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難”相信大家都知道,每次讀史讀到此處都是痛心疾首,堂堂的漢族王朝怎麼能受到這樣的恥辱,可是歷史就是這樣,不是誰能改變的。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軍攻克大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擄走宋徽宗、宋欽宗在內的宋室宗親三千人北上金國,北宋滅亡。金軍攻克汴京後,燒殺搶掠,把大宋的金庫全部掠走,不能帶有的直接放火焚燒。
徽、欽二帝被俘北上後,宋徽宗被金帝辱封為昏德公,宋欽宗被封為重昏侯,開始了他們父子二人的囚禁生涯。而後宮的一些皇后、妃子、公主更慘,他們不光要承受精神上的折磨,還要承受身體上的折磨,有的或被送給高階將領,有的被士兵折磨死,有的直接到浣衣院去勞動改造。這些個公主妃子,平時養尊處優,現在卻幹這樣下賤的工作,真是讓人感覺心疼。
那麼靖康之恥時,北宋的八十萬禁軍哪去了呢?為什麼沒有出來救援?我們下面來分析一下。
首先,北宋的禁軍是很多,號稱八十萬,其實並沒有這麼多,據歷史記載,宋仁宗年間的禁軍數量最多,超過了八十萬,但是後來到了徽宗年間,實際數量肯定達不到八十萬,而且禁軍不可能全部在京師,各地也有禁軍,所以靖康之恥時全國兵力並不能全部集中。徽欽二宗眼見金軍打過來,命令全國禁軍勤王,可是並不能全部集中,只有部分軍隊集結過來了,其餘的都沒能集結過來。所以當時京師根本沒有這麼多兵。
其次,雖然沒有八十萬禁軍,可是當時京師十幾萬禁軍是有的,那麼為什麼這些禁軍不能保衛京師呢?那麼這個就要說一說宋朝的兵制了。
宋朝的兵制就是吸取了唐朝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從宋太祖開始,就制定了很多扼制武將的制度。而且實行的以文臣御武事。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就比如樞密院有調兵之權,卻不掌管軍隊;三衙掌管軍隊,卻無調兵之權;遇有戰事,由皇帝任命率臣領兵出征,從而實現了發兵之權”與“握兵之重”的分離,可是這樣也有很大的弊端,就是往往領兵的這個人對手底下的兵都不熟悉,這就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關鍵有很多時候尤其是徽宗時期,派出的大將都是文臣或者宦官,這樣能取勝才怪呢?
還有在兵力的配置上,宋朝軍制遵循“強幹弱枝,內外相維”的原則。也就是說全國最厲害的部隊在京城,而地方的軍隊並不強,因為這樣可以防止地方造反,地方軍隊沒有京師軍隊強,也沒人敢造反。這樣確實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沒人造反了,可是同時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京師的部隊在宋太祖太宗時還是很強的。可是後來由於精銳之師長期待在繁華的京師,這些戰鬥力很強的禁軍後來就慢慢的墮落了,被社會化了。什麼意思,軍隊由於不在邊境沒有戰爭壓力,沒有戰爭環境,這樣軍隊就慢慢的開始做生意學著掙錢了,而不是天天訓練了。所以靖康之恥時京師的禁軍根本沒有戰鬥力,一觸即潰。相反邊境的像种師道的對抗西夏的軍隊卻很有戰鬥力,所以靖康之恥他是第一個來的。原因就是地方的軍隊也社會化了,很多軍隊的領導都開酒樓,做生意賺錢。所以勤王時,這些軍隊是不可能集結起來的。當兵的都被當做跑堂的,或者地方軍隊的僕人了,哪有訓練,哪裡有戰爭意識。
其實導致軍隊社會化的原因,還是因為重文輕武,當兵打仗沒有榮譽敢,誰還願意訓練打仗。尤其是“澶淵之盟”後,文臣更加的有理由壓制武將,認為武將打仗不一定有結果,可是我們和人家和談,給點錢就可以買平和。所以後來慢慢的武將也不去想著打勝仗了,自己撈錢就可以了,這樣武將都去做生意了,被社會化了。就像水滸傳上面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武松醉打蔣門神的快活林酒店,就是張都監開的,都監就是一個地方的軍隊領導,這樣的領導都去開酒樓了,所以宋朝的軍隊社會化太嚴重了。
最後,我要說的是“靖康之恥”發生其實很正常,金軍從北京打過來幾乎如入無人之境,金軍自己都奇怪,聽說南朝有兵八十萬,今在何處啊!這就說明軍隊根本沒有戰鬥力,沒有戰鬥力的原因就是軍隊社會化。所以靖康之恥時,京師的禁軍根本沒有戰鬥力,都是一些做生意的人了,都不訓練,還談什麼戰鬥力。再加上徽欽二宗昏庸無能,竟然相信一個騙子郭京的六甲神兵,結果當然是涼涼的被俘了。
