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村姑說村事
-
2 # 長江老農
非也!水稻適合生長溫度25°C——35°C,並非不怕熱,溫度越高越好。水稻在37°C以上環境溫度下,有高溫熱害,需要採取降溫措施低於5°C就會滯長。
我們當地每年伏天氣溫37°C以上,水稻田水溫燙腳,水稻田有機物發酵,冒著氣泡,栽植的水稻苗不發棵,緩苗期長,難分櫱封行。為此我們當地的中晚稻都避開高溫伏熱揚花,要麼提前幾天栽插,要麼退後幾天栽插。高溫使水稻雄性花蕊不分裂,無花粉,無法授粉,水稻秕穀多。高溫高溼水稻病蟲害疫情爆發風險較高,水稻紋枯病、稻瘟病、莖腐病、白粉病、稻飛蝨、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大螟都是每年高溫伏熱時段頻發。
水稻生長確實需要溫度,但不是越高越好,超過37°C就要採取降溫措施,我們當地做法是,從早上8點開始抽水灌溉,到下午16點關機停止抽水,抽水時,開啟水稻田進水口和出水口,把水稻田溫熱水換掉,冷水能降低田間環境溫度。
人在屋裡感覺熱,對水稻生長是有利的。農村老俗話是農民長期勞動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有一定科學道理和利用價值,但水稻種植上氣溫超過37°C,對水稻生長不利。,農村老話都是口傳心授流傳下來的,有一定侷限性,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水稻種植要按當地農藝師、植保站、農技人員指導意見進行種植,還是依靠科學種田,對農村老俗話、農諺,我們應該用科學的思想去甄別一下,吸其精華,剔除糟粕。
-
3 # 搜了共享農莊
並不是稻穀真的不怕熱,“人在屋裡熱得跳,稻在田裡哈哈笑”說明熱量是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區位因素之一,熱量是決定農業生產的型別和規模的因素。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是中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全國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許多地區的氣溫達35度以上。所以,大暑節氣是最熱的一個節氣,大暑和小暑一樣,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因為夏季白天長、夜晚時間短,白天獲取的熱量比夜間向外輻射的熱量多,收支不平衡,所以近地球表面的氣溫積累會越來越大,已至在大暑節氣期間氣溫累積達到最大值。就是因為太陽高度角和熱量收支兩方面的原因,導致大暑節氣氣溫最高。
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謂在夏天午後,閃電假如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裡,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逃避都來不及。人們也常把夏季午後的雷陣雨稱之為“西北雨”,並描述“西北雨,落過無車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說明了雷陣雨,常常是這邊下雨那邊晴。
回覆列表
今天中午38度高溫,打著太陽傘走在回家的路上,都感覺到了Sunny的狠勁,地上放個雞蛋,都快要熟了!人的心裡面真的非常煩躁呢,回到家來,先洗把臉,擦擦身上的汗。坐一會兒再開始做飯吧。
7月12日就要入伏了,熱浪滾滾的日子更要多起來了。燥熱的感受會會多了!
“人在屋裡熱得燥,稻在田裡哈哈笑”,這句話怎麼聽著都覺得這稻子在向人壞笑呢!即使人躲在屋子裡面都大汗淋漓,熱的沒著沒落的,可是人家稻穀呢,在地裡面瘋狂的生長,正高興的哈哈笑呢!說道“讓熱浪更猛烈些吧!我要快快生長!”開玩笑呢!擬人化了!這句話其實說的是稻子和人類對高溫不同的耐受性。人體的體溫正常都是36度,高於36度的氣溫,或者接近36度的氣溫,人都會難受。所以醫學上也才有了高燒的概念。
可是稻子呢?作物生長都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積溫!
積溫是指一段時期內大於等於10攝氏度以上溫度的總和。每一種作物生長都需要達到一定的積溫才能結出果實來。
如果積溫不夠,即使有再多的水肥和光照,作物都成不了氣候!
所以呢,這大熱天溫度這麼高,正是各種作物生長的良好時機,它們就像打了興奮劑一樣,瘋狂生長!歡呼雀躍!
所以說,“人在屋裡熱的燥,稻在田裡哈哈笑”,這句話裡的稻泛指各種農作物。他們的生長可離不開這大熱天的高溫貢獻呢!
所以老百姓才說,該熱的時候熱,該冷的時候冷,才是好年景!這樣看來,稻子真的不怕熱呢,就像我們人類正在服用各種營養品了。
但願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也不枉我們在大夏天,三伏天熱的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