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發燒友959
-
2 # GrandpaMario
透過無線電短波通訊,傳給金星上空的中繼衛星,再傳回地球。(就像玉兔號為了實現拉格朗日L2點的通訊,利用了鵲橋號衛星一樣)
-
3 # 都市科普001
金星7號是1970年8月17日發射的,包含行星際火箭和登陸車。在向金星飛行的過程中有兩次發現偏航並使用火箭上的引擎來相應地進行修正。1970年12月15日降落於金星,將金星膠囊釋放,並利用空氣阻力剎車。前35分鐘傳回一些科學資料,之後的25分鐘傳回微弱訊號。成為第一臺著陸於其他行星表面的人造探測器!金星表面有硫酸雲,可能探測器被慢慢的腐蝕了!
-
4 # 在西雙版納的峰哥哥
探測器傳送的訊號是怎麼確保會傳到地球呢?
影響訊號傳輸最大的困難就是距離。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兩個人正在說話,當兩個人相距1米的時候,一個人不用太大聲說話對方就能聽清。但是當兩個人的距離達到100米的時候,即使一個人大聲說話對方也不一定聽得起。
背景噪音也會直接影響到訊號的傳輸。回到前一個例子,假設兩個人身處非常吵雜的體育場中。即使他們間相距1米,巨大的噪聲也會影響到兩者的溝通。如果兩者的距離擴大到100米,那麼無論再怎麼大聲說話對方也無法聽清。在我們的宇宙中,包括恆星在內的許多星體都會發出各種頻率的電磁訊號。而在太陽系中,太陽所發出的的電磁波更是成為了巨大的噪聲源。這些噪聲累加在一起,成為宇宙空間的背景噪聲。隨著距離的增加,探測器的傳輸訊號很容易淹沒在宇宙背景噪聲中,更加難以被檢測出來。

雪上加霜的是,訊號在傳輸的過程中還會因為干擾而出現失真。由於距離太遠加之干擾巨大,訊號中的二進位制資料很容易出現錯誤。明明代表0的訊號可能因干擾變成1,明明代表1的訊號也可能因干擾而變成0。一旦訊號失真,資料的還原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由於探測器和地球距離過於遙遠,任何沒有對準地球發出的訊號都無法被接受到。為了提升發射訊號效率,探測器的發射天線必須對準地球。只有將發射的能量儘可能的集中,地球才有可能接受到48億公里之外的探測器訊號。
為了克服宇宙背景噪聲對訊號帶來的影響,探測器在傳輸訊號的過程中使用了擴頻技術。所謂的擴頻技術,是將原本用於傳輸的原始訊號透過擴頻技術變成頻率較寬的新訊號。在訊號功率遠低於噪聲功率的情況下,透過擴充套件訊號傳輸的頻譜可以極大的提升傳輸訊號的穩定*。而將接受到的擴頻訊號進行解調,就可以輕易的從背景噪音中獲取到所需的訊號。
-
5 # 寒蕭99
從1961年到1986年,蘇聯先後發射了16個金星探測器,有成功也有失敗。
題目中提到的金星7號探測器,是第一個成功進入金星大氣層,並獲得資料的人類探測器,但是卻沒有拍攝照片。金星7號是在1970年8月17日發射的,於12月15日,首次成功實現在金星表面軟著陸,第一次測得金星表面數據。由於之前的探測器在設計時低估了金星表面的惡略環境,因此都沒能獲得有效的資料。因此金星7號在設計時,加強了探測器的強度,足以抵抗金星大氣的壓力。因此成功獲得了金星表面的壓力和溫度:表面溫度為475°C,壓力為75-105個大氣壓。
第一次獲得金星表面影象的探測器應該是金星-9號,該探測器於1975年6月8日發射,在10月22日抵達金星。在抵達金星的前兩天,降落的探測器和飛船分離,飛船進入環繞金星的軌道,稱為金星的衛星。同時,負責探測器與地球之間的中繼。
探測器著陸後,伽瑪密度計被展開,但有一個攝像頭蓋沒能脫落。其餘的攝像頭掃描了完整的174°全景圖,然後又進行反向掃描,第二遍掃描了124°。掃描的資料透過無線電傳送到軌道飛船,上傳速度為512 bit/秒,傳動的資料被保留在軌道飛船上。
軌道飛船再以3072 bit/秒的速度傳送回地球,最後再將訊號轉化為影象,我們就得到了金星表面的照片影像。
在金星9號之後,蘇聯還有幾艘金星探測飛船,都獲得了很多的資料,為對金星的探測立下了汗馬功勞。
1970年12月5日,金星7號成功登陸金星,並拍攝了金星第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是怎樣拍攝的?怎樣傳回地球?又是怎樣成像的?照片肯定不是用膠捲拍的吧?
回覆列表
據說前蘇聯真有個金星探測器降落到了金星表面,並拍了一些全星表面的黑白照片。不幸的是由於金星表面溫度太高,沒有工作多久就由於溫度過高壞掉了,以後蘇聯就再也沒有發往金星探測器了。在這些照片中,據說有一萬多座類似金字塔型遠古城市廢墟。不知是真是假,各國專家不知是作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