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山牧童
-
2 # 皋城清風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古人讀書參加科舉考試是為了登上仕途改變命運。所以用不慕名利來一概而論,甚至作為詩文流傳的原因,覺得作為命題不太好作答。
"自古無愁不成詩",好的詩文是作者生活境遇的寫照,如離愁別恨,家國情懷。古時很多文人,仕途不順,甚至牢獄、流放,一腔抱負得不到伸展,不得志,便寄情于山水、兒女情長,在逆境中反而成就了流傳幹古的絕唱。
-
3 # 藍二公子54
我覺得詩文作用有很多,比如描寫場景,抒發內在感情,表現志向決心,也有的詩是僅僅因為作者一時之趣所留,古人在寫下這些詩的時候可能並不知道會在後人中廣為流傳,他們僅是忠實記靈下當時的心情,詩文是否廣於流感測覺也取決於很多因素,文采的好壞,所抒之感能否引發大家共鳴。
至於古人是否不慕名利感覺和詩文的廣為流傳並無直接聯絡,中國歷史上不乏詩文大家在官場上亦掌實權,比如宋朝宰相寇準,7歲三步成詩,40出頭成為宰相,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同時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留下了“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和他同時期的歐陽修也是仕途詩文都走得很遠,還有唐朝宰相張九齡,“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就是他寫的,南宋的朱熹留下了“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甚至還有皇帝比如李隆基,康熙等等都在詩文上有很高造詣。
另外的一些詩人他們可能在政壇上沒有那麼出眾的作為,比如皇帝李煜,他的藝術天賦很高,但對政治不感冒,不過即使作為一個亡國的皇帝,也擋不住後人對他詩文書畫的欣賞,再比如李白,他起初憑藉極其出眾的文采很得玄宗賞識,本人也極度盼望在政治上施展手腳,不過最終還是遠離官場,世間逍遙,李賀,杜甫雖已做官,但始終只是一個小職位,談不上功成名就,劉禹錫和蘇軾也遭遇過貶謫,仕途不順,這些詩人大家都比較熟悉了,他們文采斐然,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雖然也想在政治上一展抱負,但終因政治度的不成熟而不得。
不慕名利是一種風骨,但名利雙收也是一種本事。
我覺得他們中很多人並非不慕名利,只是在追求過程中發現或許和自己理想中的不一樣,發現官場的黑暗而失望,或者是因為求而不得,轉而寄情山水,另尋逍灑人生。突然想到了辛棄疾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也許很多其他詩文大家曾有和辛棄疾一樣的追求啊(PS:辛棄疾是我偶像)
回覆列表
幾十年的生活經歷告訴我:越是“迴避”的越是追求的。
中國的文化中,很早就有陰陽互生的觀念。
這大概最早源於易經的思維。
陰陽既對立又互生。
所以在《孫子兵法》中有詭道十二法: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
這種思維就是以“反向”的立場去爭取想要的結果。
《道德經》中一句著名的話: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也在強調陰陽互生。
但是,它能帶來好或壞。
名利是一把雙刃劍。
人性本身又帶有貪婪,對名利的追求,一方面無可厚非,可以堂堂正正,同時一方面又極易在追求的過程中得不到或者得到後產生很大的“副作用”。
在人的內心中,都是追名逐利的,現實中又不容易成功。
或者在追逐名利的過程中經歷各種磨難挫折。
享受名利其實是少數人的特權。
只屬於社會中部分精英。
這樣一來,很多人追求名利而得不到就成為常態,
相對的,追求到的人不少又為名利所累。
所以,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就成為不少人心中的嚮往。
畢竟,對於多數聰明人而言,知道人自身的渺小,平安過好一生才是良好的生活經歷。
他們不慕名利的想法應該說比較複雜,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策略性的。
不過,保持一種淡泊名利的心態,對於平時的生活而言,並無什麼壞處,
至少會讓你淡定從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