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磚家

    俗語道“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意思是說底層人士對於義氣的珍視,往往要勝過讀書人,這話雖然有失偏頗,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比如中晚唐大才子、宰相白敏中,其所作所為便可以用“無恥”二字來形容,其人性的確要比很多出身草根的義士相差甚遠。那麼,白敏中都做過哪些醜事?

    白敏中是大詩人、刑部尚書白居易的從弟,由於自幼喪父,便跟隨白居易等人學習,後考中進士科,並由此踏入仕途。可是白敏中雖然才識俱佳,但仕途卻頗為坎坷,在50來歲的時候只混到一個從五品的職位-戶部員外郎。好在有福之人不用忙,就在唐武宗在位時,境遇坎坷的白敏中終於迎來“鹹魚翻身”的時刻。

    會昌二年(842年),唐武宗準備再度起用白居易做官,此時宰相李德裕進諫道:“白居易雖然才識俱佳,但年老多病,恐怕不堪擔負重任。微臣倒是認為他的從弟白敏中學識同樣淵博,而且正值壯年,倒是可以委以重任。”武宗覺得有道理,便任命白敏中為知制誥、翰林學士,不久又改任為中書舍人。

    白敏中本是從五品的員外郎,而且年已半百,仕途基本上已到頭,如今經李德裕的推薦,一躍而成為天子近臣,真可謂陡然間躥紅。對於李德裕的提攜,白敏中感激不盡,視其為恩主。然而隨著唐武宗的駕崩,白敏中對恩主的態度卻大反轉。

    會昌六年(846年),唐武宗因服飾過量的金丹暴崩,皇叔李忱透過政變奪取帝位,是為唐宣宗。由於武宗跟叔父的關係很差,所以等到李忱一上臺,便推翻他在位時期的政策,並對其重用的宰相李德裕實行貶斥。而在此過程中,已“見風轉舵”投靠李忱的白敏中,無疑起到關鍵作用。

    唐宣宗剛一上臺,白敏中便極力攻訐李德裕,成功地說服皇帝將其罷相,貶謫至嶺南。李德裕被罷相、貶謫後,天下一片譁然,輿論紛紛指責白敏中恩將仇報,而李德裕也在著書時斥責他以怨報德(“德裕貶,敏中抵之甚力,議者訾惡。德裕著書亦言‘惟以怨報德為不可測’,蓋斥敏中雲。”見《新唐書·白敏中傳》)。

    雖然誣陷恩主讓白敏中名譽掃地,但對於唐宣宗來講,他卻是一位很識時務的“俊傑”。所以在即位的同年,宣宗便進拜白敏中為宰相,不久又封他為太原郡公。白敏中由從五品的員外郎做起,在短短5年時間裡經歷13次升遷,最終官至宰相、郡公,其經歷堪稱傳奇。

    白敏中雖然人品很差,但治國理政卻頗令宣宗滿意,由是得以身居相位長達五年時間。然而白敏中沒想到的是,就在為相期間,他的一個“好心之舉”,卻屢遭狀元駙馬鄭顥的攻訐、排擠,令其憂心不已。這件事,還要從鄭顥的婚姻說起。

    當初,唐宣宗為愛女萬壽公主擇婿一事發愁,白敏中為討好他,便將相貌英俊、家世顯赫的狀元鄭顥推薦給皇帝,並自告奮勇地承擔起媒人的角色。然而鄭顥已跟盧氏女子訂婚,且考慮到公主驕縱任性,便婉拒了白敏中的好意。事後,鄭顥為防止皇家逼婚,便趕往楚州迎親,準備儘快完婚。

    然而白敏中不死心,竟然派人將鄭顥在途中追回,並威脅他若不同意做駙馬,不僅會斷送大好前程,而且極可能會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鄭顥為鄭、盧兩家的安危考慮,便只能跟未婚妻解除婚約,隨即迎娶公主。然而鄭顥婚後很不幸福,由此對白敏中恨之入骨。

    幾乎從鄭顥成為駙馬的那刻起,便不遺餘力地彈劾、排擠白敏中,必欲將其置於死地而後快,好在唐宣宗明察秋毫,屢屢壓下駙馬的奏章,才使得白敏中躲過一劫(“萬壽公主,宣宗之女。將嫁,命擇良婿。鄭顥,宰相子,狀元及第,有聲名,待婚盧氏。宰臣白敏中奏選尚,顥深銜之。”見《唐語林·卷七·補遺》)。

    然而白敏中雖然躲過駙馬的誣陷,但卻沒能逃過同僚的排擠。大中五年(851年),党項入寇邠寧軍鎮,宰相崔鉉為獨掌相權,便向皇帝推薦由白敏中率軍出征。由是,白敏中被罷相,出任邠寧節度使。此後8年間,白敏中又歷任劍南西川節度使、荊南節度使,直到宣宗駕崩,都沒能回到朝廷任職。

    宣宗駕崩、懿宗登基後,白敏中一度回朝擔任過宰相(859-861年),只因最終腰傷嚴重無法上朝,才被迫辭職。就在辭職的同年,白敏中因病去世,終年70歲。白敏中死後,被追贈為太尉,諡號為醜。而“醜”屬於惡諡,意為“怙威肆行”,從白敏中對李德裕、鄭顥的所作所為來看,他理應得到這個諡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前車拐彎,後車追尾是誰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