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球道人
-
2 # 時刻體育世界
恆大的一紙新規又一次引起了球迷的廣泛爭議,相信大多數球迷看到心裡五味雜陳,職業俱樂部到底職業不職業?
簡單概括一下恆大新規:減少外援登場數量,球員實行競爭上崗。其實這對國內球員的成長是有幫助的,減少對外援的依賴,增強競爭意識。不多對於一個職業俱樂部來說,成績應該放在第幾位呢?當然,培養年輕球員是好事。
其實恆大的新規定有跡可循,可以說是意料之中。新賽季開始之前恆大放走了高拉特和阿蘭兩名外援,只留下了保利尼奧和塔利斯卡兩名外援,在國內球員方面則是引進了六名年輕國字號球員。雖然沒有正面訊息證明國家集訓隊打中超,但恆大的作為和自身“全華班”的目標與之不謀而合,新賽季的恆大很可能以國字號年輕球員外加兩名外援征戰中超,而他們的主教練卡納瓦羅,也會成為國家隊主教練的有力人選。
對於恆大新規中每場比賽必須完成三個換人名額相信有好多球迷會質疑,換人調整是根據場上形勢而定,是主教練的工作,俱樂部強加干擾是否不妥呢?對於俱樂部競爭上崗這個是十分贊同的,年輕球員要有緊迫感,依靠自身表現獲得登場機會。當然,對老將也是一視同仁。
在恆大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足球目前的發展規劃,恆大作為中國優秀俱樂部身先士卒值得稱讚。但話說回來,對成績有要求嗎?如果因此造成戰績不佳,誰又該負責呢?或許,這個問題還是要歸結到該重視聯賽還是重視國字號球隊這個問題上來吧!
-
3 # 一言不盡966
其實早應該這樣,能者上,踢養生足球者下,這樣才有利於競爭,也有利於年輕隊員的上進,讓他們看到主力隊員的希望,這個檔案雖然也是行政手段,但對於缺少拼搏精神的中國足球運動員是一個鞭策也是一種警示,對恆大這種變態,本人表示支援!
-
4 # 18Summer
恆大的‘’全華班‘’肯定缺乏競爭力,在中超勉強能有個中游的成績。在中超引進的中前場外援球員,都在歐洲主流聯賽和南美頂級聯賽歷練多年並打出了名號。當然也有原有俱樂部為了高價轉會費,利用宣傳抬高球員身價,但是大部分都是貨真價實的。相比之下,在這些位置上,我們的國內頂級球員,無論在技術天賦,訓練環境,各級教練等因素,都不能同日而語。我自己也是一名業餘(草根)球員,踢了很多年,現在還經常在踢球。
回覆列表
廣州恆大最新透過名記流出的內部規定,規定新賽季恆大最多雙外援出戰,18人主力名單要每場輪換至少3人,而且一線隊表現末位兩位會下放預備隊(每月評估一次),而預備隊表現頭兩名也上調,這些舉措,其實除了最多僅上雙外援外,都是作用有限。
一線隊末位下放和預備隊首位晉升,與中超球隊報名制度相沖突恆大規定一線隊24人(比中超報名可以報27+4人要少),末位兩位下放預備隊,然後預備隊頭兩位升到一隊。
中超球隊的報名,都是賽季開始前報名,27名本土球員加上4名外援,雖然一線隊沒有上陣中超的球員可以參加預備隊聯賽,但是沒有報名一線隊的預備隊的球員,卻不能踢中超。
24人末位的兩人,本來就可能沒機會在中超上陣,要去踢預備隊,而預備隊的頭兩名,卻不一定有資格踢上中超,所以,這就是說,這制度基本上就是用來看看,實際上,只是需要時拿出來表表姿態。
恆大一線隊太多國腳強人,預備隊出頭遙不可及上賽季恆大預備隊王軍輝與司徒華龍自己打自己人的事情,估計還有人記得吧,這就是恆大一線隊過多國腳強人,而預備隊看不到希望,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角色,這種在裁判面前自己人打自己人,最終也敲響了恆大預備隊的警鐘,不進則退,沒有目標沒有禁區,最終迷失自己。
這個上升制度,對於預備隊挑戰一線國腳地位實在有限,畢竟那麼多國腳,不用他們用誰,畢竟外頭還傳聞,恆大是國家隊練兵,國腳被弄去預備隊鍛鍊,這不太可能是常規的事。
最多雙外援,出讓更多位置給本土球員,中超懸念更大恆大如果能認真落實自己定下的雙外援,讓出更多位置給本土球員,的確有意義。
同時這讓中超懸念更大,恆大讓中超對手一個外援,算是一種給自己加難度的挑戰。而上港失去了武磊,北京國安、大連一方、山東魯能都很有實力,讓中超懸念更大。雖然距離全華班還有距離,但是雙外援這種姿態,倒是恆大的一種好的嘗試,但希望足協別到時候又強制讓大家學習恆大,讓中超全改成雙外援,那麼這檔案的這麼點意義也會被抹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