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0-天使的翅膀

    我家孩子是小學二年級 我覺得小學的孩子還小不用那樣一味的追求理論知識的分數的高低,我覺得這個年級的孩子態度、習慣大於成績。 大學更注重人的能力的提高、道德的修養,對成績的看法還是要看你自己怎麼想的了,在大學,老師教不了太多你想學的東西,要想學會一門可以靠它來生存的手藝,還得看自己的努力,平時多實踐,大學裡的分數只與是否幫你敲開考研考博的門有關,與能力的體現無決定性的作用,當然,成績好不是壞事,儘量提高分數吧。如果你打算考研的話,想拿高額獎學金的話,成績一定要好了,如果你是計劃一畢業就投身社會的話,成績保持中上游就行了,不掛科,平時多做自己覺得有用的事,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重在培養個人辦事能力。總的來說大學不像中小學,成績與能力對等,現在還有些現象就是成績好的實際動手能力還沒有成績一般點的厲害,所以,成績這個東西,不能太重視,但也不能不重視。

  • 2 # 妮呢128

    第一次看到成績排名是在1980年,上初二下半學期,當時我從桂林轉學到南寧。到學校報到後,老師領著我進教室,坐在最後一排。抬頭看見黑板旁邊貼著一張全班同學的成績排名榜,每次段考和期考都要排名張貼。記得我還認真地問過班主任,以我在桂林的成績能在這榜上排第幾?他說二十左右吧!我在桂林可是排第一的。不過,初二上半學期的英語就還沒學到。轉到南寧後,我只能自學了。可見,南寧的老師看不起我是有道理的。

    現在回想起來,這排名榜對我刺激還是蠻大的。從小一直名列前茅的我,怎甘心落後呢?就拿自學英語來說,我經常課後找英語老師,甚至在她說要給差生補課的時候,我要求報名,但她卻說我不用報了。大多數老師都會看人,我最後以全校第二考上重點高中。

    在我看來,排名榜能讓我知己知彼,暗中較勁,使出渾身解數,力爭上游。即使到了重點高中,排在中游,也要做到最好的自己,並不覺得傷了多少自尊心。或許是我們那代人抗擊能力強些?

    現在的人越來越注重自己的隱私和權利,要求禁止排名無可厚非。只是肯定還會有人像我一樣想了解自己和別人的實力對比。所以,學校可以出成績排名,為了保護個人隱私,榜上不寫名字即可。

  • 3 # 無言-1

    那我們就需要深入想想為什麼有家長反對:

    1、擔心成績好的學生會滋生驕傲虛榮知心,或者因此產生不思進取的心態與行為。

    2、有部分家長擔心成績靠後的同學會因此產生自卑的心理,或者一蹶不振自暴自棄。

    結合個人經歷和工作來看,我是支援排名的。以上兩種情況會出現,但是隻是個別情況,整體也會向好的。

    1、公佈排名有利於學生知道自己的實際情況,靠前的同學會看到身邊的同學也會很優秀,自己有壓力,這樣才有學習、努力的動力。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高中階段我們班級斷層嚴重,前八名成績很高,在年級排名也很高(高三33個班,6個文科班,27個理科班,以我們班為例89人),我是班級第九名和第一名每次考試差距150分左右,和第八名一直差距50分以上,看到差距後才知道自己和他們差距很大,不能單純看名次,一直在努力追趕,前面的同學形成一個良好的競爭氛圍,相互討論、交流(當然有一個喜歡獨來獨往的)。也養成了合作和協調的思維。所以公佈分數和排名會讓優秀的人更優秀,形成良性競爭的局面,對每個人都是有利的(但是有個別情況出現,樣本較小代表性較弱)。

    2、公佈排名有利於中間的學生看到差距,奮力追趕。有些父母怕學生驕傲,無非是自己眼中孩子很優秀,成績中等,偶爾發揮超長成績靠前,但一次考好後面成績就會出現連續下滑。其實這個公佈分數排名相關度不高,更重要的是孩子自身的問題,或者父母只是埋怨是公佈分數排名的原因,就更誤導孩子也從在外找原因,不願意從自身找原因的根源,這類學生容易有畏難情緒,遇困難就逃避。

