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upam1258

    《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譯文;如果說,悠揚的琴聲來自於琴本身,那琴放在琴盒子裡,為什麼發不出聲音,如果說,優美的琴聲是來自於彈琴的手指,那人們為什麼不從手指上欣賞美妙的音樂呢賞析;蘇軾的《琴詩》,內容和形式都很特殊。關於琴是什麼樣的,琴聲又如何,作者是隻字未提,而是分別以兩句詩組成一聯,每聯先設一個假定的前提,然後再提出疑問,而這種疑問又是以問句的形式進行否定,否定中又暗含了肯定的意思:如果說,悠揚的琴聲來自於琴本身,那琴放在琴盒子裡,為什麼發不出聲音,言下之意,光有琴,婉轉的琴聲是不會自然發出來的;如果說,優美的琴聲是來自於彈琴的手指,那人們為什麼不從手指上欣賞美妙的音樂,也就是說,再高明的琴師,沒有琴,靈巧的手指是奏不出樂章的。細細讀來,兩聯詩上下也有關聯,上聯肯定了琴聲不只因有了琴才有,下聯又以此為前提,肯定了琴聲也不只是靠纖細靈便的手指發出。詩意很明顯,琴和手指,即序中所說的琴和十二琴之說,兩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缺了其一,都無“Teana之音”。看來,蘇軾的這首詩既不寫景,又不抒情,也非詠物,而是借琴闡發一種哲理,這哲理就是:琴、手指是彈奏出動聽音樂的客、主觀條件,兩者相互依存,對立統一。聯絡開去,世上萬事萬物,無不靠對立統一而成名成就:有千里馬而不遇伯樂,千里馬難以脫穎而出,有賢才而無聖主,賢才同樣要夭折……讀蘇東坡的《琴詩》,我們有耳目一新之感,這無論是在內容還是在形式上。在內容上,該詩借物言理,言近意遠;在形式上,該詩採用只問不答、只駁不辯、答辯自在其中的手法,給人新鮮之味。詩到宋代,大有變革之味,蘇軾正是力主“變革”的開拓型人物。《琴詩》所表現出來的這種創新,無疑是宋代詩壇的一股春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遊戲《死亡擱淺》的9分鐘PV?從中能看出哪些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