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齊魯靜馨
-
2 # 牽牛大哥
我們知道民辦教師是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中小學教師隊伍,他們同為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為中國農村教育事業特別是普九義務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
民辦教師的待遇問題雖然解決的比較漫長和曲折,但是,畢竟走出了第一步,九十年代初期,國家就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改善和加強民辦教師工作的《意見》,到1997年9月,國發辦也發出了關於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的《通知》,不少的省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具體教齡補助政策,最近幾年,有的省份已經落實到位,應該說,這是我們國家沒有忘記民辦教師的付出和貢獻,也是對他們過去付出的認可和肯定。
近期通過網上了解,安徽省政府決定從明年起,對原民辦教師的教齡補助標準從20元提高到26元,網友們看到後,有的高興,給與讚許,有的覺得提高的幅度太少,我們怎樣看待這個問題呢?
我個人認為,首先,應該給與肯定和讚許。因為,雖然提高幅度不大,但是,這畢竟有了提高,這說明了地方政府對原民辦教師待遇的重視,應該說,如果把民辦教師的教齡補助標準,與退休職工養老金增長一樣,也納入到動態的增長機制中,這樣,民辦教師的教齡補助標準的逐步提高就有了希望,所以,我們首先應該肯定和讚許這一做法。
在此,我們期盼別的省份也能仿效這一做法,特別是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更應該這樣提高原民辦教師的教齡補助標準,把他們的教齡補助標準納入動態增長機制之中,這樣,以便與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相符合,與目前中國物價上漲的情況相適應,讓這些曾經為中國農村教育事業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奉獻了知識和智慧的原民辦教師們能夠老有所養,這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體現,更是體現了我們黨和國家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正的體現。
同時,我們更期盼還沒有落實政策的地方,能夠從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角度、從奔著對民辦教師負責的責任感,儘快落實有關政策,給與他們合理的報酬。如果能夠按照每年教齡給予100左右的補助標準,應該是能夠較好解決他們的養老問題。我想這樣,一定會讓那些曾經為中國農村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的民辦教師感到欣慰和自豪,讓他們安度幸福的晚年也是我們各級地方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所在。
-
3 # 楚天959
我的姑媽快70歲了,年輕時在村裡做過民辦教師和赤腳醫生,這幾年有點補貼,不多500來元每月。她和我說,總的說還是感謝政府。當初做民辦教師和赤腳醫生比在生產隊出工還是要輕鬆,不要風吹雨淋多少有點補貼,是奶奶向隊裡強烈要求照顧才有機會幹這些事。那時人人出集體工,個個貢獻青春,民辦教師也好赤腳醫生也好並不規定誰做誰不能做。現在農民老了每月就135元,所以比其他農民多了每月這500元也知足。
當然,比工人差多了,與她同時候上班下崗也有20多年的工人每月領2500元,這沒法比來比去的。那時小時候一起長大,也都是農民的孩子。招工人也好隊裡出集體工也好還有社辦企業也好都是大隊(村)安排的,老了區別太大。特別是信用社代辦員,子女頂替現在是農商行職員,不僅本人退休工資高子女也發大財。這是造物主弄人,沒辦法。(姑媽走動較少,她只曉得自己做民辦鄰居做信用社代辦,也都是村裡安排,不是現在體制內體制外的。鄰居做代辦子女都安排在農商行了)
-
4 # 體制公文寫作大講堂
