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由拍案驚奇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是要略微瞭解一下發生在明朝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也就是公元1399年至公元1402年期間的靖難之變。

    明朝在洪武年間,朱元璋把兒孫們都安置、分封到各地區做藩王,當時當然是希望分封到各地的皇室子弟們能起到為國藩屏的作用。

    及至到了洪武三十一年,因為太子朱標早逝,皇太孫朱允炆繼位,這就是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後,深感藩王勢力極度膨脹,危及皇室根本,遂決定削藩。

    其中所涉及到的就有把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的精兵調到塞外,並且拿掉其其它核心特權。

    朱棣見狀,乾脆直接撕破臉,起兵南下,而建文帝隨即派兵北伐,仗打了幾年,由於建文帝朱允炆軍謀苦短,手下也缺乏善於野戰大將,致使主力軍隊不斷被擊潰,於是,就想透過談判來解決問題,也在時間上有個緩衝餘地。

    這期間,建文帝不斷地派人去與朱棣談條件,其中和談的代表就有谷王朱橞與安王劉楹。

    那麼,“朱允文派出了谷王朱橞和安王朱楹等人往燕營議和,是否成功?”

    實際上,早在建文帝朱允炆派出谷王朱橞和安王朱楹去找燕王朱棣議和之前,幾撥求和人馬已經都去碰過燕王朱棣這個硬釘子了。

    建文帝朱允炆與其皇叔燕王朱棣這場爭鬥剛開始的時候,燕王朱棣的軍隊大舉南下,圍住了濟南城,當時守濟南城的守將鐵弦屬於建文帝的鐵桿忠臣,但是,面對燕王朱棣的軍隊壓城還是漸漸感覺難以支撐。

    求救的訊息雪片般紛紛送到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建文帝朱允炆一籌莫展,無兵可派,但是還得想辦法,只能用求和做緩兵之計,意圖讓燕王朱棣的軍隊停止軍事進攻,來與朝廷談判,以此來減緩前線的軍事壓力。

    求和第一人派出的是尚寶寺丞李得成。

    建文帝朱允炆與尚寶寺丞李得成在一起商量的不錯,李得成也躍躍欲試。

    這求和的使者一路舟馬勞頓從南京到達濟南,通報多日,朱棣才勉強見了李得成,尚且沒等李得成絮叨完擬好的腹稿,朱棣就直截了當的說,想議和可以,但是要殺掉奸臣,其它被廢黜的親王也要給恢復地位,還要恢復先皇的祖制,我一個親王,現在為了不被人宰割才起兵,還能有什麼要求?

    志在必得的燕王朱棣根本就沒有停下進軍的腳步,其軍隊佔領揚州,很快集結在鎮江,長江之上,旗幟飛揚,馬上就要攻擊明朝當時的都城南京了。

    建文帝朱允炆的謀士們說服朱允炆,以長江天塹做依託,與朱棣的北軍決一死戰。

    可是,這要調集兵馬,甚至招兵買馬,後勤的準備等都需要時間,需要假以時日。建文帝朱允炆派出了自己的姑姑,慶城郡主曲燕王朱棣的軍營說項。從親族關係上說,燕王朱棣與慶城郡主也是姐弟關係,況且是在這樣兵荒馬亂的情況下在軍營見面,所以,一見面,二人也是很激動,相對大哭。

    燕王朱棣問周王與齊王的下落,慶城郡主只能實話實說,告訴朱棣,這二人一個被廢黜,一個被囚禁。

    當聽到慶城郡主轉述的建文帝朱允炆的議和條件當中有可以割地給燕王朱棣的話之後,朱棣不屑一顧的表示,自己貴為親王,先皇所封之地尚且不能保全,還對現在的割地有什麼興趣?

    朱棣明確的告訴慶城郡主,自己決議要去南京城內,第一要拜謁先皇陵寢,第二要朝見天子,為被廢黜的諸王說話,除掉奸臣,恢復祖制。

    另外,朱棣告訴慶城郡主,建文帝朱允炆派你前來,無非是想拖住我軍的腳步,等待援兵到來。

    話說到了這個程度上,慶城郡主只能盡力完成使命,她最後勸燕王朱棣,看在都是先皇后代的份上,大軍就不要過江,撤回北邊吧。

    這話一出口,朱棣就不樂意聽了,他說,自己就是要做周公旦,誰要是阻礙,就不說不顧兄弟情分了。

    之後,建文帝朱允炆又派出李景隆曲見朱棣,也是沒有結果的事。

    在這種情況之下,建文帝朱允炆集中派出了谷王朱橞,安王朱楹,委託這兩位親王去和燕王朱棣商量,達成議和。

    這兩位親王到了燕王朱棣的軍營,三王見面,燕王朱棣還是要虛與委蛇,而當兩位親王把受託付所要表達的意思說出之後,燕王朱棣就開始公事公辦了。

    他說;“諸弟試謂斯言當乎?否乎?偽乎?果出於君乎?抑奸臣之謀乎?”

    朱棣與谷王朱橞,安王朱楹即席一番話,不但二王沒有說服燕王朱棣,反而這二人被燕王朱棣的話所打動。

    以至於後來燕王朱棣的大軍兵臨南京城下的時候,迎接北軍,並且為燕王朱棣開啟城門的正是谷王朱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的的小手(用精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