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退休後的生活
-
2 # 行者天下行
北戴河氣候宜人,夏天很涼爽,無汙染,負離子多,適於人們渡假,其實中國的旅遊就是從北戴河走出去的,早在一百年前,很多外華人就在此建別墅作為渡假休療之地,到了民國朱啟鈴先生更是發揚光大,發掘了這塊寶地,作為華人共享的旅遊勝地。
建國後,中央確定了北戴河的療養地位,至此各大部委機關單位在北戴河都興建了自己的療養院,從些北戴河更是成為了聞名中外的旅遊避暑勝地。
-
3 # 保溫杯裡泡豬蹄
第一, 北戴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距離北京不到300公里。便捷的交通,使北戴河成為避暑的好地方。
第二, 北戴河年平均氣溫12°,暑期平均氣溫24°,十五公里的海岸線沙軟潮平,是海水浴、沙浴和日光浴理想的天然場所。
第三, 作為中國第一一個候 鳥保護區和世界著名的觀烏地,北戴河地區常年保持級空氣質量,只有花香,沒有汙染,沒有噪音,城市森林覆蓋率為52%,人均綠地630平方米,居全國首列。
第四, 北戴河算是宜居城市吧。
-
4 # 空心Jonas
北戴河地理位置很特殊,它處於渤海灣的最靠內的位置。地圖上只有東北是海洋出口。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北戴河不會受颱風和海嘯明顯的影響,海面相對平靜,適宜游泳,所以,它的獨特的安全性成為度假聖地一個重要因素。
其次,它是離首都最近的海,使得關注度非常高也給人們意識裡把北戴河認為是度假勝地。
再走,北戴河風景優美,乾淨,很多名人都在北戴河遊玩過,這些網上有很多,大家可以查查。
-
5 # 九哥遊記
北戴河在中國可說是家喻戶曉,不僅因為它氣候宜人適合避暑,而且這個海濱小城因與政治的不解之緣而充滿了神秘色彩。
1858年,英法俄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由此獲得了公使駐京的權利,1860年《中法北京條約》又賦予傳教士在中國各省可以“租買田地,建造自便”的特權。西方人員在華日久,便利用特權四處尋找合適夏季避暑的地方,開始把他們的海濱避暑之風傳到中國。於是有個叫甘林的英國傳教士相中了北戴河這塊世外桃源般的海域,開始租地400母蓋了兩棟別墅,一傳十十傳百,英、法、俄、美等外華人紛紛湧進圈佔和搶購土地,一棟棟別墅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到1900年,北戴河已建成50多棟專用於療養的別墅。北戴河海濱自20世紀20年代起逐漸成了享譽世界、遠東罕見的避暑旅遊勝地,開創了中國旅遊業的許多先河:第一條旅遊專用鐵路,第一條旅遊航線等等。
1949年北戴河解放的訊息傳到當時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引起了中央組織部的重視,中組部當時正考慮全國勝利後如何安置傷殘將士,顯然北戴河是個療養的理想去處。於是中組部在北戴河選擇了風景最好的西山,對原有別墅進行接收或購買,組建療養院。接著全國工會系統也效仿蘇聯的做法,組織勞模到北戴河休養。1949年6月,朱德總司令來到北戴河療養,成為第一個來此的中央領導人。1953年抗美援朝結束後,中央決定尋找夏季避暑辦公場所,經過考察從環境、地址、路途等方面考慮,最後還是確定北戴河作為中央領導辦公地點。還有個因素就是北戴河有大量現成的別墅也使中央領導去避暑不用勞民傷財重新建設。
1954年的夏天,毛澤東來到北戴河休養,而且一住下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不想走了,還堅持每天下海游泳,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浪淘沙•北戴河》。隨著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的到來,此後的每年夏天,“一片汪洋都不見”“白浪滔天”的北戴河便在中國政治史上有了特殊的地位,北戴河療養盛名之下頗具神秘色彩。
-
6 # 城市行者2021
北戴河氣候宜人 夏天很涼爽 無汙染 負離子多 適於人們渡假 其實中國的旅遊就是從北戴河走出去的 早在一百年前 很多外華人就在此建別墅作為渡假休療之地 到了民國朱啟鈐先生更是發揚光大 發掘了這塊寶地 作為華人也能共享的旅遊勝地
建國後中央確定了北戴河的療養地位 至此各大部委機關單位在北戴河都興建了自己的療養院 從此北戴河更是成為了聞名中外的旅遊避暑勝地。
回覆列表
北戴河的自然環境非常優美,是一個天然的海水浴場,是中國開發最早的海濱度假城市,現在北戴河已成為中國規模較大,設施齊全的海濱避暑勝地了,毛主席在北戴河還寫下《浪淘沙·北戴河》,北戴河到了夏天平均氣溫才24度,來著吃海鮮,洗海澡,優質的沙灘️,是一個休閒度假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