    3、有些家長會從考慮孩子自尊來反對排名和分數。我認為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是很好也是很重要的,這是要關注的重點。之前不公佈分數排名,孩子成績有進步嗎?學習態度有轉變嗎?如果就要要讓孩子要面對實際認清現實,不公佈分數排名其實和掩耳盜鈴有類似,存在自欺欺人的嫌疑。難道不考好還能沾沾自喜嗎?難道不排名,我們可以認為我們國家就是世界第一嗎?難道不公佈排名,高校就隨便上嗎?難道不公佈排名,孩子就是最優秀的嗎?(此處有些偏激,請見諒,只是論證下)。

    所以我認為要公佈成績排名,利大於弊,只是要引導好個別學生,做好心理疏導,做好思想教育,這是一個大前提。

  • 4 # 濤哥觀察wf線上

    在國內,越是高考率的中學對於考分和成績越加重視,教育部數年前就提出素質教育綜合發展教育的倡議,有些中學認真貫徹,有些中學根據自身學校發展為本,我們大家都知道,發達國家一般都是一年兩次類似於中國高考,而在中國眾多的高考人數中,每年只進行一次高考,最終依然以分數和省內排名來錄取人才,在國內眾多考生選拔上,似乎這就是最合理最公平的高考和選拔制度方式。

    但是,作為家庭來說,絕大部分孩子的高考決定了家長和孩子的成功,孩子通過高考改變命運改變未來方向!

    作為國內提倡的素質教育其實並不符合國情,最終高考結果依然是按照分數排名確定你的錄取,如果家長一味聽從這種綜合發展教育方式,甚至是寬鬆教育方式,吃虧的最終還是孩子和自己,畢竟在國內任何一家招聘人才的單位,學歷名校始終還是首先選擇。

    近年來,甚至未來幾十年都將是人才的競爭,人才何來?當然是通過高考選拔通過最好高等院校培養,高校資源優勢絕對對人才有著直接關係,所以,每年有很多家庭條件差的孩子通過高考改變了自身甚至後一代的命運,當然,如果你有家庭龐大資產需要繼承,完全可以順應素質教育而不屑應試教育。

  • 5 # 思考行者

    為什麼排名是必須的,有以下原因:

    2

    現在的中考、高考升學機制,仍然是成績為主,如果沒有排名,對於哪些學生能上重點高中、重點大學難以掌握,從而也無法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是孔子在幾千年前提出來的,在提高升學率上,如果沒有排名,便很難安排教學,也就無法對於優秀生、非優秀生的差別教學。現在的嚴峻事實是如果沒有升學率,學校如何生存。

    4

    從家長角度,更加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班級的排名,還是回到高考機制,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前途,能否通過讀書走出一條道路,那麼上什麼樣的大學決定今後的就業情況。所以不知道成績排名簡直行不通,家長不答應。

    5

    那麼教育部是什麼意思呢?

    可是在現實中,特別是到了高中階段,這是行不通的。當然,我們也要領會,教育部只是讓你不要公佈,但也沒有禁止你排名啊,你不公佈就行了。

  • 6 # daliu15

    本來不想說!但很生氣不得不說!你們這幫無知和充滿虛榮心的家長!非要排名次比好壞!非得把孩子的自信心打下去!非得比孩子離家出去!非得的比孩子自殺!你們才開心!蠢!孩子那方面好壞你們家長不知道嗎!你們家長要結果國家教育政策發揮孩子的自身優勢培養一個全方位發展人材不好嗎!人家孩子能扛100斤東西!你家孩子能扛50斤東西!非要比的高低把你的孩子累死嗎!我親身經厲過一個家長在學習攀比!把孩子比成精神病!難道非的排名才能提教育!不排名就不能搞好教育嗎!要是家長願以排名!把你們長的醜俊排排名!工資排排名!乾的好事壞事排排名!別把那些虛榮不實的東西加在孩子們身上!你們可以查查年年排名的這個狀元那狀元!有幾個有成就!有幾個為國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貢獻!根據非要排名的家長邏輯!周恩來!毛澤東!陳景潤!華羅庚!等等!牛頓!瓦特!等等都是象中國那樣排名狀元了!他們都不是狀元但他們的貢獻!是世界人民有目共賭的!

