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控制器教程

    闔家團圓的本意是:每年春節,大家都會各自回到家人身邊,陪伴家人過年。

    其實華人的心目中,在中國五大傳統節日中沒有哪一個比春節更讓人看重的了。春節裡除了自己家人團圓之外,走走親戚串串鄰居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這樣不僅使人們在交流相互資訊的過程中,增進了解彼此間的其他相互的盲點,也讓人們的之間的關係得到進一步的拉近,和諧了家人也和諧了朋友更和諧了社會,和樂融融。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誌著嶄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人們將告別寒冷單調的冬季,迎接生機盎然的春天。春節原名“元旦”,除上述稱謂外,春節還稱“開年”、“開歲”、“芳歲”、“華歲”等,在諸多稱謂中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而“春節”這一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有不同的特指。漢朝時,人們把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立春稱“春節”。南北朝時,人們把整個春季叫“春節”。

      年節還是閤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於高潮。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

      元日後,開始走親訪友,互送禮品,以慶新年。年節更是民眾娛樂狂歡的節日。元日以後,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雜耍諸戲等,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 歡度春節喜慶氣氛。

      華夏文化,和其他文化相比,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我們文化體系的根基,都錨定在天文和曆法之上。不僅春節,幾乎所有的傳統節日,都是和天文曆法有關的。最直觀的來說,年,歲,季,時,節,氣,候,這些字都是曆法術語。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三氣為一節,二節為一時,四時為一歲。節氣,季節,氣候等等人們生活中的常用詞,就是這麼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絲楠的樹葉是長年不落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