“靖康之難”相信大家都知道,每次讀史讀到此處都是痛心疾首,堂堂的漢族王朝怎麼能受到這樣的恥辱,可是歷史就是這樣,不是誰能改變的。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軍攻克大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擄走宋徽宗、宋欽宗在內的宋室宗親三千人北上金國,北宋滅亡。金軍攻克汴京後,燒殺搶掠,把大宋的金庫全部掠走,不能帶有的直接放火焚燒。
徽、欽二帝被俘北上後,宋徽宗被金帝辱封為昏德公,宋欽宗被封為重昏侯,開始了他們父子二人的囚禁生涯。而後宮的一些皇后、妃子、公主更慘,他們不光要承受精神上的折磨,還要承受身體上的折磨,有的或被送給高階將領,有的被士兵折磨死,有的直接到浣衣院去勞動改造。這些個公主妃子,平時養尊處優,現在卻幹這樣下賤的工作,真是讓人感覺心疼。
那麼靖康之恥時,北宋的八十萬禁軍哪去了呢?為什麼沒有出來救援?我們下面來分析一下。
首先,北宋的禁軍是很多,號稱八十萬,其實並沒有這麼多,據歷史記載,宋仁宗年間的禁軍數量最多,超過了八十萬,但是後來到了徽宗年間,實際數量肯定達不到八十萬,而且禁軍不可能全部在京師,各地也有禁軍,所以靖康之恥時全國兵力並不能全部集中。徽欽二宗眼見金軍打過來,命令全國禁軍勤王,可是並不能全部集中,只有部分軍隊集結過來了,其餘的都沒能集結過來。所以當時京師根本沒有這麼多兵。
其次,雖然沒有八十萬禁軍,可是當時京師十幾萬禁軍是有的,那麼為什麼這些禁軍不能保衛京師呢?那麼這個就要說一說宋朝的兵制了。
宋朝的兵制就是吸取了唐朝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從宋太祖開始,就制定了很多扼制武將的制度。而且實行的以文臣御武事。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就比如樞密院有調兵之權,卻不掌管軍隊;三衙掌管軍隊,卻無調兵之權;遇有戰事,由皇帝任命率臣領兵出征,從而實現了發兵之權”與“握兵之重”的分離,可是這樣也有很大的弊端,就是往往領兵的這個人對手底下的兵都不熟悉,這就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關鍵有很多時候尤其是徽宗時期,派出的大將都是文臣或者宦官,這樣能取勝才怪呢?
還有在兵力的配置上,宋朝軍制遵循“強幹弱枝,內外相維”的原則。也就是說全國最厲害的部隊在京城,而地方的軍隊並不強,因為這樣可以防止地方造反,地方軍隊沒有京師軍隊強,也沒人敢造反。這樣確實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沒人造反了,可是同時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京師的部隊在宋太祖太宗時還是很強的。可是後來由於精銳之師長期待在繁華的京師,這些戰鬥力很強的禁軍後來就慢慢的墮落了,被社會化了。什麼意思,軍隊由於不在邊境沒有戰爭壓力,沒有戰爭環境,這樣軍隊就慢慢的開始做生意學著掙錢了,而不是天天訓練了。所以靖康之恥時京師的禁軍根本沒有戰鬥力,一觸即潰。相反邊境的像种師道的對抗西夏的軍隊卻很有戰鬥力,所以靖康之恥他是第一個來的。原因就是地方的軍隊也社會化了,很多軍隊的領導都開酒樓,做生意賺錢。所以勤王時,這些軍隊是不可能集結起來的。當兵的都被當做跑堂的,或者地方軍隊的僕人了,哪有訓練,哪裡有戰爭意識。
其實導致軍隊社會化的原因,還是因為重文輕武,當兵打仗沒有榮譽敢,誰還願意訓練打仗。尤其是“澶淵之盟”後,文臣更加的有理由壓制武將,認為武將打仗不一定有結果,可是我們和人家和談,給點錢就可以買平和。所以後來慢慢的武將也不去想著打勝仗了,自己撈錢就可以了,這樣武將都去做生意了,被社會化了。就像水滸傳上面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武松醉打蔣門神的快活林酒店,就是張都監開的,都監就是一個地方的軍隊領導,這樣的領導都去開酒樓了,所以宋朝的軍隊社會化太嚴重了。
最後,我要說的是“靖康之恥”發生其實很正常,金軍從北京打過來幾乎如入無人之境,金軍自己都奇怪,聽說南朝有兵八十萬,今在何處啊!這就說明軍隊根本沒有戰鬥力,沒有戰鬥力的原因就是軍隊社會化。所以靖康之恥時,京師的禁軍根本沒有戰鬥力,都是一些做生意的人了,都不訓練,還談什麼戰鬥力。再加上徽欽二宗昏庸無能,竟然相信一個騙子郭京的六甲神兵,結果當然是涼涼的被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