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用工資買,是根據國家在全國範圍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而由政府或者大隊提供的類似於憑證的物資票.糧票的故事 糧票——這個伴隨了我們三十年的東西,現在已經很少看到了,它已經成為了一種收藏品,被放進了紀念冊裡。 六十年代初期,由於天災人禍,出現了所謂“三年自然災害”,全國上下都為吃飯發愁,一些地區甚至餓死了人。 記的1960年,當我走進中學時,老師讓我們登記糧食定量。按照年齡、性別和身體狀況,確定每人每月的糧食分配數量。當時十三、四歲的男孩子,一般的定量是每月不到二十市斤(十公斤)。其中有三分之二是粗糧(即玉米麵),三分之一是細糧(即大米、白麵),因此就需要用“粗糧票”、“麵票”和“米票”來區分(見附件照片)。另外,對食用油、白糖、肉、雞蛋、牛奶、肥皂等副食和日用品,也要定量供應。 在北方,如果你想吃上一次魚,或者嗑上一把瓜子兒、花生,只能等到春節來臨的時候。即使是“人人有份”,也要排起長龍,耐心等待,憑本供應。對於買到手的幾條冷凍帶魚和抄得發黑的花生、瓜子,人們絕對沒有挑毛病的閒心,只會當作寶貝似的收藏起來,準備用來款待前來拜年的客人。 如果你要出差去外地,不僅需要準備錢,更重要的是準備糧票。由於全國各省的糧票都不相同,並且不能流通,所以到外地去時,必須用本地糧票兌換“全國通用糧票”(見照片)。這種“全國通用糧票”,簡直就是“硬通貨”和“外匯”,僅用本地粗糧票是不能換到的,需要搭配米票、麵票和油票,才能換到,而且還需要單位開證明! 可以這樣說,在糧食極度缺乏的日子裡,最可寶貴的是糧票,第二才是錢。你可以用糧票換到錢,但卻很難用錢買到糧票。 記得一次,母親發現我生病發高燒,情急之下把剛剛領來的糧票塞進一本雜誌中。等我們從醫院回來,她卻怎麼也想不起糧票的去處了。這可是全家一個月的糧票啊!沒有了糧票,食堂不能去,飯館裡的主食也不能買。也許您會說,不吃糧食沒關係,多吃副食一樣能活,還能減肥呢!可是,那個年代,沒有糧食,也就沒有多少副食可以買到。 當時的北京還算不錯,在西單商場有時還可以買到“高階點心”和“高階糖”。所謂“高階”,不過是水果糖和核桃酥之類的,而且一市斤要五元錢;和一般職工每月四、五十元的工資相比,確實太貴了,所以才稱為“高階”。即使是這樣,大家也不得不搶著買。 我家一個月沒有糧票,除了靠親戚、朋友接濟一些外,就只能吃“高階點心”了。我和弟弟正在長身體,每天只能吃幾塊點心,那段日子怎麼過來的,現在已經回憶不起來了。不過,卻記得後來我們找到了夾在雜誌中的糧票,全家人喜出望外,從食堂裡買回了許多“久違”了的米飯和饅頭,一直吃到躺在床上動彈不得為止。 在那個年代裡,對於有城市戶口的居民來說,所謂“糧食關係”是與城鎮戶口同等重要的。如果你想到另外一個城市去找工作,除了需要辦理戶口轉移手續外,還必須辦理“糧食關係”的轉移(見附件),否則,你就無法吃飯。可見,糧食的短缺和實行糧票制度,對於人才的流動和農民進城務工,都是不可逾越的障礙。 那時,農民是沒有糧票的。他們按照參加集體勞動的“工分”,可以分得“口糧”,如果不夠吃,只能另想辦法。一些農民用自己家的雞蛋和蔬菜,與城裡人換些糧票,以解決口糧不足的問題。 還有一些特殊的“糧票”—— 購買短缺工業品(如手錶、腳踏車)的“工業券”和購買布料、衣服的“布票”(見附件)。當年,人們想買這些短缺商品,不僅需要攢錢,而且還需要湊夠這些必需的票證。看到現在商店裡的腳踏車和手錶氾濫成災,像是賣玩具似的,真有一種“往事不堪回首”的感覺。 現在的孩子們,從來不知道什麼是糧票,確實是幸福的。不過,看到機關食堂裡被浪費的糧食,以及餐館裡吃不完而倒掉的山珍海味,又覺得他們幸福得過了頭。 更讓人不安的是,近些年來,農民或是種不起地、或是無地可種,紛紛棄農經商和進城務工,使農業生產力水平下降。這樣下去,是否又會出現糧食短缺的情況呢?中國的人口比六十年代增加了一倍,如果我們自己不能養活自己,又能靠誰來養活呢? 小小的糧票,蘊藏著許多故事,又時時提醒著我們: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不解決好“三農”問題,就不能解決好中國的根本問題。我希望每個家庭,都把過去的老糧票放在鏡框裡,掛在房間最顯眼的地方,以此來警示自己,教育後代。
