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qzuser
-
2 # 駱石川
傳統音樂教育下的痛點有如下幾個:
第一,樂器的單價很高。比如買一個入門吉他要1000多塊錢,鋼琴更貴,在我小時候,只有少部分家庭會給小孩買樂器。比如大學生都想學吉他,但大學生平均的一個月生活費1500元,那麼買完樂器也沒錢去上課了,所以很多都是自學。
第二,課程也貴。在音樂培訓市場資料下,課程的學費應該是樂器的兩到三倍,就是我買1000塊錢的吉他,一週學一次課,一次課100元,那麼半年就2500元左右學費才算勉勉強強會彈了一些吧。課程貴的原因是無法一對多,吉他還可以開小班課,鋼琴怎麼一教三啊?
第三,課後練習的時候比較迷茫。比如學生週日去學了一次鋼琴課或者吉他課,1節課是60分鐘,45分鐘學習,15分鐘老師看你練然後老師告訴你回家要多練習。結果是,如果週一週二你出差或者有事,每天連半小時都沒練到,等到週三想起來,老師教了啥,可能忘了,彈得對不對,可能也不知道。老師也不可能每天給你打電話讓你彈一下看看你練習了多少。所以從這週日到下週日之間,學生和老師是一個黑箱狀態,沒有監督和輔導。所以傳統教育中就會出現第二次去的時候,你說沒咋練因為好像忘了,於是老師又教了一遍。
第四,使用場景很少。國內除了考級以外,表演的次數也很少,為什麼呢?因為華人比較靦腆,音樂的場景在於溝通,但很少有人能用音樂去溝通。在國外的時候我們經常能看到說一個人路邊彈吉他,會有人配一個鼓,一個鍵盤,路人看到還能配個和聲,唱的歌詞可能就是剛寫的。如果唱Rap還能battle,這其實就是表達的一種方式。華人很難說出口我愛你,但是你給姑娘唱一首《愛我別走》,她也知道你啥意思了。音樂表達和書信,舞蹈,語言是一樣的。只是華人很少用而已。傳統教育都偏向考級和加分了,真正的素養沒提上來。
第五,學習週期長,過程很枯燥。一個男生學吉他可能就是想撩妹,可能就是想唱一首《晴天》。結果去找老師,從基礎C和絃開始學,學到後面如果中間還缺了幾次課,之後就不太想去了,因為練習很枯燥,都是重複的一些肌肉訓練。再加上手指疼,不如去吃雞,最後不了了之。
第六,老師和教材參差不齊。北京新街口的吉他老師,指彈大神,10年吉他演奏,一節課120元一對一,因為北京吉他手太多了,大家都有競爭。我老家,一個只會彈外面的世界的吉他老師,一對三,一節課150還有人排隊,因為我老家彈吉他的人太少了。課程上有些老師會用《吉他入門三月通》,有些老師自己手寫,有些老師直接列印某些譜子教。都不一樣的後果是我上大學去了大城市後,我再去找音樂學院的老師,然後人家告訴我之前教的沒有系統性。
那麼新的方案就是透過智慧樂器和線上的音樂教育體系搭建,告訴大家,你怎麼學,學多少時間,能夠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舉尤克里裡課程來說,教研部分是權威音樂機構主講;教學透過智慧樂器的人機互動;教輔透過微信社群,形成班級的概念,有輔導員管理;彈奏正確與否的判斷由人工智慧技術識別;練習的部分是透過遊戲對戰來監測練習時間和效果。
標準化的教材能夠告訴你每章節你掌握什麼知識點,就算你換線下的老師,老師來測你水平的時候,你可以先彈一首曲子,然後告訴他我會哪些技巧,哪些知識點我是學過的。
那麼從智慧樂器角度上來說,因為是人機互動和人工智慧的介入,提高了音樂學習的效率是肯定有的,但是能不能學好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回覆列表
智慧樂器在音樂教育和學習中有非常大的作用,如果用百分比的話,它的作用在60-一90%。理由如下:
一、現階段中國音樂師資並不充足,水平良莠不齊。智慧樂器能提供一種標準的音樂。
二、從音樂學習的經濟成本來說,智慧樂器更為廉價。
三、智慧樂器不會象人一樣會疲勞,反覆演奏和教學效果始終如一。
四、智慧樂器曲目廣。一般的音樂教師在此方面有很大侷限。
現在學習器樂和其他音樂渠道相比以前沒有網際網路時代更多,網上有各種音訊影片,有各種群和論壇。要學好音樂,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要體會同一曲目不同大師和不同演奏者的表現效果。比如薩拉薩蒂的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我聽了100遍以上了。當然,如果有名師指點是更好的。名師出高徒。學鋼琴能跟朗朗學,即言傳身教的效果和網路相比來得更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