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沉的經遠
-
2 # 無名的記憶
大家都熟悉三國時期的關羽是各路英雄裡的傑出代表,三位巨頭人物都對他無比重視。不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無缺的人,我們的英雄也不列外。他傲視群雄,除了他敬重的大哥,許多人他是不放在眼裡的,但是關公並不是什麼都不怕的人,他也有自知之明的,對這三個人是禮讓三分,帶著些許的敬畏之心。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個人到底是誰呢?
呂布,我們把他稱為三國第一猛將,是沒有異議的。在那個時期,幾乎沒人能單獨挑戰成功過他。唯一一次讓他敗下陣來還是劉備三兄弟的一起圍攻。不過也是險勝,人家在混戰下還是逃脫了。從那時起他就在關羽心裡有很大的重量,每次遇到這麼強悍的對手,關公總是保持低調又穩重的樣子。傲慢的人能這樣做,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了。以此也可見,我們的關英雄雖然高冷,但是他還是很能正確認識自己的,知道自己不是在所有人面前都是厲害的。
龐德,不管是在武藝方面還是在人品方面都和我們的關公差不多。他在跟隨孟德之前就在大小戰場中多次獲勝,名聲也是早已在外。在歸曹營之後,和以前一樣發光發熱。在一次與關羽交戰中,他把箭射到了對方的頭部。這下可不得了了,大家心目中的大將都被他戰成這樣,大部隊隨之就慌了神。所以在以後關羽的大軍們一聽到那個人的名字就害怕的不行。同樣關羽也十分尊重這位對手,當著大家的面還讚美過他,足以表明這個人物在他心中的分量。
甘寧,他與關羽的故事更讓人意想不到,兩人沒有正式交鋒,關公就趕緊撤退了,我們來看看他怎麼這樣厲害。當時關羽率軍打算在夜裡偷偷渡河到對岸打對方一個出其不意,這樣就會很容易取得勝利了。沒想到甘寧得知此事後很自信地保證他說一句話就會讓對方撤回去。隨後他帶人在岸邊等待時機。
關羽的隊伍在渡河的時候聽到對岸有人大聲咳了一下。關羽立馬就命令停止前進。大家是不是很想知道這是為什麼。其實就是甘寧這時候用計謀獲勝。他知道對方這個時候行動有“做賊心虛”的感覺,夜裡那麼黑,什麼都看不清。他的聲音讓對方知道自己的計劃失敗了。一個成熟的將領一定會考慮到保住自己的實力,即使到了那邊什麼都有可能發生,不能一味地孤注一擲。關羽當然是一位有很多經驗的人,他不會盲目地前進,所以也就成功中了對方的謀算。
看了上邊大家知道原來關羽也有這樣的一面,不過英雄身上的多樣性才會更生動,更讓人喜愛。
-
3 # 靜逸堂堂主
是因為塑造人物的需要。
在書裡關羽的特點是高傲,張飛的特點是衝動,嫉惡如仇。
所以歷史上劉備鞭打督郵的戲份也給了張飛。
既然安排了張飛對呂布的反感,再這樣寫關羽就重複了。
再說了,劉備和呂布很長時間裡並沒有完全撕破臉,甚至有時還需要呂布幫忙,張飛已經明著反對呂布了,那麼關羽就不多表態,方便劉備從中緩和與呂布的關係。就像關羽和紀靈打平,有人說其實也是因為當時劉備和袁術還沒完全撕破臉,關羽不殺對方大將,也給雙方留退路。
回覆列表
關羽雖然武藝要比呂布略遜一籌,不過他也能和呂布一戰,因此並不怕呂布。他來不及作聲主要是還是張飛太沖動,每次都是第一個衝了上去。
呂布在袞州被曹操擊敗以後,就去徐州投奔了劉備,結果見面以後出言不遜,稱劉備為“賢弟”,引得張飛大怒,直接破口大罵,好不容易被關羽勸出去以後,張飛又騎馬拿著丈八蛇矛來向呂布挑戰,劉備忙讓關羽前去勸住。
關羽兩次勸住張飛,並不是怕了呂布。虎牢關之戰雖然關羽和張飛聯手也費了一番工夫才擊敗呂布,但是以關羽的武藝,就算是單挑呂布,也足以戰上百八十合不敗。後來曹操攻打呂布時,關羽也曾經和呂布單挑過一次,呂布戰之不能勝,又急於逃命,最後主動逃走,可見兩人真打起來的話也是很難短時間內分出勝負,關羽並不怕呂布。更何況此時還有張飛在場,關羽沒有必要擔心。
另外關羽在此前其實也和呂布翻過臉,就在呂布剛來徐州時,劉備表示願意把徐州讓給呂布,並命人拿來牌印。呂布剛要接,轉頭看到劉備背後關張兩人怒目而視,連忙改接為推,表示不敢接受。
劉備既然有意收留呂布,呂布在關鍵問題上又主動退讓,關羽性格穩重,不會那麼衝動因為呂布一時的失言就開打。而且張飛又已經衝了出來唱白臉,關羽自然就充當了紅臉的角色,避免雙方真的鬧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