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家怎麼看待這種現象呢?

31
回覆列表
  • 1 # 愛啃骨頭的貓咪Iris

    不能接受“做六休一”。

    從沒經歷過任何996的工作,因為如果面到這樣的公司,直接拒絕了。

    最開始的工作是在電視臺做編輯,分白班也夜班,一天12小時,就是白班從8點到晚上8點。夜班從晚8點到早8點,如果晚上新聞量少的話,可以在臺裡的休息室睡1-2個小時。

    雖然一天12小時,但是,白班上一休一,夜班上一休二。真是太爽了!只要跟別人換一個班,你就能連休4天。

    那會兒工資不多,基本工資才2000,但是提成高。平均一個月除去五險一金到手有5000.

    現在的工作做內容運營,教育培訓行業。朝九晚六,週末雙休,過年15天假。996可能跟公司的企業文化和老闆的態度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老闆嚴禁我們加班,每次如果在6點半的時候看到我們還在公司,就會轟人,沒事兒早點走啊。他本人也非常討厭加班,就算是要出差什麼的,也都儘量趕在週五下午回到北京,因為週末要陪老婆孩子!!

    工資還好,但是跟網際網路工資不能比,我們13薪,還有提成獎金,雜七雜八加起來年薪有20萬,除去五險一金(我們不是按全額工資交),差不多到手也有16、7萬吧。

  • 2 # 王銳旭

    雙休還是單休,這兩種到底哪種好,還真不一定能夠說得清楚。

    總比餐飲、專賣店導購、酒店行業的員工要舒適了,至少還有休息的時候。但對比起工作薪酬、環境、壓力,誰的工作更好?這個真的很難給出正面回答。

    最近年底了,朋友也在考慮換工作。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一句話令他印象深刻:“我們公司是做六休一,倡導狼性文化,經常會加班,你能接受嗎?”

    如果僅問“我們公司可能需要加班,你能接受嗎?”這樣就是比較常見的面試問題,不論是否需要加班,也是企業展示誠意的表現。

    朋友說,雖然這家公司工資水平是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但由於感覺工作強度較大,一直都在猶豫:要不要接受這份工作,值不值得?

    如何判斷做六休一值不值得?

    首先來說,肯定考慮是否符合個人的職場規劃、個人成長和薪酬期待。

    說白了,滿足眼前的收入,實現未來的成長。但如果未來成長大,那也可以犧牲眼前的利益!

    能否接受做六休一

    能否接受,個人認為應該根據崗位而定。不同崗位、性質的工作,會有不同的看法。

    比方能接受的單身程式設計師、設計師,可能是完全沒問題的,因為工作的特殊性,薪資也普遍較高。單身也能做七無休的。

    不能接受的原因,這樣的工作等於完全沒有家,有家庭的就應該很難接受,畢竟家庭很重要,要多多陪陪家人。也完全沒有個人生活和接觸新事物,更沒有創新!

    增加工作時間就是狼性文化?

    如果講狼性文化是可以的,那麼什麼是真正的狼性文化?我認為是在你的工作時間內你認真工作了,拼盡全力了,沒有在工作的時間內做別的事情,如果一個團隊每個人都做到了這一點,我想這就是狼性文化,也就不需要加班了。

  • 3 # 使用者23745123372

    對於這個問題我自己也很好奇,於是我查找了一些近些年大學畢業生的擇業觀的調查。通過這個統計表格大家可以看到已畢業大學生大多希望接受有挑戰性,更希望在工作中不斷的挑戰自我、超越自我,他們並不喜歡按部就班的上班。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夠得到社會更多的認可和尊重,這兩點是90後最為看重的。

    其次,希望通過工作獲得良好的經濟回報也佔據了比較重要的地位;再次就是強調需要通過工作,或者是選擇下一家公司的時候可以讓自己在專業方面有一定積累和發展。90後比較看中的第五項才是平衡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把“做六休一”的工作,歸類到平衡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係。經過這個統計表格我們發現“做六休一”並不是大多數年輕人最為關心的東西。

    作為一個上班族,面對一份“做六休一”的工作做不做,我想我們考慮到的肯定不是這個單純的作休時間。而是會去綜合的考慮這個公司、這個行業、這個經營模式是否具有發展潛力,我在這個公司或者這個行業是否可以長期幹下去?這份工作是我感興趣的嗎?是否具有良好的晉升通道?是否有良好的辦公室環境?工作中我是否可以學到一些專業方面的知識?工作是否能夠滿足我的日常生活和未來的一些發展計劃?

