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瞎搞學教授
-
2 # 科學探秘頻道
並不是所有重金屬都有害,有些形式存在的重金屬還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例如鉻,錳、鎳、銅、鋅、硒等等。
一般而言,對人體有危害作用的重金屬都是以無機形式存在,主要會導致蛋白質變性,或者本身具較高的反應活性(例如氧化性)導致功能性生物分子變質,因此表現出對人體較大的毒性。
但是,重金屬元素還存在另外一種形式,即有機形式,部分有機形式的微量元素具有十分強的生物活性,是人體生命代謝活動不可缺少的。例如植物活性硒、有機存在的銅、錳等等。缺少這些微量元素,人體甚至會發生一些嚴重病變。所以,在某些情況下,人體是需要適量補充這些具有生物活性微量元素的。
至於題主說的輕金屬,我想應該是說的鈉吧。在人體內鈉的存在形式為氯化鈉,是維持體內滲透壓以及鹽平衡所必須的。鈉鹽只有一價,即無氧化性也無還原性,對人體無毒。但是體內鈉鹽的濃度必須維持在一定值,過高過低都會導致體內內環境平衡破壞,誘發疾病。
總之,判斷一個金屬是否有毒,是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要看它們存在的形式。
-
3 # 安平解裘康愛線上
先來科普一下,科學界已經公認的幾個科學結論:1,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基礎物質就是蛋白質和脫氧核糖核酸DNA(許多高階形式的生命還有核糖核酸RNA)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進化的產物。2,生命從31億年前開始出現(也有人認為地球生命起源於35億年前),一切生命都是起源於海洋。3,生命演化的一般規律是從低階到高階,從簡單到複雜。現在存在的生命形式都是適應環境的結果。(不適應環境的生命形式都滅絕了。)4,地球上存在有92種元素,這92種元素都可以在海水中檢測到。5,幾乎所有陸地生物都是4億年前出現的,基本上都是從海洋生物進化而來的。6,生命體的演化形式受到兩個基本規律控制:穩定性(遺傳性),突變性。時間越長積累的特徵越穩定,短時間出現的特徵容易出現突變。因為生物基本上是穩定的,所以,狗的後代一定是狗,貓的後代一定是貓。因為生物會出現突變,所以會出現不同狗的品種,其他生物也一樣會出現突變。
根據以上6條規律,就可以解釋清楚人體為什麼是多種元素組成的了。生命起源於海洋,人是地球上最高階的生命體,所以在人類血液中可以檢測到最少90種元素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因為這個幾乎包含了海洋中所有的元素。但是這些元素需要的數量大不相同,組成蛋白質和DNA的基本元素:碳、氫、氧、氮、硫、磷六種大量需要,因為這個是生命的主體元素。鈣、鎂、氯、鈉、鉀五種元素是組成骨骼和血液的重要元素,所以這個也是必需的,大量需要的。
但是人體除了需要這11種常量元素以外,人體的五臟六腑和神經系統、生殖系統還需要鐵、錳、鋅、硒、銅、鉬、鉻、鍺、鈷、氟、鋰、鍶、硼、鎳、碘等21種必需或者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這些元素需要的數量極少,但是缺少了就會影響到身體健康,甚至患病。
從理論上說,除了原子序數大於86的放射性元素,從氦到氡的惰性氣體元素,以及鉛、汞、鎘元素以外,其他元素都有可能對身體有益,只是現在還不知道罷了。
放射性元素對身體的危害在於放射性可以破壞蛋白質和DNA結構,使細胞死亡或者是產生變異,演變成癌細胞。鉛、汞、鎘等重金屬離子會使蛋白質變性,殺死細胞,或者是導致細胞癌變。
有時候身體難免會接觸到或者吸收了少量重金屬元素,但是如果遇到鐵、硒、鍺、鋅、鍶等元素,這些重金屬的毒性就會降低,這個現象在生理學中被稱為是“拮抗”。所以這些有益的微量元素還有降低重金屬毒性的作用。
最後強調一下,微量元素雖然是有益於身體健康,但是一定要適量,太多太少都不行。少了不起作用,過多又會中毒。如果需要補充一下微量元素,一定要控制好劑量。
回覆列表
一切都看一個量。
重金屬對於人體也是必須的,例如鐵,不是經常嚷嚷著補鐵就是補血麼?再有小孩要補鋅。
所以哪怕是重金屬,但只要劑量合適那就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
而得病的關鍵在於“累積”,所有的重金屬累積都能導致頭痛頭暈、失眠健忘、神經錯亂、關節疼痛、結石、癌症,主要的致病原因是引起蛋白質變性。。所以必須注意確保每日重金屬攝入量一定要在肌體代謝能力範圍內。
輕金屬原理基本同上,還是看劑量。不同的是重金屬中毒原理有諸多共性,而輕金屬每個都不一樣。例如輕金屬鈹,致病是因其化學毒性,能引起化學性支氣管炎症;鋁中毒會傷害腦神經細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