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首先,這裡涉及兩個概念:①春節,作為中國全國性的傳統節日,是指農曆正月初一至初四。在這個時間內,最活躍的是初一早晨。天還沒有亮,就有兒童來賀壽。所謂賀壽,就是每家凡是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九十、一百歲的,都要給以賀壽,有發小紅包。春節期間,可以開展福祿壽喜之類的活動。除此之外,其他有很多禁忌。以我們這邊農村為例:A.在廚房裡煮食物、做事,不能使用菜刀。否則,意味著全年不吉利。這四天內的所需食物,要在除夕那一天全部準備好。B. 家人要團聚。家庭、特別是夫婦都要和諧,不能口角。如果口角,就意味著全年都會爭吵。C. 吃的東西都是素菜。D.穿新衣服,歡歡喜喜過新年。E.初一日早上選吉時焚香開門,晚上也要選吉時焚香關門,表示大吉利。其中早上選吉時開門,是迎接喜神、貴神、財神等。初五才算“開假”,比較自由了,不限制吃什麼,就準備迎神了,迎神要擇吉日。這裡的“神”,多指公認的媽祖、奶孃(即陳靖姑)。作為地方,有的農村春節還延伸到正月十五。這個時間之內都沒有去幹農活。②春聯,是指春節時門上所貼的對聯。

    那麼,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貼春聯是代表新的一年開始,是文明喜慶的象徵。還有迎新的氣氛,包括迎喜神、貴神、財神等。

    至於春聯有哪些,春聯內容涉及迎接發財、福祿壽喜等等好事、喜事。過去最常見的、每家每戶必貼的是“爆竹一聲辭舊歲,桃符萬戶迎新春。”所謂爆竹,就是鞭炮。古時節日或喜慶日,用火燒竹,爆裂發聲,稱為“爆竹”,以為能驅除山鬼。宋代開始稱為“鞭炮”。所謂桃符,原指古時用桃木板寫神荼、鬱壘二神名,懸掛門旁,以為能壓邪。五代時後蜀的宮廷裡開始在桃符上題聯語,後來就作為春聯的別名。

    嚴正宣告:

  • 2 # 還有沒用過的名字

    古代人們在除夕用桃符刻人形掛於門邊驅趕邪魔,後來又用桃木板畫門神像掛在門兩邊,再後來簡化成把門神名字寫在桃木板上以壓邪除魔,這就是最早的春聯。直到明朝皇帝朱元璋時期才用紅紙代替木板,將新春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寫於紙上,貼在門框兩邊,橫披貼在門框正中,寓意大吉大利,美滿如意。春聯內容豐富多彩,"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迎新年","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事事如意歲吉祥,家家順心永安康","春色明媚山河披綿繡,華夏騰飛祖國萬年青",從桃木板到如今裝裱華麗喜慶的對聯,將新春佳節點綴得紅紅火頭,喜氣洋洋。

  • 3 # 張才凹

    春節要貼春聯,當今社會誰都知道,這是其一。但為什麼要貼就不好回答了。

    春聯產生於何時以及何人之手?大約有七八種說法之多。傳統的說法,也是目前楹聯界大多數人的看法,最早的春聯是五代的後蜀孟昶所作。主要依據是《宋史·蜀世家》中的一段記載:後蜀學士辛寅遜除夕受孟昶之命,撰寫春聯,孟昶看了春聯後認為辛聯不工,他不十分滿意,就自題了桃符詩:"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兩句"桃符詩",便被認為是最早的春聯。

    社會發展到了明朝開國初年,號稱"對聯天子"的朱元璋,一道聖旨,春聯遍佈金陵各地。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傳旨:"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自此,春節張貼春聯,取代了"題桃符"之習俗,而且一夜之間,由宮庭豪門普及到了百姓門戶。在春聯發展史上朱元璋這位封建帝王作出了一大貢獻,有力地推進了春聯的普及,提升了春聯的價值。

    春聯按照行業具體可以分為十六類,主要有如下幾類:1、通用春聯,如:"一冬無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人壽年豐生活越來越好,鶯歌燕舞春光如畫如詩"。2、農村春聯,如:"山溝長起搖錢樹,繭手端來聚寶盆"。3、林區春聯,如:"高山埋寶,林海藏金"。4、牧區春聯,如"馬壯牛肥土中生白玉,人勤春早地內產黃金"。5、漁鄉春聯,如:"新春尤覺漁家樂,大海不如黨恩深"。6、僑鄉春聯,如:"祖國昌盛海外華裔揚眉吐氣,僑鄉繁榮天涯赤子笑語歡歌"。7、黨政機關春聯,如:"政通人和還是人民政府好,國泰民安到底社會主義強","功高不傲千人敬,權大無私萬眾誇"。8、財貿商業春聯,如:"生意如同春意滿,財源更比水源長"。其它就不一一列舉了。

    貼春聯主要還飽含著人們為了表達自己完美的年度心願,尤其裝飾在門上的紅色對聯,優美的詞句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和喜慶,更進一步提升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對未來幸福日子的殷殷期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57年4月2號出生的,今年能否領到原民辦教師生活補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