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古代第一美男”潘安 西晉文學家(公元247年-公元300年)
相貌
潘安作為男性美符號,他所體現的那種唇紅齒白的清秀、偏於柔美多愁的文才風流。
《世說新語·容止篇》三十九則中兩則描繪潘安的相貌:
《世說新語·容止第十四篇·七則》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左太沖絕醜,亦復效嶽遊遨,於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
《世說新語·容止第十四篇·九則》潘安仁、夏侯湛並有美容,喜同行,時人謂之“連璧”。
雖然說現有的正史並沒有詳細地去記載潘安的五官長相如何、身高具體幾尺,但是他容貌秀麗卻是件不可置疑的事情,因為在那個時候他就已經成了焦點人物,“粉絲”眾多。“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劉孝標註引的《語林》
潘安的小名為“檀郎”、“檀奴”。因潘安既是美男子,又對結髮妻子一往情深,忠貞不渝,即便後來妻子很早就去世了,他也沒再娶。是女性心目中完美的情人、夫君形象,“檀郎”、“檀奴”遂成為夫君或心上人、情郎的代名詞。這一稱謂寄託著女性對情人、夫君用情專一的熱切希望。
才華
文學作品中常用“陸才如海,潘才如江”(《滕王閣序》“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來形容潘安與陸機,是魏晉第一流的文學家。潘安詩歌名列鍾嶸《詩品》上品,潘安亦是西晉著名文學、政治團體“金谷園二十四友”之首,作為西晉文學的代表,他的作品對後世影響很大,特別是《悼亡詩》更成為中國文學史悼亡題材的開先河之作,歷代被推為第一,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閒居賦》、《秋興賦》、也很知名在小說中常以“貌若潘安”來形容一個人文采風流並且容貌出眾。特指男性。在漢魏晉那個時代,賦寫得好是文人最高的成就,潘安的《秋興賦》、《閒居賦》、《藉田賦》文字優美,富有感情,是那個時代頂峰。潘安、陸機是西晉作品流傳下來最多的文學家,可見後世對他們的推崇。潘岳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情,讀者句句能體味到他內心所想,潘岳的感情細膩,多愁善感這也融入到他的作品中,一般男性文學家的作品這樣的風格不多。其主要作品有《悼亡詩》、《秋興賦》、《閒居賦》、《哀辭》、《滄海賦》、《登虎牢山賦》、《狹室賦》、《懷舊賦》。
至情至孝
至情:潘安的《懷舊賦》中這樣寫道:“餘十二而獲見於父友東武戴侯楊君。始見知名,遂申之以婚姻。”潘安十二歲與父親的朋友、大儒、揚州刺史楊肇相見,被楊肇賞識,許以婚姻。[4]後來楊氏早亡,潘安對楊氏感情至深,自此不再娶,並作《悼亡詩》懷念楊氏,開悼亡詩之先河,這之後悼亡詩的範疇僅限於悼亡妻子。《悼亡詩·一》中有一句“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是說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魚的分崩離析。潘安的三首悼亡詩都寫得情真意切,李商隱曾講“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曾宋玉解招魂”,表揚的就是他的這三首詩。唐朝詩人元稹對潘安的悼亡詩有個評價“潘安悼亡猶費詞”,這當然是妒忌潘安的才華,要知道魏晉時期文風是鋪墊、堆砌成風的詩體還屬於古體詩。
至孝:北宋之前《二十四孝》裡記載有潘岳辭官奉母的故事:“滎陽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晉武帝時任河陽縣令。他事親至孝,當時父親已去世,就接母親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長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開時節,他總是揀風和日麗的好天,親自攙扶母親來林中賞花遊樂。一年,母親染病思歸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隨即辭官奉母回鄉。上官再三挽留。他說:‘我若是貪戀榮華富貴,不肯聽從母意,那算什麼兒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動,便允他辭官。回到家鄉後,他母竟病癒了。家中貧窮,他就耕田種菜賣菜,之後再買回母親愛吃的食物。他還餵了一群羊,每天擠奶給母親喝。在他精心護理下,母親安度晚年。詩曰:棄官從母孝誠虔,歸裡牧羊兼種田;藉以承歡滋養母,復元歡樂事天年。”《二十四孝》是唐宋在民間流傳的文字記錄了二十四個遠自虞舜近至魏晉的二十四個孝子故事,雖然版本眾多但都記錄了潘安的棄官奉母,後來宋人郭居敬重新校訂《二十四孝》因為潘安在政治上的趨附不已最終導致夷三族,潘安的母親以七十餘歲的高齡也未能倖免被殺,正因為此雖然潘安至孝但已不足以列入,故把他從《二十四孝》中刪去,用宋代的孝子朱壽昌棄官尋母的故事代替。