  • 7 # 行止將將

    近些年來,全社會為了給孩子減輕學習上的負擔,各種各樣的方式都在進行逐步的推廣,特別是關於孩子成績是否要排名的爭論,一直是熱度不減。作為我來說,我是支援排名的。

    學生知道自己的成績排名,不見得就會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有時還可能激發學生的潛力

    就拿我來說,以前我上小學的時候,對於學習成績根本就不上心,每次的期末考試成績,無論我得多少分都不會影響到我的心情。

    可是上了初一之後,我就好像突然覺醒了一樣,每次看到成績單上自己那很差勁的排名,就有一種強烈的內疚感,這也激發了我學習的興趣,也正是這樣,我才在後來的逆境中能走得出來。

    高校錄取依舊是看學生成績及位次的模式沒有改變

    在高考的錄取中,有時候決定你去上哪所大學的一個標準就是看你的全省位次,而不是說你比別人低不了幾分,你就可以報考跟他一樣的大學。

    學生知道自己的排名情況,會更有利於自己的目標建設,找到正確的方法,拉進自己和心儀大學的距離。

    不讓孩子知道排名的狀況,不太現實

    現在的考試,老師在講解試卷的時候,會把學生的試卷發回給學生,這樣學生就會知道自己的總成績,拿著這個分數去和其他的比較一下,就會對自己的排名情況有個大致的瞭解。

    我們上高一的時候,學校每週都會舉行週考,對學生進行每週的知識測驗,不排名。一節課做題,一節課老師講解試卷,但是考完試,講完試卷後,學生們就能知道自己的排名情況。

    結束語:分數及排名對於孩子的學習生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們應該理性並客觀的去看待這件事情,而不是凡事都一棍子打死。

  • 8 # 雨默天邊

    關於學校是否公佈學生的成績排名,我比較支援前一種。下面我說說我的理由。

    作為一名學生的家長,很想時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和學習現狀。不過在現實中很難實現,家長只能通過學生手冊中老師的評語掌握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情況,通過考分和排名來確定孩子的學習情況。“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學生的命根兒。”這句話由來已久,也被詬病多年。即便現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考分決定升學率這種情況並沒有改變。我為什麼支援成績排名呢?因為它有以下好處。

    第一,成績排名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誰是我。一個年級有很多學生,自己的學習成績在眾多同學中處於什麼位置?我的孩子在初中階段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升入重點高中後排名一落千丈。學習成績排名讓他認識到自己與同學的差距,從而也有了學習的動力。有人說學習成績排名會讓成績差的同學產生自卑,我不認同這個觀點。之所以自卑並不是排名造成的,而是由於老師和家長沒有正確引導造成的。天下爹孃愛好的,厚此薄彼才是造成成績落後學生自甘墮落的根源。

    第二,成績排名可以時刻提醒學生,我是誰。有人說成績排名會讓成績優秀的學生產生自滿的情緒,甚至目空一切。把這個黑鍋扣在成績排名的頭上,我認為是偏激的。成績優秀的學生為什麼不能驕傲一下,否則學習的動力從哪裡來?誰不想萬眾矚目,自豪一下又有何妨!防止學生目空一切才是重點!讓他們認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產生。你在全班第一,在全年級呢?全市全國呢?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適當的挫敗感可以讓孩子清醒的認識到自己是誰。

    第三,成績排名可以更好的因材施教。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和領悟能力是千差萬別的,成績排名可以快捷的找出自己的不足,從而因材施教。如果沒有成績排名,所有學生用一種方法授課,就會造成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吃不飽,學習能力稍差的學生消化不良。這樣一來,兩頭都耽誤了,得不償失呀。

