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段馬樂諮詢

    其實,擠牙膏是科技發展的常態,而且在當下基礎科學沒有取得突破的情況下,科技企業能有牙膏擠也算不錯啦,再過幾年,可能牙膏也沒得擠了。

    大家是否還記得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11月9日在知乎提出一個問題:“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

    馬化騰:我在知乎丟擲一塊磚,想引出一塊“玉”:網際網路科技未來的機會在哪裡?

    從他的提問中可以知道,作為IT界大佬,馬化騰明白先有科學,後有科技,基礎科學不突破,網際網路科技想要跳躍式發展,門都沒有。

    最明顯的例子是晶片製造技術。平時我們說手機晶片效能時,繞不開的一個單位是nm(奈米):28nm、14nm、10nm,以及最新的7nm,數字越低,在晶片效能鄙視鏈上的位置就越高,越能鄙視別的晶片。

    這裡的nm既是柵極寬度,也是反映晶片製造技術是否先進的一個重要指標。

    上圖為電晶體結構示意圖,電流從 Source(源極)流入 Drain(漏級),Gate(柵極)相當於閘門,負責控制兩端源極和漏級的通斷。

    電晶體柵極的寬度決定了電流透過時的損耗,大白話說就是,柵極寬度越窄,手機晶片功耗越低,發熱越小。柵極的最小寬度(柵長),就是 製程工藝中的數字XX nm。

    驍龍 820採用14nmFinFET製程工藝,驍龍835則採用10nmFinFET,兩者都整合超過30億個電晶體,但驍龍835體積卻比驍龍 820 小了 35%,整體功耗降低了 40%,效能卻提升27%。

    驍龍處理器:我長得濃眉大眼,都是擠出來的……

    所以晶片製造大廠門都拼命降低柵極寬度,也就是降低二氧化矽絕緣層厚度。

    簡單說,大廠們乾的就是擠牙膏的活:1995年開始,從500nm、350nm、250nm、180nm,一直擠到今天的10nm、7nm,明年有可能擠到5nm。

    臺積電牙膏擠得好,成了晶片代工一哥,三星擠得稍次,屈居二哥位置,大陸的中芯國際現在擠到14nm,能排進前五。

    大廠們就不能大方一點,比如直接從10nm跳到5nm,甚至3nm?

    答案是“臣妾做不到”!每一次製程工藝升級,都意味著新工藝的研發,上百億美元的投資,不是想升就能升的。

    更為重要的是,二氧化矽絕緣層的厚度不能無限降低,嗯,簡單說二氧化矽絕緣層厚度也是有底線的,超過這根線,將發生電流洩漏,晶片將變成微型“電爐”,傳輸的訊號變得模糊,然後……掛掉。

    在材料科學獲得突破,為晶片找到新的可替代二氧化矽絕緣層材料之前,大廠們有可能擠牙膏擠到3nm就沒得牙膏擠了。

    總之,科學技術的進步建立在基礎科學的突破之上,而且技術的進步也是漸進式螺旋上升,看起來和擠牙膏相似,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不過,科技公司不思進取,換個殼或概念,就號稱推出劃時代產品,這不叫擠牙膏,這叫吹牛好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為何要求制訂“韓美同盟危機管理備忘錄”修訂方案,難道真把韓軍當做外籍軍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