩子王”的古人,為什麼卻又有“家有五斗糧,不做孩子王”的俗語流傳於世?

    其實也無足為其。雖則孔子明列出了“天地君親師”這五大敬奉排位,將“人之師”的地位比同與天、地、君王和親人,然自古以來“尊師重教”就不是件“輕而易舉”之事!

    要不,《禮記·學記》咋會有這樣的說道?“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它的大致意思是,自古以來包括全社會的人普遍都會自覺去看重去尊重去遵循的“學之道”,都是會以“尊敬愛戴(理解包容)老師”為最難做到的!

    雖然老師的地位等同於“天地”,但它畢竟沒有天地那麼聲勢寬宏、輕鬆自在、隨心所欲。

    雖然老師的地位等同於“帝王”, 但它畢竟不可能會有任何君王那種“一言九鼎”的絕對威望。

    雖然老師的地位等同於“親人”,但畢竟很多人都對它“不親”,甚至還會為了袒護遷就嬌慣自己的孩子對“老師”不恭不敬地蠻橫施予攻擊……

    但無論如何,師道都是必須該有尊嚴的!

    這個道理多簡單啊!人們只有自覺地去維護師道尊嚴,自己乃至自己的親人才能從中得到教益、掌握釋疑解惑的諸多真理和學問學識,成為一個有文化、懂道理、受人信任尊敬的人!如此,社會乃至社會民眾,才可能會去尊重知識,尊重科學,尊重文明……社會,也才可能會成為一個文明程度很高的社會。

    為什麼要講“師道尊嚴”,為什麼要求人們都普遍去“尊師重教”,實質全是為了人們自己啊!

    不過遺憾的是,人類社會進入到了21世紀的今天,咱們的社會,咱們的社會上的人,似乎腦瓜子又復辟到了“遠古”?似乎越來越加多的人,為了袒護遷就嬌慣自己的孩子而對“老師”不恭不敬地蠻橫施予攻擊、甚至大打出手!

    如此自然會是,“家有五斗糧,不做孩子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腎上腺佔位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