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腕錶天地
-
2 # ctime表態網
擺頻是指手錶機芯中擺輪在單位時間內震動的次數,也稱為振動頻率。它以赫茲為單位,統計物體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全震盪的次數。所謂單位時間,是以秒為單位,而全震盪則細分為一左一右兩個半震盪。
那麼擺輪在手錶機芯中,有什麼作用呢?它和遊絲都是腕錶的調速機構,影響著機械錶的走時。但這並不是說擺頻就是決定手錶走時精準的主要原因。只能說,擺頻越高,手錶抵抗外界的干擾、衝擊能力就越強,走時也會更加穩定精準。
因為日常生活中的運動會造成有震動,這個震動頻率在2.5赫茲到3赫茲之間,一旦和手腕上佩戴的腕錶擺頻相同,就容易讓擺陀在極限位置瞬間卡住,為了避免這種現象,人們選擇提高擺輪的擺頻。
一般,用擺頻的數值除以7200就能算出赫茲單位。2.5赫茲擺輪,稱為低頻擺;3赫茲為中頻擺;4赫茲為高頻擺;5赫茲為超高頻擺。
-
3 # Luis168891174
所謂擺,應該都看過座鐘,下面有一個長長的鐘擺來迴盪,上了發條以後發條把動力傳給鐘擺,鐘擺就可以有動力來回的蕩,一來一回蕩一次,理論上時間是一樣的,也就是把時間切割成相同的等份,然後透過擒縱傳給輪系,這是鐘擺的工作原理, 手錶上沒有空間安放這麼大的擺,所以擺輪代替了鐘擺,擺輪透過遊絲的震盪把時間分割成等份,雖然理論上震盪一次的時間是一致的,但是受重力 佩戴姿勢 等等因素的影響,每次震盪都會有非常細小的差異,小差異累計下來手錶就會有誤差了,為了減少誤差,提高震盪的頻率,分割成更小的時間等份,就可以提高精確度,這和畫素越高越清晰是一個道理,買表的時候聽一下滴答聲就可以判斷,滴答聲是擺輪傳給擒縱後發出來的聲音,滴答越密,擺頻越高。
-
4 # 時間觀
振頻
擺輪每小時的擺動次數,記為vph(次/小時);
每秒鐘擺輪遊絲往返一個週期的頻率,記為Hz;
或是擺輪每秒鐘的擺動次數,也就是日本表常用的振動。
現代手錶的振頻通常有∶
18000次/小時(2.5Hz,5振動)
19800次/小時(2.75Hz,5.5振動)
21600次/小時(3Hz,6振動)
28800次/小時(4Hz,8振動)
36000次/小時(5Hz,10振動)
一般來說振頻越高,手錶越精準。
一般來說振頻越高,手錶越容易被摔壞。
-
5 # 鑑表師鄒三山
資深腕錶愛好者,自媒體人,我就是鄒三山,致力於為你提供有態度,有深度,有溫度的腕錶服務幫助。更多手錶知識請搜尋《鄒三山的玩表秘術》這本電子書。
機械錶擺頻一般指的是機械錶的擺動頻率,也就是校表儀上顯示的節拍,指的是機芯擺輪每小時的擺動次數。較為常見的市面上的機械錶機芯頻率有18000、21600、28800、36000等。一般來說,機芯的擺動頻率越高,那麼機芯的誤差就越小走時就越精準。 正常情況下機械錶機芯的擺頻是出廠就固定的了不會變的了,但是如果機芯受磁遊絲發生粘連就會改變遊絲的固定長度造成機芯的擺動頻率變高,走時誤差變大,手錶消磁後就會恢復正常。
回覆列表
擺頻就是振頻,也就是振動頻率。目前絕大多數機械錶的振頻都是每小時28800次和每小時21600次,也就是4赫茲和3赫茲。
百達翡麗5968A腕錶的振頻是每小時28800次
有些表的振頻為18000次,屬於低頻。也有些比較特殊的振頻,比如浪琴L888機芯的振頻是每小時25200次,江詩丹頓1120機芯的振頻的每小時19800次。而超過28800次的振頻,一般就被認為是高頻。比如精工的9S85機芯和很多真力時的El Primero星速機芯,振頻就達到每小時36000次。當然,也有更高振頻的腕錶,但是相對比較少見,這裡不一一列舉。
真力時Defy系列Zero G零重力腕錶,振頻達到每小時36000次
江詩丹頓這枚腕錶的振頻為每小時19800次
當然,機械錶的價值不能以振頻高低“論英雄”。並非振頻越高的表越高階。而且,振頻並不是機械錶的“專利”,石英錶也有振頻,目前石英錶的標準振頻是32768赫茲,從振頻來說,遠高於機械錶,所以對時間的劃分更加精細,走時也精準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