號稱“古代第一美男”潘安 西晉文學家(公元247年-公元300年)
相貌
潘安作為男性美符號,他所體現的那種唇紅齒白的清秀、偏於柔美多愁的文才風流。
《世說新語·容止篇》三十九則中兩則描繪潘安的相貌:
《世說新語·容止第十四篇·七則》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左太沖絕醜,亦復效嶽遊遨,於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
《世說新語·容止第十四篇·九則》潘安仁、夏侯湛並有美容,喜同行,時人謂之“連璧”。
雖然說現有的正史並沒有詳細地去記載潘安的五官長相如何、身高具體幾尺,但是他容貌秀麗卻是件不可置疑的事情,因為在那個時候他就已經成了焦點人物,“粉絲”眾多。“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劉孝標註引的《語林》
潘安的小名為“檀郎”、“檀奴”。因潘安既是美男子,又對結髮妻子一往情深,忠貞不渝,即便後來妻子很早就去世了,他也沒再娶。是女性心目中完美的情人、夫君形象,“檀郎”、“檀奴”遂成為夫君或心上人、情郎的代名詞。這一稱謂寄託著女性對情人、夫君用情專一的熱切希望。
才華
文學作品中常用“陸才如海,潘才如江”(《滕王閣序》“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來形容潘安與陸機,是魏晉第一流的文學家。潘安詩歌名列鍾嶸《詩品》上品,潘安亦是西晉著名文學、政治團體“金谷園二十四友”之首,作為西晉文學的代表,他的作品對後世影響很大,特別是《悼亡詩》更成為中國文學史悼亡題材的開先河之作,歷代被推為第一,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閒居賦》、《秋興賦》、也很知名在小說中常以“貌若潘安”來形容一個人文采風流並且容貌出眾。特指男性。在漢魏晉那個時代,賦寫得好是文人最高的成就,潘安的《秋興賦》、《閒居賦》、《藉田賦》文字優美,富有感情,是那個時代頂峰。潘安、陸機是西晉作品流傳下來最多的文學家,可見後世對他們的推崇。潘岳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情,讀者句句能體味到他內心所想,潘岳的感情細膩,多愁善感這也融入到他的作品中,一般男性文學家的作品這樣的風格不多。其主要作品有《悼亡詩》、《秋興賦》、《閒居賦》、《哀辭》、《滄海賦》、《登虎牢山賦》、《狹室賦》、《懷舊賦》。
至情至孝
至情:潘安的《懷舊賦》中這樣寫道:“餘十二而獲見於父友東武戴侯楊君。始見知名,遂申之以婚姻。”潘安十二歲與父親的朋友、大儒、揚州刺史楊肇相見,被楊肇賞識,許以婚姻。[4]後來楊氏早亡,潘安對楊氏感情至深,自此不再娶,並作《悼亡詩》懷念楊氏,開悼亡詩之先河,這之後悼亡詩的範疇僅限於悼亡妻子。《悼亡詩·一》中有一句“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是說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魚的分崩離析。潘安的三首悼亡詩都寫得情真意切,李商隱曾講“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曾宋玉解招魂”,表揚的就是他的這三首詩。唐朝詩人元稹對潘安的悼亡詩有個評價“潘安悼亡猶費詞”,這當然是妒忌潘安的才華,要知道魏晉時期文風是鋪墊、堆砌成風的詩體還屬於古體詩。
至孝:北宋之前《二十四孝》裡記載有潘岳辭官奉母的故事:“滎陽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晉武帝時任河陽縣令。他事親至孝,當時父親已去世,就接母親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長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開時節,他總是揀風和日麗的好天,親自攙扶母親來林中賞花遊樂。一年,母親染病思歸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隨即辭官奉母回鄉。上官再三挽留。他說:‘我若是貪戀榮華富貴,不肯聽從母意,那算什麼兒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動,便允他辭官。回到家鄉後,他母竟病癒了。家中貧窮,他就耕田種菜賣菜,之後再買回母親愛吃的食物。他還餵了一群羊,每天擠奶給母親喝。在他精心護理下,母親安度晚年。詩曰:棄官從母孝誠虔,歸裡牧羊兼種田;藉以承歡滋養母,復元歡樂事天年。”《二十四孝》是唐宋在民間流傳的文字記錄了二十四個遠自虞舜近至魏晉的二十四個孝子故事,雖然版本眾多但都記錄了潘安的棄官奉母,後來宋人郭居敬重新校訂《二十四孝》因為潘安在政治上的趨附不已最終導致夷三族,潘安的母親以七十餘歲的高齡也未能倖免被殺,正因為此雖然潘安至孝但已不足以列入,故把他從《二十四孝》中刪去,用宋代的孝子朱壽昌棄官尋母的故事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