國家對於這一批人的補償正在逐步的提高,因為國家也認識到這一批人對國家的教育所付出的心血。所以國家在不斷地上考民辦教師的退休工資。但是上調的幅度並不是很大,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對於民辦教師來說數量確實很大,而且他們很多人已經退休很多年。所以,造成了國家對於一批人的工資待遇上調幅度並不是很大。因為對於當時他們在職的時候,
每個月都光子也就是幾十上百塊錢而已。但是如今他們已經全部退休。只能是在原有的退休金殺。按一定的比例進行下一條。但是因為他們的基數太小,所以上調的幅度並不是很大。
不像解除安裝的公辦老師一樣,退休以後可能每個月還能拿好幾千塊錢。所以我個人認為國家對於gp民辦教師來說確實虧欠的很多。
第二。因為這一批民辦教師。退休的人數眾多,而且是屬於明白老師國家所能支付的和負擔的程度是有限的。因為對於這些明白老師來說,畢竟在80年代。是處於補充的狀態。
90年代的時候進行過幾次的轉正考試。但是我記得我的那些老師。包括很多我小學的老師基本都是民辦教師。其實他們退休的保障很小。因為對於那時候來說,
人們對於保障意識瞭解的並不是那麼充足。所以對於保障和福利待遇瞭解的也並不是很多,造成了一些權益受到損害不能夠維護的狀態。
第三。這些民辦教師退休已經很多年,現在如果去歸檔或者是理清難度較大,因為那時候沒有電子計算機,很多都是紙質檔案。
因為有紙質檔案,那必然可以有作假的嫌疑和行為。因為沒有全國聯網,現在統計起來也比較困難,因為畢竟已經時隔二三十年,
有的人已經離世,有的人雖然倖存者,但是他們已經吹吹老矣,不能夠為自己維權。即使有人願意站出來維權。因為數量以太小形不成相映的。社會效益。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民辦教師的工資待遇。一直在有所提高。
-
5 # 國慶快樂4154717626
民辦教師的產生是時代的需要,是歷史的產物,在教師缺乏的年代,他們挺身而出,為了孩子們舍小家顧大家,民辦教師都是偉大的,對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人,記得我上初中那會,我的化學老師就是民師,矮矮的個子,人特別聰明,上課從不帶課本,講起課來,深入淺出,特別明白,就像和我們拉家常一樣,寓教於樂,難得的一位好老師,我們也特別尊敬這位老師,老師特別敬業,經常一身泥巴就進了教室,口袋裡裝著一顆帶泥的蔥,還有一塊又涼又硬的玉米地瓜饅頭,家裡種著十幾畝地,家裡有老人需要照顧,老婆身體不好,還有二個孩子需要照顧,不得不離開站了二十多年的講臺. 二十多年,美好時光全留在了這三尺講臺上,不捨卻無奈,老師已經80歲的人了,身體一直不好,祝福老師,您的學生感激您!我的語文老師也是一位民師,那時候我們經常回家碰到師母,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誰家有閨女,千萬不要嫁給民辦教師,嫁給民師,一輩子累死,窮一輩子,說的對呀,師母要照顧孩子,老人,還要幹農活,為了補貼家用,還要趕集賣東西,一個人幹好幾個人的活,沒辦法呀,民師要上班呀,工資還不到100元,這就是一個幹了15年民師的工資,"怎麼養活一家人,不得已,離開了講臺,離開了學校。我的數學老師也是民師,那時候他剛剛高中畢業,他非常敬業,一心撲在教學上,每天的早自習,他都要早去一個小時,坐在教室裡等待我們每個學生的到來,晚自習過後,他還要把我們留在教室裡再輔導我們學習半個小時,離校遠的同學,他都要親自護送他們到家,最讓我們感動的就是每逢週六週日,老師只要有時間就把我們召集到校,輔導我們學習,我們的成績都是鎮第一名,經常參加縣裡的比賽,次次都是第一,這麼好的老師,哪裡有,可是那年清退民辦教師,老師被清退了,多麼的不公平,多麼的惋惜,民辦教師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回報太少,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學生,到後來還離開了講臺,呼籲社會,關愛當年的民辦教師,他們就像戰士一樣,流過血,流過汗,舍小家顧大家,現在最小的也要50歲了吧,他們在三尺講臺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值得尊敬,值得深思,愛他們吧
,
-
6 # user3569563953979
民辦教師是中國教育發展史上出現的必然產物。是在中國教育政策實行“兩條腿走路”時期(公辦和民辦兩條腿)產生的,具體就是五十年代至八十年時期的事情。那個年代,國家困難,單靠公辦教師力量不足,凡靠公辦教師搞不定的地方,都招收聘用民辦教師。在那些年代裡,民辦教師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許多地區民辦教師幾乎佔了一半左右甚至要多。說得直白一點,那個時代的公民辦教師一起,頂起中國教育的大梁,民辦教師功不可沒!
