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孔憲蓬萊閣》
山巔危構傍蓬萊, 水閣風長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 晨昏浮動兩潮來。
遙思坐上游觀遠, 逾覺胸中度量開。
憶我去年曾望海, 杭州東向亦樓臺。
一位帶御史銜的姓孔的朋友,登越州蓬萊閣,寫了一首觀潮的詩寄給趙抃,本篇是趙抃的和作。
頷聯寫潮水,但在寫潮水前先寫大海。“天地涵容百川入”,說大海總彙江河百川之水,將天地包容在它的懷抱裡。有此一筆,就寫出了大海的廣闊和氣派,潮勢即不待言而讀者自能想見,故第四句未對潮勢作正面描繪,騰出筆墨寫晨昏兩次起潮,以見大海的動盪不息。
詩的前半,不僅寫了水閣、大海和海潮,也透露了臨海觀潮時的感受和興奮心情。寫得這樣真切,似乎觀潮人就是作者自己,但詩題是“次韻孔憲蓬萊閣”,觀潮者實際上是孔憲。
這首詩無論寫海潮,寫人的胸襟,都顯出一種開闊的景象,健舉的氣概,但不靠描摹刻畫,而多用健筆直接抒寫,那水閣風長的快感,那涵容天地百川的大海,那晨昏兩次浮動的海潮,那“遊觀遠”的視野,“度量開”的心胸,都顯得開張雄闊。語言上絕去藻飾,不用典故,造語的質樸勁健,感情的豪邁,加上章法的開合轉折,於律詩中融進了參差拗健之美。《宋詩鈔》說趙抃寫詩“觸口而成,工拙隨意,而清蒼鬱律之氣,出於肺肝”,這首詩是能夠體現這一特點的。
《次韻孔憲蓬萊閣》
山巔危構傍蓬萊, 水閣風長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 晨昏浮動兩潮來。
遙思坐上游觀遠, 逾覺胸中度量開。
憶我去年曾望海, 杭州東向亦樓臺。
一位帶御史銜的姓孔的朋友,登越州蓬萊閣,寫了一首觀潮的詩寄給趙抃,本篇是趙抃的和作。
頷聯寫潮水,但在寫潮水前先寫大海。“天地涵容百川入”,說大海總彙江河百川之水,將天地包容在它的懷抱裡。有此一筆,就寫出了大海的廣闊和氣派,潮勢即不待言而讀者自能想見,故第四句未對潮勢作正面描繪,騰出筆墨寫晨昏兩次起潮,以見大海的動盪不息。
詩的前半,不僅寫了水閣、大海和海潮,也透露了臨海觀潮時的感受和興奮心情。寫得這樣真切,似乎觀潮人就是作者自己,但詩題是“次韻孔憲蓬萊閣”,觀潮者實際上是孔憲。
這首詩無論寫海潮,寫人的胸襟,都顯出一種開闊的景象,健舉的氣概,但不靠描摹刻畫,而多用健筆直接抒寫,那水閣風長的快感,那涵容天地百川的大海,那晨昏兩次浮動的海潮,那“遊觀遠”的視野,“度量開”的心胸,都顯得開張雄闊。語言上絕去藻飾,不用典故,造語的質樸勁健,感情的豪邁,加上章法的開合轉折,於律詩中融進了參差拗健之美。《宋詩鈔》說趙抃寫詩“觸口而成,工拙隨意,而清蒼鬱律之氣,出於肺肝”,這首詩是能夠體現這一特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