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的鈣化與硬化並不一樣,動脈鈣化多是在動脈硬化的基礎上形成。隨著人體衰老,動脈血管彈性發生退行性改變,在硬化的血管組織中就可能發生鈣鹽沉積,這樣在做醫學檢查的時候,就會表現出鈣化光斑。
傳統的看法認為動脈鈣化是動脈硬化程度的加重,臨床上動脈硬化併發鈣化的患者也比無鈣化的患者的病情更重一些,但現在也有研究認為鈣化對發生粥樣硬化的動脈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比如冠心病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是不穩定的斑塊脫落和破裂,形成血栓。一些研究顯示,在粥樣硬化斑塊中的鈣沉積可以降低斑塊的脆弱性,從而使不穩定的硬化斑塊轉變為穩定的硬化斑塊,不易破裂。
但是動脈鈣化也會增加發生動脈瘤和動脈夾層的可能性,而且在鈣化形成的早期,會使斑塊變得更“脆弱”。綜合來看,動脈硬化合並鈣化,意味著動脈硬化的程度更重,但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並不會增加。
動脈鈣化與動脈硬化會合並存在,互相促進。動脈硬化一旦發生就很難逆轉,因此在治療上主要是透過規範的藥物治療來延緩動脈硬化的進展。
第一,要針對病因治療。主要是控制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三高”症狀。其中高血壓的危害程度最大,一定要把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危險指標,心腦血管疾病高危者應控制在1.8mmol/L以下,危險程度不高者可以控制在2.6mmol/L以下;注意控制空腹血糖(3.9~6.1mmol/L)與餐後血糖(峰值應小於11.1mmol/L),糖化血紅蛋白應低於6.5mmol/L。
第二,要對心腦血管疾病進行預防。預防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發生,主要有兩種藥物,一種是他汀類藥物,在降低血脂的同時,可以穩定斑塊和血管內膜,防止斑塊破裂。長時間應用時,還會使斑塊密度增加,體積縮小,產生一定程度的逆轉斑塊的作用。另一種藥物是抗血小板藥,代表藥物為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預防血栓的形成。這兩種藥物,是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患者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石”。
動脈的鈣化與硬化並不一樣,動脈鈣化多是在動脈硬化的基礎上形成。隨著人體衰老,動脈血管彈性發生退行性改變,在硬化的血管組織中就可能發生鈣鹽沉積,這樣在做醫學檢查的時候,就會表現出鈣化光斑。
傳統的看法認為動脈鈣化是動脈硬化程度的加重,臨床上動脈硬化併發鈣化的患者也比無鈣化的患者的病情更重一些,但現在也有研究認為鈣化對發生粥樣硬化的動脈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比如冠心病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是不穩定的斑塊脫落和破裂,形成血栓。一些研究顯示,在粥樣硬化斑塊中的鈣沉積可以降低斑塊的脆弱性,從而使不穩定的硬化斑塊轉變為穩定的硬化斑塊,不易破裂。
但是動脈鈣化也會增加發生動脈瘤和動脈夾層的可能性,而且在鈣化形成的早期,會使斑塊變得更“脆弱”。綜合來看,動脈硬化合並鈣化,意味著動脈硬化的程度更重,但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並不會增加。
動脈鈣化之後怎麼辦動脈鈣化與動脈硬化會合並存在,互相促進。動脈硬化一旦發生就很難逆轉,因此在治療上主要是透過規範的藥物治療來延緩動脈硬化的進展。
第一,要針對病因治療。主要是控制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三高”症狀。其中高血壓的危害程度最大,一定要把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危險指標,心腦血管疾病高危者應控制在1.8mmol/L以下,危險程度不高者可以控制在2.6mmol/L以下;注意控制空腹血糖(3.9~6.1mmol/L)與餐後血糖(峰值應小於11.1mmol/L),糖化血紅蛋白應低於6.5mmol/L。
第二,要對心腦血管疾病進行預防。預防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發生,主要有兩種藥物,一種是他汀類藥物,在降低血脂的同時,可以穩定斑塊和血管內膜,防止斑塊破裂。長時間應用時,還會使斑塊密度增加,體積縮小,產生一定程度的逆轉斑塊的作用。另一種藥物是抗血小板藥,代表藥物為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預防血栓的形成。這兩種藥物,是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患者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