在那些年代裡的民辦教師工資低得可憐,每月5元,13元,15元,後來加到18元。真是不願回想。可在教學工作上卻需扛硬槓。因一個村公所或一個學區,沒有幾個公辦教師,而且公辦教師一般都是領導,排在第一線的都是民辦教師,他們的工作又艱苦又累又重,什麼都做,領導叫幹啥就幹啥。多數農村學校都是蹲破廟,兩頭各墊一個土基搭上一塊木板,就是課桌。學生從家裡帶個草墩,就算凳子。其他如黑板,教桌等都是十分簡陋的。地面幾乎都是土皮的,常常弄得坎坷不平,掃地時若忘記灑水,整個教室烏煙瘴氣,除值日生或掃地的人,其他人根本無法出進。
民辦教師工資最低,只相當於公辦教師的十分之一,但工作是最重的,也是最積極最上進的,總想有一天能轉成公辦,從而忘我勞動。有些人的願望得以實現。可有些人直到現在,老了,知識陳舊了,思想落後了,美好願望也落空了。
他們把自已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那個年代的教育事業。現在歲數大了,有的體弱多病。也只得拖著多病的身體支撐著幹活。想起當年奮戰在教育戰線的情景,不計報酬而忘我勞動的狀況,他們的奉獻精神實在是至高無尚的。
現在有一些人,總是在詆譭貶損民辦教師,什麼“民辦教師學歷低,文化知識層次低,考試能力不強,教學水平差,”等等 ,好像自己高高在上,別人都低等人類似的。這種人只知道用現在的標準去衡量幾十年前的事情。須知此一時彼一時,不可同日而語的。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一個初高中學生,簡直是鳳毛麟角,金貴得不得了。而現在是大學生,研究生都滿大街到處跑,誇張點說,一腳掃出去,都可拌倒幾個。相差如此之大,可以同日而語嗎?你讓幾十年前具有初中高小水平的民辦教師來和八九十年代或現在的大學生,研究生們比較,同堂考試,拿什麼比,考什麼東東呢?簡直是亂彈琴了。說得直率一點,沒有那些年代民辦教師的付出,就沒有我們現在教育教學工程的新局面。沒有革命老前輩拋頭顱灑熱血,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話!
社會在進步,教育在發展。直至八九十年代,中國大量的高素質的人才充實到教育戰線上,原來的民辦教師或一部分知識未能得到更新,思想不能與時俱進的老師,為了新形勢的需要,作出讓步。這是他們高風亮節,自我犧牲精神的集中體現。理應受到褒獎贊揚,可有人還別有用心的貶損他們,於心何忍呢?
我們呼籲的是:若財力物力允許的話,請求政府幫助老民辦教師們,解決一點養老保險的事,讓他們自己交一些,然後一次性把養老保險辦妥。
當然,若財力物力不足,也不應強求。作為一個祖國的公民,為國為民多分擔一點,哪怕是多犧牲一點,也是應該的。
-
7 # 走出大山的孩子
2013年的6月18日,我告別了求學的道路,同時也告別了一種身份“學生”,或許人生最青春最美好的年華要以句號來總結。
每個人都有夢想,都有一種為夢想摔得粉身碎骨而決然前行的動力,不管結果怎麼樣,其實我們都在努力著,可是我們的努力前遠或許抵不過別人的輕而易舉,我們的負重前行永遠趕不上別人的家庭背景。
小時候不喜歡放牛,渴望著長大,長大就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就可以擺脫早晨從夢中驚醒而不情願地去放牛,如今我長大了,我想回到小時候放牛的那個場景,結果才發現,放牛成了現在生活的奢侈品。
大學時期,我的夢想是做一個有絕對實權的領導,我想讓天下的弱勢群體有訴苦的地方,讓一些魚肉百姓的貪官和黑惡勢力給予懲處,幾年之後沒有想到我做了孩子王,可悲的是我連自己的命運都主宰不了,談何主持正義,談何驅魔伸冤。
