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揚51

    陳永玲先生,原名陳志堅。山東人,生於1929年,2006年逝世於京。

    九歲的陳志堅隻身赴京,考入程硯秋先生主辦的中華戲曲學校,在“德、和、金、玉、永”五科中列於“永”字科,取藝名“陳永玲”。在校期間不僅程大師親自指點,更是得到花旦宗師~筱翠花(於連泉)的極大賞識,親授多出拿手好戲,如《小放牛》、《拾玉鐲》、《戰宛城》、《翠屏山》等。刻苦學藝的陳永玲出科後登臺獻演於津京倆地,聲名鵲起,頗具“筱派”花旦神韻,有“小筱翠花”之美譽。

    1947年,“四小名旦”之一李世芳遇難,社會公推遞補人選,年僅18歲的陳永玲與楊榮環等並列候選,足見其當時名聲之盛。同年在恩師筱翠花引薦下,拜在梅大師門下,習學梅派青衣。48年又拜尚小云、荀慧生為師,成為僅有的得到“四大名旦”親傳的旦角演員。不僅擅長花旦戲,諸如《二進宮》、《貴妃醉酒》等正宮青衣戲,陳先生演來遊刃有餘且具有自己特色。相較於“四小名旦”其他三位,張君秋以“唱”為主,毛世來以“做”為主,大師兄宋德珠以“刀馬”著稱,而陳永玲先生則是唱唸做打併重,扎靠戲也演的有聲有色。

    陳先生戲路寬,能戲甚多,1955年落在蘭州京劇團後,又積極編演多出現代戲,如《洪湖赤衛隊》、《白毛女》等。

    當然陳永玲先生最為人稱道的還是他的花旦藝術,因有恩師筱翠花,不能說“前無古人”,但絕對稱得上“後無來者”。至今仍無能望其項背者。九十年代有幸在天津中國大戲院觀賞了陳先生的拿手傑作《烏龍院》,至今記憶猶新。

    《烏龍院》由倆個摺子戲組合而成:《坐樓殺惜》、《活捉三郎》。本就是“筱派”代表作,陳先生盡得真傳。特別是“活捉”一折,陳先生扮演的閻惜嬌以搭在肩上的白紗代替水袖,當年坐科時,程大師教授的水袖功夫得到盡情施展,上下翻舞,收放自如。走的圓場鬼步飄忽遊移,輕靈灑脫,真有一種如神似鬼的藝術渲染力。既有年輕少女的柔情百轉,又有冤魂不散的鬼魅陰森。特別是以白紗纏繞張文遠脖項後,閻惜嬌揮舞白紗,張文遠隨之轉動,並趁機黑粉塗面,再回首已是面如死灰,被閻惜嬌活捉,索命拉走。此段表演真可謂絕妙,臻於化境。臺上載歌載舞,臺下掌聲雷動。

    可惜只看過陳先生這一齣戲。

    一點個人看法。

  • 2 # 魏青衣

    陳永玲是京劇上的奇才,也是一位同時拜了三大名旦為師,集齊了四大名旦絕技的大家。

    海外某報刊曾經評價他是“集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以及筱翠花的絕技於一身的中國名旦。”

    放眼陳永玲的一生,的確是挺輝煌的。

    在18歲的時候,就被當選為“四小花旦”之一,同年拜入荀慧生的門下,次年又拜入梅蘭芳、尚小云的門下。

    在當年,戲壇有這麼一句話:北京學藝,天津驗收,上海賺錢。

    而陳永玲也不負所望,憑藉高超的技巧和唱功,從天津唱到了上海,就像現在的當紅小生一樣。

    之後,陳永玲帶著京劇,到了蘭州,擔任甘肅省京劇團的主演,後來又在蘭州市京劇團擔任團長,在甘肅省藝校任教。

    但是由於歷史原因,遭到了雪藏,從1957年開始不再唱戲,一直到1980年,才有機會重新出山。

    之後一直唱戲、培養學生、講學等,往返於法律、香港、臺灣之間,努力振興國粹京劇。

    其中,香港著名歌手、演員汪明荃,就是他的學生。

    於2006年2月15日在北京病逝。

    他這一生,有輝煌也有坎坷,師承名家,自己也足夠努力,本來都走上人生巔峰了,結果有遭到了二十多年的厄運。

    等到再出山的時候已經老了,不過經過這二十多年的沉澱,想必也看開了。

    還好的是,這場厄運並沒有打敗他,重新出山之後,他更注重培養學生,這些年,也為復興京劇,貢獻了很大的力量。

  • 3 # mingming9944

    看陳大師的戲不多,感覺嫵媚得不得了,渾身都是戲的那種。記得孫毓敏聊常秋月拜師陳永玲都是羨慕不已,覺得自己沒那個福氣,多半也是替弟子誇耀,但也顯示出陳先生的地位,能聽他說了句戲就是值得榮耀的事。看過宋長榮的戰宛城,感覺宋先生的戲很有些陳永玲的意思,滿臺生輝。

  • 4 # 金牌戲迷1

    陳永玲先生是京劇絕無僅有一代全能旦角名家。渾身都是戲,化程式化表演與無形,表演自然灑脫,不留痕跡,符合人物,舉手投足都在人物情景之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利用狗尾草製作一隻小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