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鼎列治史
-
2 # 道中玄
酈食其出使齊國,韓信一開始確實是不知情的!
話說當年劉邦出漢中以後,一路從西往東開拓勢力,背水一戰,打敗了趙國之後,派使者招降了燕國。直到了齊國的時候,韓信聽從李左車意見,沒有急著進攻齊國而是先修整疲憊的軍隊。
與此同時,劉邦的謀士酈食其向劉邦建議:現在這個時候不宜派軍隊去攻打齊國,臣下願憑三寸不爛之舌招降齊王。劉邦採納了酈食其建議隨即派其前往齊國勸降。
酈食其見到齊國的君王田廣,便單刀直入的問了田廣一個問題:您知道將來誰能夠做天下的君王嗎?齊王說:我不知道啊,你說說看?酈食其說:天下一定是歸漢王的!第一,漢王最先進入咸陽,接受了秦王的投降,按照當年楚懷王的約定他應該做關中王,但項羽卻未被約定讓劉邦做了漢中王。第二,項羽不僅有負於劉邦,而且還對不起“義帝”,派人把他殺了,項羽很不厚道啊,所以天下必定會討伐項羽。第三,劉邦具有領袖素質,每打下一塊土地及獲得的財富都分封給將領和某仕,所以天下英雄都擁戴劉邦!
酈食其又說:你看我們漢王現在一路東進,打下了河北、河南,又率軍佔領了敖倉。而敖倉這個地方十分重要,這是現在最大的糧食儲備基地。自古打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劉邦雖然此時軍隊相對弱小,但在糧食供應等後勤保障方面是非常充足的。最後酈食其又對齊王說:自古天下誰最後投降者都會滅亡!齊王一聽感覺有道理,自己本來就跟項羽在爭高下,再加上自身實力也不強,單獨跟項羽抗衡很吃力的。倒不如跟劉邦合作,隨從他的領導,於是答應了酈食其的勸降。
正值酈食其勸降齊王的時候,駐紮在齊國邊界的韓信大軍已經休整得差不多了,韓信率軍準備攻打齊國了。正當走在半道上時傳來了酈食其已經勸降齊王的訊息,於是韓信就停止了進軍。
這時,韓信手下一個謀士蒯徹對他說:漢王讓你一路攻城略地,可現在沒派人來說不讓你打了呀,我們為什麼要停下來呢?更何況酈食其一個辯士僅憑一張嘴就能讓齊國70多座城池投降,你堂堂一大:軍統帥,在趙國打了一年多時間才攻克了50多座城池,難道大師你連一介儒生都不如嗎?韓信聽後覺得很有道理,自己千辛萬苦才打下50多座成,跟酈食其這70多城完全沒法比功勞。韓信一直頭是個居功傲慢的人,為了搶功,便聽從蒯徹的建議,率軍渡過黃河進入齊國境內。齊國本來已經決定跟漢王合作,所以早就把自己的邊境守軍給撤了。韓信的軍隊毫不費力的衝到田廣城下……
可憐自稱高陽酒徒的酈食其被齊王活活煮烹了!
回覆列表
韓信肯定是知道的,這一點沒有任何疑問。
淮陰侯聞酈生伏軾下齊七十餘城,乃夜度兵平原襲齊。齊王田廣聞漢兵至,以為酈生賣己,乃曰:“汝能止漢軍,我活汝;不然,我將亨汝!”酈生曰:“舉大事不細謹,盛德不辭讓。而公不為若更言!”齊王遂亨酈生,引兵東走。《史記·酈生傳》如上,史書中記載的很清楚。
正是因為韓信知道酈食其做到了,所以他才不得不強行攻打齊國。
雖然現在看來,當年韓信打齊國確實有點開弓箭的意味,正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打了,那麼他和劉邦之間就必生嫌隙。
可如果韓信不進攻,那麼他就駕馭不住下面的那些強臣悍將了。
一句話,你韓信不想當王可以,但請別擋著別人建功。諾大的定齊之功就讓酈食其一個人得了,憑什麼?
所以對於韓信進攻齊國,我是完全能理解的。但是韓信千不該萬不該,就是讓酈食其死在了齊國。
一方面酈食其是劉邦依為重要謀臣的人,基本上是能夠和張良、陳平、陸賈並肩的人,所以酈食其死了,就等於說是曹操麾下的夏侯淵逼死了郭嘉,這就是典型的找死。
另外一方面就是,酈食其還有一個好弟弟,大漢名將酈商,這可是真正比韓信還要老資格的漢庭重將,說句不客氣的,沛縣功臣團裡面也就曹參和周勃能夠勉強比肩酈商。
所以說,韓信最後就算是不那麼死,也絕對好活不了。
畢竟酈商在之後的地位說是權傾朝野也不為過分。
不然,看看跑去海外的齊王田橫,就因為當年殺了酈食其,所以最後在被劉邦招降的時候,都給劉邦說明了,因為有酈商在,他實在不敢回來。
最後雖然劉邦強行要求酈商別動手,但是田橫還不是乖乖自殺謝罪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