2014年3月我以特崗的身份被分配到一個偏遠的農村,雖在一個縣內,但是找出我所分配的學校還得在市行政地圖裡面去找。我是農村出來的孩子,能有一份安穩的工作父母是驕傲的,或多或少能安慰一下他們多年來的付出,鄰里親戚有祝賀的,有表面祝賀背後嫉妒的,有話前道喜話後議論的,其實對我來說一切都無所謂,因為我早習慣了農村的眾說紛紜。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分配的地方居然如此艱苦,基本的生活用品所需都不能滿足,買一包不過期的方便麵都成了奢侈品。每到週五,我回縣城的時候,農村到縣城沒有直達的班車,每天進城的車也少的可憐,運氣好的話,在半路上坐個順風車,捎到鄉鎮,然後坐車進城,運氣不好的話,得步行兩個小時才能有車坐。每當下午放學的時候,當地的教師都回家了,偌大的教學樓,只有我一個人的身影,唯一的活夥伴就是老鼠。在這樣的條件下,我一待就是6年,整整過了兩千多天,一千多個黑夜。見證了這裡的四季輪迴。見證了,老師退休一個又接著一個。見證了,來的老師來一個走一個,來一個走一個。見證了,六年級的學生,畢業了一班又一班。可是我始終沒有走出大山,在大山裡,做著大山之外的夢。
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我暢想著外邊的世界,外邊的高樓大廈,外邊的香車美女,外面的燈紅酒綠。每當夢醒的時候,我又開始一天的課程,周而復始的過了6年。領導鼓勵我們說:“農村的娃娃不容易,你們要好好的堅守,或許你們是改變他們命運的唯一渠道,你們是蠟燭,你們是園丁”。我曾被這些話語感動的哭泣,我為這句話堅守著,奉獻著,努力著,多麼偉大呀!蠟燭園丁!可是有能量的人被分到山區,他們蠟燭也不做了,園丁也不當了。此時我才明白,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個玩笑。
漆黑的教學樓裡面有一盞耀眼的燈光,有一雙眼睛若有所需地凝望著天空中的月亮,耳畔有一個磁性的聲音嘶吼著,或許這個聲音恰好能夠釋懷他的內心世界。
-
8 # daolaodexingfu09
原民辦教師已步入老齡,有的已經離世,對於現存的原民辦教師生存狀況,有什麼看法?
我認為:
一,希望儘快落有關政策,解決原民辦教師合理訴求。
現身說法。我是自薦當原民辦教師的。
憑要當好老師的心勁兒,我一心撲在教學上,學期未,我把一個38人,鄉級語文抽考平均34分的班級,實現平均67分。三年頭上,我被任命為業務主任,9年後,通過教師投票,我任校長,幹了9年,直到“清退”。
掏良心說:一,我書教得可以,問心無愧!我的學生有26人次在省市刊物發表習作。還有市新風獎個人,優秀少先隊員。二,我承認是傻子:認為做出成績了,領導就會看見了。壓根沒想到找找人,花點錢的。所以,我反對有人說原民辦教師“像個怨婦似的”,“東找西告討說法”。
毛主席說:凡有人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一萬年以後,也還會是這樣。
想想當年教情緊急,大批適齡兒童急需入學。而學校少,老師缺,黨和國家果斷決策一一大辦教育。於是凡建制式生產大隊都辦小學,中大規模的還辦上了初中,我們這個當時就辦有初中。
立足全國,幾萬個學校瞬間出現了,公辦教師少。急需大量新人補充進來。於是民辦教師誕生了。捱到八九十年代,已經是個四五百萬人的大隊伍了,直到本世紀初“清退”為止。所以,我們應當承認中國教育史上有個民辦教師時代。
短時間進入這麼多人,選擇工作是十分嚴謹的。推薦,考察,考試,面試,試用一個環節都不少,還得經過鄉(公社)村(生產大隊)兩級認可。文化水平肯定得初中以上。
回朔當年,八億多農村人口七億是文盲。挑初中生出來當教師已經是不錯了。一些以為原民辦教師是“½十½=2/4”的人,是盲人摸象了。
有沒有不合格的?有。倍受愛護的眼睛還進沙粒呢!但不能以某個地方有一兩個不稱職,就全盤否定原民辦教師整體。更不能用今天”小學教師需有師範大專學歷才能任教”,來判說原民辦教師的“文化水平不高”!那你就是脫離現實談事情,方法論有問題。
原民辦教師五十餘年浴血艱苦歲月,明眸變混濁,青絲換華髮;早起晚睡,一週六天課,節假日不休息,工作到深夜;三伏不怕熱,三九戰嚴寒,掏盡紅心獻教育,嘔心瀝血耗青春,硬挺挺支撐了中國農村教育一片天,培養出數億計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如今正在各條戰線上意氣風發。如果沒有廣大原民辦教師與珍貴的公辦教師同心同德,中華民族教育事業也許不會如此繁榮!
