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近日,威康桑格研究所的Iñigo Martincorena和Joanna Fowler團隊時隔3年,又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讓世人震驚的研究。 他們從9名捐獻者的健康食管組織中獲得了出人意料的發現。在這9名志願者健康的食管組織中,他們發現了大量的癌症相關基因變異,而且這些細胞攜帶的基因突變的數量,明顯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多。
3
回覆列表
  • 1 # 8888532

    好像大部分是吃的不幹凈。比如不洗手做飯。或大便直接上菜。有細菌感染內臟爛完轉癌的。或大便過多導子地下水苦澀。別的原因不清楚。農葯嗎不清楚古代治癌藥比治癌藥毒千倍。

  • 2 # 裸猿的故事

    體細胞突變廣泛存在,但該發現同時也暗示我們,還有更多抑制細胞癌變的因素,需要探索。

    圖示:從左到右,25~30歲;50~55歲;70~75歲。研究發現,20多歲的年輕人,食道細胞中就平均有幾百個基因突變,而到老年時,突然數則上升到了超過2000個。

    體細胞突變(somatic mutations)是指後天原因發生在正常組織中的基因突變,它可以因為細胞分裂時產生的複製錯誤,也可以因為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直接導致的基因突變。

    該研究發現,雖然在顯微鏡下來自健康志願者的食道組織的形態看起來正常。然而,一旦深入到遺傳基因的層面,細胞的DNA上,或者基因組中,其實已經有了許多基因突變。選擇研究食道,則是因為食道癌很難治療,死亡風險極高。不過,該研究成果,還是嚇了大家一跳。當然,這還只是初步成果,畢竟受試者有限,只有9個人(年齡從25~75歲),希望隨後看到有更多受試者的研究。以排除罕見的誤差,萬一這九個人有些什麼奇怪的經歷,恰好就讓他們的食道受損,導致食道細胞中的基因突變數量遠遠超出其他人呢?這種可能性至少無法完全排除。

    隨著年齡增長,最重要的抑癌基因TP53,在5%到10%的食道細胞中已經發生了突變,雖然這些細胞的形態還保持正常。另外,中年人中,另一重要的抑癌基因NOTCH1基因在大約一半的食道細胞中都出現了突變。這個基因在正常組織中的突變頻率甚至比已經癌變的細胞中還高出幾倍!這個發現告訴我們,細胞癌變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或者還有更多的抑制細胞的機制,尚未被我們知曉。這是好訊息。

    但不好的訊息則是,體細胞的突變如此廣泛,這也順便解釋了,為何我們的身體有許多防止細胞癌變的機制,最終還是會有一些細胞轉變為癌細胞,這說明我們細胞的基因突變修復機制還有很大的不足之處。

    細胞一旦癌變,由於癌細胞的生存能力比正常細胞強,它們將會迅速取代排擠正常細胞,讓相應組織和器官喪失正常功能。

    但這個發現告訴我們,患癌是人類的宿命,是人類通往永生道路上的巨大障礙。

    實際上,科學期刊前段時間就有篇論文稱,是否患癌,主要和運氣有關。那篇論文當時在業內引發很大爭論。批評者認為論文作者沒有考慮到人們主動作死對患癌的影響,比如抽菸喝酒以及不良膳食等。是的,這些因素都會增加患癌的風險,但其實有一個大家不太願意面對的真相,那就是隻要我們活下去,一直活下去,那麼最終有一天我們一定會得癌症的。

    癌症歸根到底是一種和年齡直接相關的疾病。除非我們搞人體補完計劃,從基因的層面加強我們身體的防癌效能,否則癌症終將是我們通往永生之路上的巨大障礙。

  • 3 # 全面世界

    全面哲學新文化發現者答覆:我雖然沒看過這篇科學論文,但可按人體宇宙物質觀,去推演看待這個問題。突變基因,應是生命物質體普遍存有的,只是量大小和突變的敏感性大小差別。人最關心的是自身的生命的突變基因。因為,突變基因可導致人突發疾病。有的人突變基因量大且敏感,就容易爆發,來的突然。有人說我用經常體檢的方式觀察著,但效果好嗎?不成型,儀器也顯示不出來,等成型了,儀器顯示出來了,也晚了!我試用人體宇宙物質觀看和分析,只有在人體速度上下功夫研究,才能避免病態基因的突然爆發。我沒讀過多少書,知識淺薄又不是專業,說得不對,並不影響全面哲學新文化本身。因為全面哲學新文化是宇宙自然存在的,與我個人的對錯無關。我也是摸索試用。感謝邀請,謝有識之士的欣賞和關注。更望批評指正幫助提高。

  • 4 # 健康修腳採耳

    我認為這是正常的,食道每天與食物摩擦而有所損傷,細胞補充再生比較頻繁,而細胞分裂過程本身就有DNA突變的機率,因為DNA雙螺旋鹼基的配對是有錯誤機率的,但是細胞變異不代表癌症,必須是變異細胞達到一定數量卻沒被免疫系統清除的情況下,才會演變成癌症。

    只要平時注意不吃太燙太刺激的食物,食道的正常損傷應該是能恢復的。另外還需要提高免疫力,這樣免疫系統才能及時清除癌變細胞。

    下圖是植物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加倍後減半的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影忍者》宇智波鼬為了木葉屠戮全族,這種做法到底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