    總而言之,我個人比較支援學校恢復成績排名。對於成績優異的學生,成績排名是一種激勵,同時也肯定了他們的學習方法。對於成績稍差的同學,成績排名是一種鞭策,知恥而後勇實在是難能可貴 。只要家長和老師能夠因材施教,天下就沒有懶惰的學生。

  • 9 # 魚井

    但撇開這個問題不談,如果我是家長,我肯定是支援排名,因為它可以帶來以下好處:

    01清楚個人的學習情況,和個人在班級的位置

    如果學校都不公佈成績排名,那孩子自身肯定不清楚自己的學習情況。就算拿到了自己的成績單,也不清楚自己在班裡的排名。

    而對於那些排名靠後的同學也未必是件壞事,排名的公佈也許能激勵他們的上進心,從而在學習上更下苦功,追趕前面的同學。

    04有利於營造共同學習和競爭的氛圍

    成績排名的公佈,可以讓尖子生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鼓勵後進生更加刻苦、用心。這樣首尾兼顧,那班級的學習氛圍和競爭氛圍,就會特別強烈,想不優秀都難。

    排名不是為了惡意比較。而是為了形成更好的競爭氛圍,促進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 10 # 相伴學堂

    這是我之前回答的一個關於發成績單的問題,和你這個本質是一樣的,我當時是這麼說的,附上原文。

    這是一個容易出現極端化回答的問題,有人會以各種理由說明發成績單的可取之處,也有人會以各種理由說明其不可取之處,還有人認為都可以。

    我個人作為一個在教育口混飯吃的江湖小蝦米覺得我們應該換一個思路思考這個問題,這也是我給孩子補課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思維習慣。

    作者既然這麼問了,我們是可以感受到作者怕成績單影響孩子心態傷到孩子自尊的。

    那贊同這一看法的朋友應該退一步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你會覺得成績單上的分數以及排名會傷到孩子?我之所以這麼問完全是因為我們可能掉進思維定勢裡了,思維定式是教育學裡的一種常見情況。我們想當然的認為這些現象背後是這樣的邏輯,其實在我看來未必是這樣的。這裡的思維定式就是指我們把成績好排名高想當然的看做正面的,把分數低排名低看做負面的。如果老師和家長先入為主的有這種看法那孩子也會被這種看法影響,自然會傷到孩子。

    在我看來對於成績單的解讀是至關重要的,這種解讀是指不能單純的把成績排名高低與否看做正面還是負面。應該在老師、家長和學生之間達成一種新的認識,那就是成績單無論成績好壞還是排名高低都是中性甚至正面的,在這個前提下再找不足。

    我們既不能告訴孩子成績和排名很重要,也不能告訴孩子成績和排名不重要。而是應該告訴孩子成績單本身很重要,無論你成績如何他反應了你的真實狀態,是你調整學習狀態自我鞭策的小幫手。

    如果孩子成績好就應該表揚孩子,鼓勵孩子幫助成績靠後的同學,不要在孩子之間行形成敵對關係,不要人為破壞孩子之間的正面看法。

    如果孩子成績不好也應該發覺孩子的閃光點,可以從學習態度,進步程度等方面肯定孩子,鼓勵孩子向小夥伴學習,鼓勵孩子互幫互助,正確看待成績。

    甚至可以把樂於幫助其他孩子作為正面的評語公佈給大家,讓同學之間不會因為成績有本可以避免的不愉快。

    實際上,只要老師樂意,是可以針對每個孩子寫出契合實際的正面評價的,一同發給孩子的不要只是冷冰冰的成績單還應該有嚴肅而又不失溫馨的認可與鼓勵,孩子很看中這個的。

    這種氛圍一旦形成,那老師以及家長和孩子就不會因為成績單而驕傲或者畏懼。成績單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要被成績單冰冷的數字束縛住思想。

    人是可以改變的,孩子的認知是可以被塑造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十萬買的停車位還需要每月繳80塊錢的停車管理費合理嗎?車位出租每月才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