    當然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對於一份工作考慮因素的先後排序是不一樣的。年輕或者剛畢業的大學生可能更需要學習新的知識,希望選對一個好行業,工資只要滿足基本生活就可以了,“做六休一”應該是奢望吧;對於已經成家或者是工作5年以上的人,他們可能更加註重職業發展的問題,希望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希望有一份穩定的事業等等,這個節點“做六休一”就顯得有些苛刻了,如果可以雙休才更好,這階段對於工資要求也上升不少。

  • 4 # 驍說職場

    (我先宣告一點:這是我個人意見,非喜勿噴,休假是每個人的權利,沒什麼問題)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對汪涵的採訪,汪涵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最忙的時候一天飛三、四個城市,當時就在想這人怎麼這麼拼?

    後來,自己進了職場之後,非常理解汪涵當時的處境了。我們新入職場,總會需要一些成績來為我們開闢道路,進而站到更高的地方去,這一個階段是每個人必然經歷的過程,早經歷對以後的成長更有好處,也能更好的把握住更多的機會。

    在時間*效率=工作量的公式下,剛開始我們的效率沒有老員工的高,為了達到甚至超過他們的業績,我們只能去花更多的時間去做好,並在這期間不斷摸索工作心法,得以提升自己的效率,只有效率和時間同步最大化,工作量才能最大化。所以,剛開始加班就成了常態。

    其實,我們能力、思維等方面的成長很多都是來源於工作上的,在工作中我們得到很多的見識和歷練,這是多好的事情啊,如果把於工作“對立”的看法,來個180度大轉彎,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但是,我不太認同汪涵犧牲太多身體的狠勁。其實,我經常都是在休假的時候還在處理著公事,已經成了習慣,無所謂一週工作幾天、休息幾天了。關鍵是付出有價值、有收穫。

  • 5 # 浪裡個浪浪浪浪浪lan

    作為一個準備步入社會的應屆生,我是無法接受6+1這種模式的,在面試過很多公司之後,選擇了一家離家幾個地鐵站做電商的公司,公司每天朝9晚6的,週末大小周制。因為自己大學學的是國際貿易,所以才選擇這家公司進行實習。頭幾天一切都進行的挺順利的。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開始,公司的領導會旁敲側擊的跟你說每天要完成自己的任務才走,跟客戶聯絡一下感情,要對得起公司給你付的工資。

    當時我就想,3500的工資在深圳對我們這些實習生還算不錯了,但是每晚都要加班到8.9點,我真的受不了。留給我自己的個人時間太少了,本人喜歡打球,但8.9點下班,就算上班不累,下班還有力氣去打,可去到球場,人基本都散了,讓我跟空氣打嗎?再說每天加班就是給客戶回郵件,做電商的人都清楚,郵件永遠回不完,而且還有時差,真心受不了。

    不要說什麼實習生吃不了苦,幹不成大事。我不想我剛步入社會,我的全部時間都獻給了工作,我也有自己的生活的。

    於是這份工作也好景不長,做了一段時間也走了。

  • 6 # 湯冷暖

    國家《勞動法》和《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相關條款,職工工作時長每天不超過8小時,每週不超過40小時,用人單位還應當保證勞動者每週至少休息一日。因此,“做六休一”這種模式,在法律上是受到支援的。從我個人來說,我是不能接受“做六休一”這樣的模式的。

    以前進入某個單位時說好是一週五天40小時制的,結果第一天上班便被告知,每天上班7.5小時,週六還要上5小時。當時猶如晴天霹靂一般,之前對這個單位的美好想象全都不見了。經過一段時間的瞭解,才得知,原來股東的另一方採取的是這樣的模式,長久以來形成了習慣,以至於有的人想改變現狀,卻遭遇了包括來自總經理方面的阻力。因為他們大都是從外地來本市的,且剛好單位所在地是本市的一個農村,文化娛樂等設施都少,交通也不是特別方便,除了上班,其它排解“無聊”的方式較少,因此他們都更樂於週六上班。

    後來,經過調研,發現:如果週一到週五每天上班8小時,週六如果不是特殊情況均不上班,有訂單需要時按實際需要安排生產相關部門的人員加班,按法律規定給予加班費。

    這樣做有以下好處:

    人員效率提高

    大多數員工還是希望可以5天內就完成原本6天的工作量的。很多人家裡住得離單位遠,雖然有班車,但是通勤時間也要每天有兩三個小時。遇到交通堵塞,這個時間點還得相應延長。每天五六點起床,匆匆趕往單位,下午下班回家天又黑了,苦不堪言。因此,如果週六能夠正常休息,是很多人迫切的需求。