事實勝於雄辯。原民辦教師對社會主義教育的貢獻是偉大的,不能用“教學能力不行,學習能力也不行,心思不在教學上”來抹殺。
原民辦教師的教齡補貼是黨的恩惠國家情誼。是對原民辦教師的貢獻認可,身份認定。也是習近平新時代民生工作理論的生動體現。
實行的補貼已經給了,雖然有點少,但畢竟情意重。原民辦教師是感恩的。
只是這群人確實老了,生活困難。來日不多了,又體弱多病,開銷變大。還由於年輕時忙於教學沒有積蓄。只會教書,別無他技,單靠承包地入不敷出。所以盼望黨和國家提高補貼。如果把這種訴求用“東找西告”來形容,有點不恰當了。
至於“違犯計生國策屬法律範疇。不必評說。”
說及“曾經傷害”,如果有,大度一點兒吧。也許原民辦教師當時出發點是為你好。經年不忘,就小肚雞腸了。如果無,就自勉吧。
-
9 # 老李說事666
以前我也當過民辦教師,後來隨老伴去了他單位,當了家屬工。
象我這樣的,幹了幾年以後,不幹了的,現在我們這裡有政策,給於一定的補足,標準是,幹一年每月補足20元錢,如果幹了十年,一個月可以領二百元補足費,雖然錢不多,但是也體現了,國家對這部分人的照顧。
對於在職的民辦教師,85年一刀切,全部轉正,現在他們都領退休金了,工資多少根據工齡和職稱來定,他們這幫人,現在的工資很高,以前-起工作過的同事,現在的退休金已漲到了九幹多,他評上了特級教師,他們目前的生活很幸福!
現在的我,對民辦教師十分羨慕,也曾後悔自己半途而廢,可是又一想,人各有命,一切皆是定數,雖然現在自己沒有那麼高的退休金,可是七湊八湊加起來,自己一個月的錢也夠自己生活用度,人老了,吃穿花不了多少錢,能自給自足,就很不錯了,何況,孩子們還給我,足夠了,俗話說,知足常樂嗎!所以,我生活的很快樂!不比他們退休教師差!
-
10 # 使用者夢語
做為一名原民辦教師,本想選擇沉默,可看到這個提問,心中的委屈,酸楚,五味雜陳。還是再說兩句吧。
現在原民辦教師已步入老年,沒聽說有幾個身體好的。你看吧,年老的己八十有餘,偏癱在床,三十多年的教齡。如今全靠兒女伺候,腦子已不清醒,動輒招來訓斥,尤其是大便拉在炕上,老人更要受氣了。
好一點的也是六十多歲七十多歲,步履蹣跚,老態龍鍾。高血壓糖尿病都沒有放過他們,僅靠那點微薄的教齡補貼,連藥也吃不起,更別說生活了。靠兒女?兒女的怨言早已聽夠:年輕時幹嗎了?也不知道攢點錢。
唉!不提年輕還好,一提年青老淚縱橫!幾十年或者是十幾年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國家最困難的時候普九:掃盲,立了大功!試問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有幾個不是原民辦教師教出來的?
如今老民師己老矣!養老醫療都成了問題,微薄的教齡補貼己是杯水車薪。如有關人士看到這些,及時反映給教育部門,給原民辦教師多增添點補貼,可好。救救這些老民師,己是當務之急!因為他們年齡大了,等不及了!
回覆列表
我也是那個年代的十幾年的代課老師。
75年高中畢業當了小隊會計至82年。
87年因教師缺編,鄉教委主任派專人叫我去代課。
那時我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兒子5歲,閨女3歲。
我熱愛教育事業,深知老師——在孩子們的人生路上是何等的重要並帶著領導的囑託踏上了13.4年的教書之路。大多都是教小學五.六年級。
那時月工資是45,去15裡以外村代課,中午自帶乾糧再拿出來兩毛錢和其他老師一起入火吃飯。
還記得嗎,89年冬下了一場大雪,連續7天的地皮夾,我都是穿著靴子棉襪走著去上課(15裡以外),當登上講臺的那一刻,看看臺下孩子們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自己感到很欣慰,活的很有價值。
一份付出,一份收穫!教書十幾年所教學科在全鄉沒出過前三名(可見全鄉教師各學科名次表)。如此的熱愛教育,到了2000年,講完最後一堂課(賣火柴的小女孩),佈置了作業,說了聲:”同學們,請認真做好自己的作業;王濤.吳超請管好紀律。”從此永遠地離開了自己辛勤耕耘了十幾年的三尺講臺也和我❤愛的教育事業成了今生的永別
特殊時代為何就造就了我們這個特殊群體?!
今隨以步履蹣跚,但無愧於所教過的每一個孩子
現在又有你們關心這個弱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