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師傅5107

    熱帶溫度高潮溼大,蚊蟲,細菌常年氾濫,侵蝕人體,破壞肌體表面和內部,精神長期受刺激,容易身體各部老化,身心長期受催慘和高溫高溼的影響命減壽短。

    寒帶就大不一樣了,寒冷凍冰,殺死細菌和蚊蟲,控制了氾濫成度,冬季全被寒冷封殺,而冬天又不能勞動,長時休息養神,身心都得到灰復,又加上冬天注意保暖,沒有任何生活上的干擾,所以造就了長壽地理條件,比熱帶的人要延壽不短的間,甚直長達過半。

  • 2 # 來看世界呀

    目前全球人類平均壽命大體上呈現非洲、印度人命較短,亞、歐、北美人壽命較長的特徵,但這種分佈特徵除了氣候的影響,更多的是經濟的影響。

    “熱帶地方的人壽命短而寒冷地方的人壽命長”這種觀點大概就來源於目前壽命的分佈特徵,熱帶環境相對於溫帶和寒帶來說,氣候相對溫暖溼潤比較適宜陸地生物的生存,所以雨林等自然環境中生命的多樣性是更為複雜的,不乏一些能夠傳播疾病導致人死亡的有害生物,尤其是在非洲雨林和南美的雨林地帶,蚊蟲肆虐導致瘧疾等疾病,而蚊蟲每年殺死的人類是各種因素中第一位的,更別提還有埃博拉等烈性傳染病的疫區,疾病氾濫是導致非洲等地人壽命較短的一大原因。但是對於現代人類來說,卻可能不是主要原因。現代人類的醫療技術其實已經相當不錯了,能夠認識病原並瞭解疾病的傳播方式,採用防治結合的方式大大降低疾病的發生率,因而能夠提升人類的壽命,但是非洲的部分地區和其它熱帶地區的人為啥不這樣做?原因是做不起。

    醫療需要經濟的支出,一些較為落後的地區恰恰沒有足夠的餘力投入更多的物資力量在疾病的防治上,各國的非洲援助計劃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醫療援助,而熱帶一些地區經濟不行是由於歷史原因。從物產上來說,熱帶物產豐盛,只要勤勞點不會缺吃的,但這也使得相應地區自己自作,不利於貿易等發展而歷史上工業革命和工業化進展是從歐洲開始,傳遍了北美和亞洲,生產力迅速發展,有了餘力去發展和應用醫療技術,營養條件也較為均衡充足,因此壽命獲得了較快的增長,從1940年前的40來歲,到現在的七八十歲,基本上翻了一個番。生產力發達的歐洲又反過來限制了部分熱帶地區的發展,使得熱帶的很多地區工業化程序一直較為緩慢,生產力較低,沒有足夠的條件去支援醫療、教育、基礎設施等各方面的建設,加上疾病氾濫的因素使得部分地區的人均壽命仍在五十歲左右。

    生活在安定環境中的人很難想到熱帶的很多人還在從泥水潭中取泥水喝,不是不想喝乾淨水,實在是沒條件,喝多了能不生病嗎。反過去看第一張圖也可以看到人均壽命排在前列的全部是工業化較早進行的國家。如果沒有這些因素的影響,熱帶地區人的壽命和其它地區就算有差別也較為有限,不會像現在一樣能差三四十年。

  • 3 # 多點智匯

    據研究顯示,地球所有處於熱帶地區的人口平均壽命為64.4歲,而所有處於非熱帶地區的人口平均壽命為72.1歲,生活在熱帶地區的人比生活在其他地區的人平均壽命要短接近8年。其中,熱帶地區(包含約144個國家或地區)總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40%,其他地區的人口約佔60%。

    這麼看來,生活在熱帶的人大多處在常年高溫多雨的環境中,基礎代謝相對快,細胞老化快,好像壽命短是理所應當的,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據美國華盛頓大學一項研究估計,到2040年,壽命排在前三位的國家將是西班牙、日本、新加坡……即使不穿越未來,現在的新加坡也以平均壽命83.1歲,傲居當前世界第三。但是新加坡地處東南亞,是一個熱帶國家!

    所以,說熱帶國家壽命短,而非熱帶國家壽命長是站不住腳的。

    其實真正導致熱帶地區居民短壽的原因包括疾病、衝突、貧困以及糧食不足等,健康、教育、飲用水、衛生設施以及醫療技術等社會服務短缺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根據調查,每10萬15歲至29歲青年人群中,青年死亡率最高的是獅子山,達671/100000,其次是飽受戰亂荼毒的敘利亞,每10萬青年死亡人數為579。

    所以國家越發達,他們的基礎設施,養老,醫療等也會跟著提升,人們的生活有保障,疾病也能很好的治療。第三世界沒有充足的資源,比如飢餓會讓人死亡,疾病因為沒有好的醫療措施而讓人死去,缺少健康的飲水……這都導致了平均壽命的低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瞭解了哪些學生評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