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情廣記
-
2 # 本然堂講席
題主好!你好像誤解了這兩個詞,因為“苦而不言”叫忍,“喜而不語”叫靜,都是必須親證才知,不能旁觀議論,沒法問人得到答案;反之,若能被看出來是忍、是靜,就不是真的“苦而不言、喜而不語”。如同想知梨味,必須親嘗,不能問誰。下面由此出發,閒聊幾句,供參考。
【1、在苦無苦叫“不言”】
苦有三等:下等是見苦不怨,叫容受;中等是有苦樂苦,叫擔當;上等是無苦無樂,叫覺悟。可見,苦觀是一種大智慧,知苦為下,樂苦為中,無苦為上。在《道德經》裡,無苦也叫無慾、無為,因“無為”是聖賢行,所以達到“無為”的不言才是尊。
【2、得喜不喜叫“不語”】
喜憂是人的情緒,情緒生於人的慾望,而有欲為迷,有求為愚,有得為失,故真正的“不語”是無喜無憂。同理,無喜無憂是無慾、無為,都是《道德經》的聖義。經文裡有句“少私寡慾”,就是“不語”的正解。
【3、聖教入公,聖言入無】
聖賢教育的核心都是“無我為公、無私為義、無求為法、無得為善”,所以凡符合這個標準的,能顯出偉大之意。只有當不言是“無我而不言”時,才是大義;當不語是“無得而不語”,才是大德。也就是說,反過來看,不言的未必是真的“苦”,不語的未必是真的“喜”,因為也可能是“苦的不夠、喜的不足”。因此,對人的“苦和喜”別輕易下結論,需長久觀察,才能辨別看清。
【4、覺者不苦,悟者不喜】
為何?苦是命,喜是運。命運人,就有“苦和喜”;人運命,就無“苦和喜”。可見,是否見苦見喜,取決於人的智慧。象孔子的學生顏回,“人也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樂”,做到了真的“不苦”,關鍵在他的心上“無苦”,雖身苦,心卻不苦,所以證道者無苦,超越了痛苦。成語“朝三暮四”出自《莊子》,講朝四暮三,使猴歡喜,諷刺的也是喜樂無常的失智愚人。可見,看人外表的“不言、不語”,還不能衡量人心的真相,只有“苦、喜”增長了本人和觀者的智慧時,才值得稱讚。
總之,苦是自造,不能怨人;喜是自樂,不能獨享。明白這些“怨苦為痴,獨樂為過“的真理,還有啥“言語”的?當然都是不需去誇獎的,因為是人的本能本分。
-
3 # 吳振偉美麗生活
“苦而不言”就會造成“喜而不語”,同樣“喜而不語”就會成為“苦而不言”的壓抑狀態。
這造成人生的低境界。
這樣的人咬牙忍受著委屈、痛苦、悲傷、憤怒、嫉妒、恐懼的負面能量,然後用“堅強”壓制自身的這些負面能量,不表達出來,不釋放出來,以為這樣就沒有負面能量了,很遺憾,這樣苦而不言者會成為兩種人,一種壓抑痛苦久了,成為麻木的人,沒有感覺的人,另一種會成為仇恨的人,因為被壓抑的負面情緒能量會演變成恨,仇恨是負面情緒得不到釋放的變態心理。
如此,這苦而不言的人,麻木了,仇恨了,也就喜兒不語了。人生何來境界呢?,人生只是充滿了負能量,那壓抑負能量的人,以為負能量不在了,不,負能量充滿在苦而不言者的笑而不語之中。
這樣苦而不言的人也會成為企業家,也會因為堅強的成功者,但這樣的成功者成功的原因來自於內在深處的恨和情感的麻木,成功的能量來自痛苦的壓抑,那麼這樣的成功對他人,對世界是負面的,是不友好的。比如一些有錢人,對於金錢揮霍浪費,用金錢報復著社會和世界,金錢的能量中充滿了報復和仇恨,苦而不言者成功了,但這樣的成功中有著喜而不語的抑鬱和痛苦。
一個身心健康的人是大哭而大笑的人,哭得出來,笑得起來,感受到痛苦,不影響他人,不傷害自己,有覺知地哭泣,有覺知地表達憤怒(這需要來我這裡練習這種正確的表達情緒的方式)之後,喜從悲來,孩子般天真地掛著眼淚大笑起來。
有多深的悲,就有多高的喜,大悲大喜才能悟通和昇華人生的境界。
回覆列表
人遇上了苦的時候,逢人就訴苦,其實也沒有什麼用,有的人可能同情你,也有的人可能笑話你,真正理解你幫助你的人,是很少的。所以心裡的苦水,不要隨便往外倒。苦熬和拼搏才是唯一的出路。
人有了喜事好事,也未必要喜形於色。就像俗話說的“窮不是志富不癲狂”的道理一樣,你有了好事,一般大家都能看到,如果你還在別人面前顯擺,就會讓一部分人羨慕嫉妒恨。你經過努力取得的成績,這本來跟別人沒有關係,但是世界上是惹“紅眼病”的人還是不少,弄不好還會遭受別人莫名其妙的諷刺和打擊。
所以苦而不說,喜而不語,是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