    現在很多組織都要求工作人員提高效率,在政策的制定上其實也是人員效率提升的因素之一。當內驅力大時,人的興奮點就能保持,工作起來就輕鬆自如,效率自然就高了。

    節約通勤的班車費用

    班車的啟用,每天都要有油耗,同時班車司機又要求每天早起的那兩個小時要算加班費,無形之中這筆費用也能節省下來。

    有的人可能要說,那後續如果有些工作沒完成,週六處理,就要加班,加班產生的加班費、補貼等各項費用也不會太低。綜合來看,這種情況是相對少的。而根據訂單情況來安排生產相關的部門人員加班,也不會比原來實行6天制的費用更高。

    有些工作也不一定是需要在辦公室才能完成的,偶爾有些工作電話,在家裡也能完成。一些諸如系統的工作,還能通過遠端之類的來完成。甚至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系統可以通過網上申請、審批來完成,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及物力,為企業節省許多額外成本。

  • 7 # 笨鳥人力資源官

    曾經做過“做六休一”的工作,之前接受,現在不接受。原因很簡單,當時沒有享受過雙休,所以覺得也無所謂,但是當習慣了雙休之後就會發現,我寧願接受在家裡加班,也不願意週末在公司上班(雖然現在的工作狀態就是即使是週末,也是在家裡加班的狀態)。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波司登,因為是銷售羽絨服,所以銷售旺季在冬季,後臺所有部門為了配合銷售部門的銷售工作,每年的10月-次年的3月都是實行單休,就是“做六休一”。

    我現在清楚的記得,整個冬天,我的生活就是在公司裡度過的,只是偶爾週末的晚上去市區吃飯,其他時間從早到晚都是在公司裡,整整工作了幾個月。

    當年因為女朋友在異地,所以我都是連續上班兩個星期,然後湊個週末去看看她,如果不去看她的話,都是週六晚上睡覺,一覺睡到週末的下午,然後洗洗衣服,吃吃飯就到了晚上。還沒來得及看看電影,玩玩之類的就要開始準備週一上班了。

    當整個生活都是這種情況的時候,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壞處就是完全與外面脫離的關係。

    當時還算是“單身”,所以無所謂,如果是有家庭的人,每天的加班已經虧待了家人,如果週末還不能陪伴家人的時候,就是對不住了。

  • 8 # 職場律師說

    為什麼現在很多公司都是“做六休一”,員工也不辭職?

    一週雙休、還有年假的工作,人人都想要。但是現實確是雙休的工作都很難找了,更別說節假日、年假。為什麼大多數公司要實行“做六休一”呢?

    公司壓力大

    公司工作任務重,人不多,所以只能讓員工多加班了。特別是創業公司,任務多,人手不足,老闆在自己加班幹活的情況下,還得更賣力的鼓動員工,讓每個員工能夠鼓足幹勁,努力幹活。

    當然這樣的公司裡,幹得多收穫也多,福利較好。

    市場競爭大

    其他同業公司實行“做六休一”,自己公司就不得不跟著也這樣,要不然就落後了。企業本身是一方面,大環境是另外一方面。畢竟市場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一個鬆懈,就很容易被對方超越。

    那麼很多勞動者會問了:

    做六休一算違反勞動法嗎

    通常所說的“做六休一”,本身沒有違反勞動法規定;

    但如果用人單位按“做六休一”執行,沒有按規定支付星期六的加班費或是沒有在半年之內安排調休,則是屬於違法的;

    如果同單位不能協商解決,你可以去當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是申請勞動仲裁。

    但要不要做“做六休一”的工作,取決於個人所得和付出的權衡。

    同樣一份工作,同樣的付出所得,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如果對你而言,就是你的所得(不僅工資、包括後期發展,個人學習等很多隱性所得)讓你覺得多這一天是值得的,那多做一天工作也沒什麼。

  • 9 # 關你球事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未來主流一定會變成做四休三,或者靈活上班、在家辦公等等方式,996是反時代進步的產物,還在鼓吹996的,要麼是老闆,為了壓榨員工更多價值,讓自己能有更多利潤,要麼就是被老闆洗腦了的。

  • 10 # 武仙一族

    經驗之談,之前五天八小時的工作幹了五年,週六有事就去沒事出去玩玩。後來換了一份工作,六天八小時,本以為差別不大,實際情況大不相同,週日還沒睡醒呢,腦袋裡就想著明天週一了,六天就跟完全沒有了假期一樣,陪孩子陪老婆陪家人時間也沒了。

    所以,如果不缺錢的話還是選擇五天的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種田(稻穀)那麼辛苦,為什麼農民還是堅持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