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善良之子86
-
2 # 諸葛淙淙
我想一開始都是一起志同道合打天下的兄弟,後面慢慢的曹操心裡起了變化,思想不在是一條線的呢,所以就得散夥咯。
-
3 # 秋意沉1
荀彧是漢末一個相當厲害的政治家,戰略家,從他離開如日中天的袁紹轉投曹操,陳宮呂布偷襲兗州之時,他能堅持守住部分曹操的基本盤直到曹操回來,官渡之戰近乎用頂著曹老闆菊花的方式逼著曹操和袁紹在官渡死磕的這些表現來看,荀彧的眼光,個人能力,氣度,決斷,確實是當世一流人物。他和當時的絕大多數軍師謀士的理想是博取功名不同,他的理想是守護漢室併成為漢室再次中興的功臣。
很多人不理解,既然你荀彧的理想是輔助漢室,那怎麼一直在幫曹操?難道你不知道曹操越壯,漢室越容易傾覆嗎?抱歉,他真不知道。荀彧出道的時候,在所有有可能稱霸天下的諸侯裡,曹操是看上去最忠於漢室的(別拿演義說事,正史裡,劉備那會還是邊緣人),就是曹操。他荀彧總不能因為要輔漢,巴巴的趕去長安投奔董卓吧?等到後來,隨著形勢的發展,當他意識到曹操集團有取代漢室的趨勢後,除了勸諫,他能做什麼?換門庭?誰都不是好鳥。謀反?食汝俸而反汝?荀彧這種人品高潔之士幹不出來。所以,當曹操開始有取代漢室的傾向,而且明顯拒絕荀彧的勸諫後,荀彧的政治理想等於破滅了。對於這種理想性很強的人來說,理想破滅甚於生命終結,所以他結束自己的生命也就成為了必然,只需要隨便一個契機就可。
至於那些說曹操送個空食盒就是打算逼死荀彧的,真的是想多了。先不說此事的真實性成疑,很大可能是後世巨大的黑曹操工程的一部分。即使為真,曹操的意思也只是“我已經把你fire掉了,你再找下家吧”,或者是“我現在和你解除君臣關係,我看見你有點煩,請你哪涼快哪待著”。我完全看不到曹操逼死荀彧對他自己有任何的好處。相信到了荀彧最後的階段,以曹操和荀彧的“相知相守”,估計無論荀彧是自殺還是抑鬱而終,曹操都不會意外。這一對摯友的最後一幕告訴我們,當理想和現實相撞的時候,真的顯得蠻脆弱的。
回覆列表
我的感覺是他們很糾結。
算不上敵人,也談不上朋友。甚至上下級也不太像。
荀彧是士族代表,所以曹操得拉攏。但荀彧又是非典型的代表。這貨居然還有忠君愛民的心。
記住啊,荀彧一直反對廢帝,甚至禪讓都不行。這一點很不順曹操的心意。
其實曹操很尊重荀彧,一方面是他身後的勢力,另一方面確實是荀彧的能力讓曹操信服。
但荀彧的教條讓曹操頭疼。當然,荀彧不可能造反或參與造反。但他就是不支援曹操廢帝。荀彧的立場很堅定,他不當牆頭草,但也不是堅定的保皇派,總之可以為曹操盡心盡力辦事,但就是畫了紅線堅決不讓曹操跨過去。跨過去他就會堅定的站在保皇派一方。
其實現在看來,荀彧有些愚忠了。漢室已廢是既成事實,只是沒挑破罷了。保皇黨也沒什麼勢力,最大勢力就是劉備。
但也不能指責荀彧,他畢竟是讀書人,讀書人有自己的看法很正常。他雖然不效忠曹操,但確實幫了不少曹操的忙。他要的,其實就是心裡的那點底線。這條底線其實也是全天下讀書人的底線。
曹操懂得。
曹操不是不敢殺荀彧,但覺得這個人一來有能力,確實是好幫手,二來荀彧也確實沒幹反對曹操的什麼實錘。
他就像漢獻帝的最後騎士,堅決守護著心中的最後理想。
鑑於此,曹操是不可能把荀彧當心腹的。許褚之流才是他的蛔蟲。
但曹操確實尊重荀彧,類似尊重關羽那樣。
只不過關羽比荀彧立場鮮明,把話事先說透了。而荀彧屬於默默的堅守。所以到底是武將和文官的區別。
不是說荀彧怕死,他不怕死。只是他的表達方式比較委婉,沒有關羽那麼直接。
荀彧雖然是曹操的下屬,但他一直堅持自己是忠於漢室的,在曹操手下幹活只是職務行為。不信的可以注意一個細節,其他大臣喊曹操,都叫主公。就荀彧一直叫丞相。
擺明了公事公辦的意思。
荀彧最後還是被賜死了。畢竟此一時彼一時,官渡之後,曹操在北方再無對手,自然北方士族的那點影響力也束縛不了曹操了。
要是說曹操沒有禪讓之心,打死我都不信。只是當時天下未定,曹操的精力都放在軍事鬥爭去了,要不要那個名號也無所謂。
最終他兒子不還是幹了麼,他也被追封魏武帝,這不,死了還是當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