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變革新力量

    有兩個中國的例子可以在三個方面複合解釋該問題。

    第一,內亂導致的統治核心區凋敝;東晉南渡,由於北方被八王之亂的混戰所摧殘,洛陽一帶經濟民生糜爛,統治力潰散,無法再建立能維持首都(養活大量消費型人口,即權貴)運轉及穩定統治(養活防衛部隊和行政官僚)的條件,只有拋棄洛陽。

    第二,外部民族介入;五胡內遷,是促成東晉南渡的直接原因,讓東晉直接喪失了對華北的統治力,最終形成五胡亂華的惡果。

    第三,為了建立更專制的統治,北魏孝文帝遷都就是如此,為了遠離大同的鮮卑軍事貴族的權力制衡,孝文帝遷都到權力真空的洛陽,脫離了貴族們的老巢,建立起自己的專制統治。

    羅馬政治中心的轉移同時滿足了這三點:

    一,先是康茂德時開始了軍隊私有化奪權的序幕,皇帝輪流做,羅馬進入了長達百年的亂世,到戴克裡先時才稍微平定,羅馬本土已面臨和八王之亂後洛陽一樣的困境;

    二,馬略改革帶來了日耳曼蠻族僱傭軍,其時隨著羅馬內亂的衰落與蠻族滲入到本土,這些蠻族對羅馬西部構成了足夠的壓力,而東部則相對安全。

    三,羅馬本土的人民有著相當的平民大會政治傳統,還有元老院的力量來制約皇帝的權力;而國家越亂,皇帝就越想集權來穩固統治,故戴克裡先四帝共治後,東邊能集權的皇帝自然統治得比西部好,最終權力就集中到了東邊。

    到東邊後,羅馬日益變得像一個東方專制國家,政教合一,皇帝世襲、還出現了後宮制度等等。

  • 2 # 滄海一聲呵呵笑

    謝謝邀請,略微讀過愛德華吉本的帝國衰亡史,還有自建城以來,儘量簡約通俗說說我的感受:羅馬帝國後來是從戴克裡先開始東西四帝共治,一開始是西強東弱的,政教都在西邊為中心,可他一過世,東西羅馬就開始內戰不斷,東羅馬的馬克西姆佔了優勢,後來又出了查士丁尼幾個獨大的帝王,所以在內耗中,西羅馬兵禍太重,教皇的上帝之都又因為東西論爭的分裂導致分庭,被遷出羅馬,到了埃利皮翁好像,其實力大大削弱,政治重心自然被東方佔去,再後來,內戰引起兵源不足,導致哥特人大量入伍,羅馬市民兵已經成為過去,最後西羅馬帝國居然是與建城者同名的皇帝被蠻族終結國運,東君也就是君士坦丁堡苟延羅馬名號挺過了1000年之久……如此看來,也的確是東邊代表了後期的帝國!但那東方風吹拂下的帝國風氣……又是後話了!

  • 3 # 歷史研習社

    羅馬帝國,歐洲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強大帝國,留給了歷史學家們無盡的謎團與幻想。這個由羅馬一城而興的國家曾經將地中海變成自己的內湖,最後卻放棄自己的古都羅馬遷都拜占庭,最終使西中海成為蠻族的遊樂城。

    羅馬帝國經歷了200年的輝煌時期後,“三世紀危機”成為帝國曆史的轉折點。這場深刻的危機使羅馬帝國社會生活陷於混亂,特別是在政治生活中,國家機器運轉失靈,幾乎陷於癱瘓,令無所出,軍閥割據,各地軍隊隨意擁立皇帝,曾一度出現“三十僭主”並立的局面。

    軍事貴族集團和顯貴奴隸主集團之間的血腥鬥爭使整個帝國政治上四分五裂,義大利半島,特別是帝國首都羅馬城成為軍閥角逐的戰場。與義大利半島淪為戰場相對應的是,西部地中海的高盧與西班牙同樣面臨著農業與手工業的奴隸制危機,征服戰爭的停滯導致奴隸資源的缺乏,奴隸主對奴隸的壓榨與日俱增,社會矛盾日益加劇,經濟發展的動力逐漸喪失。

    “三世紀危機”的一個最主要的後果是“帝國的重心正在東移。皇帝在何處,何處就是羅馬,羅馬皇帝在三世紀之後就開始長期居住在亞得里亞海以東的地區,尤其是東部地區的邊防兵團-多瑙河兵團一度操縱了帝國皇帝的廢立。

    巴爾幹半島是羅馬化最晚的地區”,但如今卻逐漸成為帝國的中心區。在動盪的形勢中,東地中海保持著相對穩定,巴爾幹半島逐漸擺脫了西部統治勢力的控制,不僅不再是羅馬帝國中央政府的附屬區,而且,其地位逐漸超過了羅馬城為中心的西部帝國,成為帝國新的政治中心,義大利很快就跌落到行省的地位了。

    早在“新羅馬”(即君士坦丁堡)於330年正式啟用之前,皇帝戴克裡先就長期居住在東方尼科米底亞行官,而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更是將首都遷往巴爾幹半島東部古城拜佔廷。羅馬帝國的東方時代就此開始了。

    圖/戴裡克先的皇宮

    參考文獻:1. 陳志強著,巴爾幹古代史,中華書局,2007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拍產品用什麼相機和鏡頭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