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論縱橫
-
2 # 帝國中興
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國力逐漸強盛,1874年日本實施了明治維新初期制訂了國策——大陸政策,以琉球人被臺灣土著人殺害為由出兵臺灣,日本憑藉強大的武力在臺灣登入,並建立了臺灣都督府,事後清政府提出嚴正抗議,並調兵遣將準備對盤踞在臺灣的日本軍隊進行驅逐,同時派遣李鴻章和日本談判,最後迫於清政府和列強的壓力,日本無奈選擇撤兵,日本留在臺灣的住房,鐵路,以及其他物資由清政府花費白銀40萬兩購買!此事之後日本深刻意識到自身實力的不足,遂在隨後的歲月中不斷擴充軍隊,特別是海軍,旨在未來和清朝的衝突中可以一舉擊潰清軍,改變東亞政治格局!
1874年是一個很平常的一年,卻是近代中日關係變化很重要的一年。
在這一年,日本派兵悍然發動對臺灣的侵略,雖然沒有得逞,但是對清廷的震撼還是挺大的。
之所以發生這件事情,也跟當時清政府一再對外忍讓的外交政策有關,當時在琉球王國是中國的藩屬國,後來日本薩摩藩也派兵攻入琉球王國,致使琉球處於“中日兩屬”的狀態。
日本明治維新後,除了在工業上的近代化,在軍事上也掀起了一股軍國主義對外擴張的浪潮。
當時很多日本激進人士提出“徵韓論”,希望對海外擴張來取得原始積累,但是當時的日本想要侵略北韓有很大的困難,日本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的矛盾,決定進行南下擴張。
1871年,一艘琉球進貢船因遭遇颱風,漂流到臺灣南部,由於闖入臺灣原住民住地,遭到臺灣原住民的殺害。
1873年日本派遣大臣到中國討要說法,日本大臣詢問清政府總理衙門,臺灣人殺害日本華人,這件事應該怎麼處理,當時清政府大臣表示,臺灣和琉球都是中國國土,用不著日本來過問。
但是日本人卻很墨跡,一直在那墨跡,並且一再強調琉球是日本國土,清政府的官員不願在這個問題上做過多的牽扯,於是就說,殺人的是臺灣原住民(生番),是屬於“化外”,清政府也管不了,本想把這件事推卸過去。
誰知道日本後來就揪著這句話不放,意思是說,既然化外之民不受清廷管束, “生番害人,貴國舍而不治,我卻將問罪島人。”表示日本要前去進行報復。
在外交措辭這方面,日本一向都拿捏得死死的,這一點是沒有辦法的,即使是現在看日本電影,估計你也會佩服日本人的腦回路,他就在那裡想方設法的給你設圈套,讓你按照他的思路走,一旦你說錯了話,就開始反擊你,日本就是依據清朝大臣的這一句開始發動對臺灣的侵略戰爭。
1874年5月8日,日軍派兵登陸臺灣,由於清廷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並未對此事給予足夠的重視,日本對原住民進行了打擊,當時牡丹社酋長阿祿古父子身亡,其他原住民不得不投降。
此時,清廷才對此事予以重視,並且派遣船政大臣沈葆楨到臺灣主持事物。李鴻章也調集淮軍主力部隊六千五百人趕赴臺灣。
當時太平天國運動結束沒多久,淮軍也都是打過硬仗的班底,並不害怕日本,加上當時日軍軍隊內爆發熱病,日本財政上難以為繼,因此與中國進行和談。
當時的李鴻章和沈葆楨都表示,此次戰役日本根本無法打下去,在談判的時候一分錢也不能給,然而清政府在談判桌上卻十分軟弱,最後竟然以其他形勢賠償五十萬,日軍從臺灣撤軍,清政府將該事件定性日軍出兵是“保民義舉”。
結果日本後來就根據這個詞,據此否定清政府對琉球的宗主國關係,此處再次表明日本在強詞奪理方面的功夫是如此了得。
在清政府的眼中,日本本來是個曼爾小國,從來沒有給予重視,但是經過牡丹社事件,尤其是日本在1874年侵略臺灣之舉,更是讓清政府內的很多人意識到,海防的重要性,李鴻章在和日本簽訂《中日修好條規》時,李鴻章就斷言“倭國日後必為中國肘腋之患”。
隨後李鴻章上奏《海防籌議折》,洋洋灑灑上萬字,全面論述中國建設近代海防的必要性,並且還給出了具體的建設方案。如果海防強大,那麼 “若先時備豫,倭兵亦不敢來,烏得謂防務可一日緩哉!”
可以說,牡丹社事件是甲午戰爭提前二十年的一次預演,如果清廷能夠給予足夠的重視,或許不會有甲午戰爭的慘敗。
儘管李鴻章上奏了洋洋灑灑上萬字的海防籌議,但是當時以左宗棠為代表的塞防派認為,塞防無論在何時都要優先於海防,當時清廷花費上億兩白銀進行西征,然而在海軍建設上的投資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