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ord86

    中國近代的探索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

    這一階段開始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標誌性的事件是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幾乎是被吊打,首都都被英法聯軍攻破了。戰爭結束後,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朝廷重臣認識到了清朝與西方在技術方面的差距,提出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這些人被稱為洋務派。但由於階級的侷限性,他們的當時的思想是“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超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也。”也就是說,我們大清什麼都比西方人強,就是這槍炮不如人家。所以他們的口號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即使是這樣,洋務派還是遭到了保守勢力的攻擊和阻礙。洋務派與頑固派進行了多番的論戰。

    不過經過洋務派的堅持,中國還是搞起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三十年努力下來,中國有了自己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

    擁有了當時遠東第一流的海軍——北洋水師,成軍當年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甲午戰爭時也有跟日本海軍爭雄海上的實力,是洋務運動最重要的成果。

    陸軍的裝備大都煥然一新,裝備的都是德國的毛瑟槍、法國的哈乞開思步槍、美國的雷明頓步槍和英國的亨利·馬提尼步槍。雖然槍的種類較雜亂,存在一定的侷限性,但排程使用得當的話,裝備實力絕不遜色於日本。

    選送了一批留學生出國學習,儲備了人才。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代表。

    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三十年的經營在技術層面確實取得可觀的效果,大清朝一片王朝中興的氣象。

    第二階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二階段開始與甲午戰爭之後,標誌性事件是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

    前面說過,大清朝經過三十年的洋務運動,武器裝備的水平有了質的飛躍,雖還比不上世界一流國家,但比起日本還是毫不遜色的。

    但是甲午一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陸軍也是不堪一擊,一潰千里。堂堂華夏竟被日本這個蕞爾小國打的一敗塗地,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更嚴重的是,經此一戰,西方列強看透了中國的虛弱,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引發了嚴重的民族危機。

    面對國家危亡的局面,總結甲午戰爭失敗的教訓,孫中山、梁啟超和康有為等一批先進的華人,認識到中國落後的不僅僅是科學技術,中國的政治制度也遠遠落後於西方。所以紛紛提出自己的救國思想,主張革新中國的政治制度。

    康有為和梁啟超主張君主立憲,鼓吹開明專制,反對革命。康有為上書光緒皇帝,系統地闡述了自己的變法思想,從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幾個方面系統地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並獲得了光緒皇帝的支援,於1898年開始變法,史稱戊戌變法。但變法只進行了103天,慈禧就發動了戊戌政變,戊戌六君子被殺,康梁逃去日本,戊戌變法失敗。

    孫中山與康梁不同,他主張暴力革命,徹底推翻清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一個民主的共和國。孫中山直接或間接領導了大大小小的十幾次革命,全都失敗了,最後終於在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中取得了成功,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的中華民國。

    第三階段,學習西方思想

    先進的華人經過了十數年艱苦卓絕的努力,付出了無數鮮活生命的代價,終於建立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民主共和國。可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袁世凱居然做起了皇帝夢,於1915年宣佈復辟帝制。

    雖然沒有成功,但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琢磨了,這麼好的民主制度在西方,甚至在日本都能很容易的就建立起來,怎麼在中國就這麼困難:戊戌變法有慈禧老太后的鎮壓;好不容易成功的辛亥革命,千辛萬苦建立的中華民國,又冒出個袁世凱要復辟帝制。他們思來想去,終於認識到,當時的華人不僅僅是科學技術和政治制度落後,思想觀念也是落後的。所以中國又爆發了一次純粹的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使華人進行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極大的促進了回中國的思想解放。但美中不足的是,新文化運動對西方文化絕對肯定,對中國傳統文化絕對否定,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所以,中國的近代的探究是經歷了先學技術,再學制度,最後學思想的三步走的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流產後吃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