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諮詢師歐陽
-
2 # 心理諮詢師海德
你好,看到你的問題,感覺到對於男友這樣的”拖延”讓你感到擔心、難受,或許還有些煩躁。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拖延的情況發生。愛拖延似乎成為了一種”時代印記”。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嘗試從內心世界的角度去分析可能存在幾種情況,希望可以幫助你舒緩情緒。
1、追求完美。拖延的理由大都基於自己想做的更好,想以自己最滿意的狀態去完成一件事。比如你男友可能希望自己以最完美的狀態透過考試,因為目前無法實現,因此,不斷拖,以避免呈現自己不完美的狀態。
2、缺乏動力。拖延的理由大都基於自己並沒有意願想去完成,又因不得不做的原因而被迫去完成。比如你男友或許並不想考駕照,是出於其他原因被催促著去完成這件事,導致內在缺乏動力。這有些想某些學生,不是自己要學,而是要ta學,所以動力缺乏,經常拖延。
3、無法抵禦誘惑。拖延的理由大都基於自己無法拒絕外在誘惑,時常透過拖延把時間挪作他用。比如你男友將拖延的時間用於打遊戲或者其他外在誘因上。
4、管理”混亂”。拖延的理由大都基於自我瞭解程度不夠,想要做的事太多,又無法取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什麼都想做,又什麼都做不完。時間管理混亂,又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因此各種拖延不可避免。
綜上,拖延大都因為自己目標尚不明確,常常不知道以自己何種期待的方式來完成一件事。因此經常性習慣性地拖延,讓我們也感到很煩惱,甚至於冠以”拖延症”這樣的疾病名稱。其實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疾病中,都沒有”拖延症”這個病種。由此可見,拖延對於我們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那面對拖延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首先了解拖延者當下的需要。比如對於要畢業的學生,完成畢業論文可能是最需要的;而對於體重在意的人,或許當下最需要的就是控制體重。因此我們可以嘗試先梳理當下最需要的是什麼,可以是人、物、事。
然後結合當下實際情況給想要做的事進行打分,最需要做的事分數最高。由於”理想和現實總有差距”,諸如要畢業的學生可能還面臨考研複習或者尋找工作,因此你可以嘗試整合”內心所要”和”實際所需”,制定出更符合實際需要的優先順序。
最後根據優先順序為每一件事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分步實施計劃和相對應的獎懲機制。每完成一步可以給拖延者一份小獎勵,同樣的若沒有完成可以給拖延症一個小的懲罰。同時獎勵和懲罰都必須是拖延者自己在乎並願意接受的。
希望透過這些分享和梳理,可以幫助你舒緩自己的情緒,更好的瞭解男友的拖延背後想要表達的部分。
回覆列表
拖延的本質問題是完美主義心態,不做就能減少失敗的可能,就能更好的維護自己完美的形象。所以建議降低要求,承認接納自己內心弱小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