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網暈者

    小人長慼慼是正常的,古之君子社會地位高,辦事比較順利,當然坦蕩,小人(不是現在意義的小人)在最底層,諸事不暢,當然長年百憂慮。但易經上也有“君子夕惕厲”的話,指君子夜夜緊張。所以,坦蕩蕩和常慼慼是相互轉換的。但是,也有人解釋君子胸襟開闊,想得開,而小人氣量狹窄,庸人自擾。總之,依我的狀態:坦蕩蕩時短,長慼慼時長,庸人耳。

  • 2 # 髮型設計指南

    我也是,孔子說的夏蟲,莊子說的井蛙。小時候認為就是個故事,這兩年認識到了,特麼的這是在說我。講個故事給你聽,你還以為以為聽懂了。現在看佛經,感覺一知半解,肯定是不懂了。所以,我們現在可以說有點了解自己了。你知道你是小人,我知道了自己是個無知的小人。

  • 3 # 七月流火140400643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要恭喜你。你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達到“知行合一”目的了。學不在深,行不在多,能夠達到“知行合一”就是一種境界。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傳統文化?瞭解古人的思想狀態和生活情況,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這種思想文化對現在還有用。所以,學習傳統文化方法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果我們看到了傳統文化的精華之處,關鍵還在於把這些思想的精華拿來為我所用。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話,兩千多年前是對的,現在依然是對的。既然是對的,那麼,他就可以指導我們的行為。如果我們背了這句話,只是當成學習過《論語》的炫耀資本,而不能在行為的層面上落實它,那麼,這種學習是毫無用處的。只有知而能行,才是學習的根本目的。

    儒家哲學,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它的精華包含在所有儒家經典之中。它不像老子的《道德經》一樣,在短短的五千言裡,建構出一個相對完整的哲學體系。儒家比之道家理論,體系上更為龐雜,他不太注重系統的整體建構。但是,所有的儒家哲學,還是有自己的成熟的理論建構的。其中的核心內容是《大學》和《中庸》。《大學》是修身的途徑,《中庸》處世的方法。最終的目的是達到人格的完善,其標準就是內聖外王。按照儒家的標準,人格完善了,自然就可以王天下。

    社會中的人,不可能人人都稱王,但是,人格可以達到不斷完善之境。因為修身是不容易的。所以,每個人的人格都是不完善的。如果人格完善了,就達到了聖人的境界。在孔子的眼中,中國歷史上所謂的聖人,也不過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幾人而已。而大多數人的人格,都是不完善的,所以,需要終生修養。孔子自己說:“吾十有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是聖人,他自己的人格修養,也是在七十時才達到相對完善的境界。普通人怎麼可能一下就完美了呢?

    人格修養的過程,就是發現自己的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論語》中有很多君子與小人之辯。君子是人人敬仰的道德模範,小人是人人看不起的道德低下者。這是現代人的理解。但在儒家的系統裡,君子與小人是相對的。人格相對善者對於不完善者來說,前者是君子,後者是小人。因此,在中國文化中,小人與君子永遠是相對的。只要是沒有達到聖人之境,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小人特質,修養越高,小人特質去除的越多。反之亦然。那麼,聖人之境是個什麼境界呢?簡單功利的理解可以是這樣。你的能力可以做到這樣,如果你當了國家領導人,你會做的很優秀。如果是一個普通工人,你也照樣過的很充實,很滿足。這就是聖人之境。如果你認為自己可以當國家領導人了,卻沒當上,心懷不平之感,說明你只是一個小人,連君子都不是,更不要說聖人了。

    說了上面這些,就可以回到你的問題之上了。《論語》中有“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的句子。小人為什麼長慼慼?是因為患得患失。做為普通人,患得患失是非常正常的,大多數人不可避免的。工作中出了問題,怕領導批評,家庭中出了問題,怕老婆埋怨,平常人誰會一點沒有“慼慼之心”呢?這確實是小人的標誌。這時,人格修養的目標在哪裡,很簡單,憑著自己的努力,改變使自己“慼慼”的狀態。工作中,學習業務,努力提高。達到自己認為滿意的境界就行了。家庭中也是一樣。如果自己做的足夠好了,別人還不滿意,那隻能隨他去了。明白了這一點,蕩蕩之意就會漸增,慼慼之意就會漸少。自己的人格修養就會向逐漸豐富的方向上發展。

    還可以有一個解釋,如果你覺得自己本質上是個君子,可是讀了《論語》之後,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像君子,而更象小人。於是,心裡便覺得,儒家真是扯淡。這樣,說明你與儒家無緣,就不必學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更願意成為一個腰部以下癱瘓的富豪,還是一個四肢健全的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