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少耶

    忠義兩難全

    既然翻到了這個話題,就寫一個吧,自古忠義兩難全,以前看香港TVB的電視劇裡,這句話出現頻率挺高的,說的就是對君王的赤誠忠心,與對知己的肝膽義氣。

    但,江湖中的義士,與廟堂之上的君王,往往是個尖銳的對立關係,如果夾在中間這個人,比如你,就成了三明治,一邊要忠心,一邊要義氣,如果不幹架還好,但如果雙方火拼了的話,那就鬧心了。

    行得了對君王的忠心,就要去對付江湖裡的義氣,走得的義氣,就揹負了忠心。額,這個是死結。無解。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也。

    以其說忠義兩難全是一種什麼精神,不如說,忠義兩難全是對人性的一種煎熬。就說今天,這種兩面對立性,也一直尖銳存在,比如法律與道德,維護了法律威嚴,就必須要犧牲道德,偏向了道德,就違背了法律權威。忠義兩難全也是這個意思,你得做出選擇。

    選擇即人性,人性,即天命。本來就是如此。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居其位謀其事,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吃人嘴軟,拿人手短,該幹嘛的就幹嘛。或者我們純粹點回到自己內心:大爺的,我要腫麼做,才能兩全齊美?都不得罪呢?三十六計走為上計,^_^

    行忠,也有善忠和愚忠,走義,也有仗義和蠢義,在當下環境裡,能做到,不負如來不負卿的人,你說是神人,還是鬼人?

  • 2 # 漢關小松

    自古忠義兩難全,忠只對應於個體,義卻對應總體!忠義不能同時存在!

    就拿電視劇《亮劍》來說,楚雲飛算是一個忠義兩全的人,從義來講,他跟李雲龍共同抗日,而且沒有聽從上級命令滅了李雲龍!從這裡講他義但不忠!抗日戰爭結束後開始國共內戰,他卻調轉槍口對準自己的同胞,在這裡他忠但不義!

  • 3 # 子華家家

    中國有忠孝兩難全的說法,當然也有忠義兩難全的稱謂。我認為這後一種說法,至少代表的是儒家所提倡的“忠君報國、義薄雲天”思想,姑且稱之為“儒道”精神吧。

    一是“忠、義”都是儒家所提倡的核心思想。

    在中國傳統道德規範體系中,儒家思想一直倡導“仁、義、禮、智、信”和“忠、孝、節、勇、和”。“忠”有忠誠、忠良、忠恕等含義。所謂忠,就是向內求善,向外求盡職。孔子認為忠不只是對君,因而提出“上思利民,忠也”的主張。《論語.學而篇》也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精忠報國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優良傳統。“義”是合宜、應當、應該之意,進而衍生出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等含義。《禮記.中庸》:“義者宜也。尊資為大。”《論語.述而篇》提出:“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孟子.梁惠王上》雲:“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厭。”《論語.微子篇》又說:“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儒家先哲們還提出了“仁義道德”、“仁至義盡”、“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義以為先”、“以義制利”等思想。“義”是傳統文化中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這些論述,就說明“忠、義”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二是“忠、義”兩難全的要義分析與理解。

    開篇我講了,中國俗語常說"忠孝兩難",忠即忠君為國,孝即孝敬父母,古之從軍,忠君報國則難孝敬父母,即為兩難。而忠義則可理解為:盡忠報國為大義,故忠君、忠於職守,則可稱為深明大義。而另一種義則可理解為義氣、情義,朋友之間的情義。這理所說的忠義兩難全,即是向皇盡忠則會傷朋友義氣,過於重視朋友之間的義氣,則又會疏於職責職守。照現在的說法,就是個人的價值觀決定選擇:視事業或社會責任為第一要務的,則盡忠職守;重視朋友義氣的則義字當先,友情為重。兩難境地之出現,皆因朋友行為可能違規。又因所盡職責多為公認的行為規範,如朋友欲求與此不悖,即不會兩難,而朋友欲求違規,才致重朋友義氣必違職責要求的兩難境地。如為真誠之友,不應對朋友有違規之求,陷朋友于兩難。且因己之違規訴求,而致朋友違規受責,也是不講義氣之舉。為友者不傷友,應是品德範疇。如朋友連此事理都不明白,此友是否可交可續就值得考慮了。

    對朋友曉之以理,求得兩全之策,則兩難之境可解。

    三是“忠、義”思想的倫理道德延申派生。

    以儒家為代表,先哲們之所以提出和闡釋了“忠、義”核心思想,這些倫理道德方面的範疇,正是源自中華民族的傳統文明和當時社會實踐,在具體踐行、具體要求中有其特定的時代內容,但在基本概念上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正因為如此,它們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產生了巨大影響,不同時代、不同階級和階層都始終傳承著它們的基本概念,而又賦予它們特定的時代意義,同時各階級、各階層也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願給予互有差別的理解。這也就是孔夫子被推崇為“聖而時者也”,幾千年來一直被尊奉為聖人的原因。在以孔子為代表的先哲們提出忠義思想後,又逐漸推而廣之,幾乎同時派生提出了“仁、義、禮、智、信”和“忠、孝、節、勇、和”等基本概念,歷代的人們在傳承過程中,不斷以自己的實踐和理解豐富著這些倫理道德。因此可以說:“忠義、仁勇、誠信”等,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4 # 張小285870389

    忠……!義……!忠如果按拆字來說:中和心,為什麼中在心上面,說明忠在心裡,自己的心裡有一杆秤,要做到忠,在自己心裡,忠是自己!義!拆字,乂,沒了點也讀義,有了點也讀義,點,在義裡,就是在心裡,這兩個子,忠和義,都在心裡,在自己,要做到忠不難,義也不難,都在自己心裡,關鍵看自己怎麼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果園簡易滴灌技術該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