不是用工資買,是根據國家在全國範圍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而由政府或者大隊提供的類似於憑證的物資票.糧票的故事 糧票——這個伴隨了我們三十年的東西,現在已經很少看到了,它已經成為了一種收藏品,被放進了紀念冊裡。 六十年代初期,由於天災人禍,出現了所謂“三年自然災害”,全國上下都為吃飯發愁,一些地區甚至餓死了人。 記的1960年,當我走進中學時,老師讓我們登記糧食定量。按照年齡、性別和身體狀況,確定每人每月的糧食分配數量。當時十三、四歲的男孩子,一般的定量是每月不到二十市斤(十公斤)。其中有三分之二是粗糧(即玉米麵),三分之一是細糧(即大米、白麵),因此就需要用“粗糧票”、“麵票”和“米票”來區分(見附件照片)。另外,對食用油、白糖、肉、雞蛋、牛奶、肥皂等副食和日用品,也要定量供應。 在北方,如果你想吃上一次魚,或者嗑上一把瓜子兒、花生,只能等到春節來臨的時候。即使是“人人有份”,也要排起長龍,耐心等待,憑本供應。對於買到手的幾條冷凍帶魚和抄得發黑的花生、瓜子,人們絕對沒有挑毛病的閒心,只會當作寶貝似的收藏起來,準備用來款待前來拜年的客人。 如果你要出差去外地,不僅需要準備錢,更重要的是準備糧票。由於全國各省的糧票都不相同,並且不能流通,所以到外地去時,必須用本地糧票兌換“全國通用糧票”(見照片)。這種“全國通用糧票”,簡直就是“硬通貨”和“外匯”,僅用本地粗糧票是不能換到的,需要搭配米票、麵票和油票,才能換到,而且還需要單位開證明! 可以這樣說,在糧食極度缺乏的日子裡,最可寶貴的是糧票,第二才是錢。你可以用糧票換到錢,但卻很難用錢買到糧票。 記得一次,母親發現我生病發高燒,情急之下把剛剛領來的糧票塞進一本雜誌中。等我們從醫院回來,她卻怎麼也想不起糧票的去處了。這可是全家一個月的糧票啊!沒有了糧票,食堂不能去,飯館裡的主食也不能買。也許您會說,不吃糧食沒關係,多吃副食一樣能活,還能減肥呢!可是,那個年代,沒有糧食,也就沒有多少副食可以買到。 當時的北京還算不錯,在西單商場有時還可以買到“高階點心”和“高階糖”。所謂“高階”,不過是水果糖和核桃酥之類的,而且一市斤要五元錢;和一般職工每月四、五十元的工資相比,確實太貴了,所以才稱為“高階”。即使是這樣,大家也不得不搶著買。 我家一個月沒有糧票,除了靠親戚、朋友接濟一些外,就只能吃“高階點心”了。我和弟弟正在長身體,每天只能吃幾塊點心,那段日子怎麼過來的,現在已經回憶不起來了。不過,卻記得後來我們找到了夾在雜誌中的糧票,全家人喜出望外,從食堂裡買回了許多“久違”了的米飯和饅頭,一直吃到躺在床上動彈不得為止。 在那個年代裡,對於有城市戶口的居民來說,所謂“糧食關係”是與城鎮戶口同等重要的。如果你想到另外一個城市去找工作,除了需要辦理戶口轉移手續外,還必須辦理“糧食關係”的轉移(見附件),否則,你就無法吃飯。可見,糧食的短缺和實行糧票制度,對於人才的流動和農民進城務工,都是不可逾越的障礙。 那時,農民是沒有糧票的。他們按照參加集體勞動的“工分”,可以分得“口糧”,如果不夠吃,只能另想辦法。一些農民用自己家的雞蛋和蔬菜,與城裡人換些糧票,以解決口糧不足的問題。 還有一些特殊的“糧票”—— 購買短缺工業品(如手錶、腳踏車)的“工業券”和購買布料、衣服的“布票”(見附件)。當年,人們想買這些短缺商品,不僅需要攢錢,而且還需要湊夠這些必需的票證。看到現在商店裡的腳踏車和手錶氾濫成災,像是賣玩具似的,真有一種“往事不堪回首”的感覺。 現在的孩子們,從來不知道什麼是糧票,確實是幸福的。不過,看到機關食堂裡被浪費的糧食,以及餐館裡吃不完而倒掉的山珍海味,又覺得他們幸福得過了頭。 更讓人不安的是,近些年來,農民或是種不起地、或是無地可種,紛紛棄農經商和進城務工,使農業生產力水平下降。這樣下去,是否又會出現糧食短缺的情況呢?中國的人口比六十年代增加了一倍,如果我們自己不能養活自己,又能靠誰來養活呢? 小小的糧票,蘊藏著許多故事,又時時提醒著我們: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不解決好“三農”問題,就不能解決好中國的根本問題。我希望每個家庭,都把過去的老糧票放在鏡框裡,掛在房間最顯眼的地方,以此來警示自己,教育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