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說文解字成贇談

    幼兒養性,童年養正,少年養志,成年養德。

    12歲-15歲是孩子二次心理斷乳期,第三次叛逆期。這個年齡段孩子處於青春期,第二性徵出現,自尊需求增加,情感問題出現,他們想獨立,想自由的生活,想脫離父母的管控,難免與家長有不同的想法,當闡述或行為得不到家長理解支援時,就會出現爭吵,頂嘴,慪氣,耍脾氣,鬧情緒,甚至一些過激行為。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坦然處之,與孩子共情,不要風聲鶴唳。

    有兩個策略供家長參考:

    1、把叛逆期當成探索期。

    2、培養孩子的界限意識。

    我的看法是,青春期的孩子沒有一個不叛逆的,恰恰說明他們對父母一些看法不認同,想超越父母。否則要麼是偽裝的聽話,要麼確實是心理成熟度遠超同齡人。

    荀子《勸學》開篇講:“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希望每個智慧遠見的家長,都能夠陪伴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滋養他們的少年經歷。

  • 2 # 尚善心理

    按心理學劃分12-15歲是叛逆期,其實我有點不贊成叛逆這個詞,因為它自帶貶義色彩,我更願意稱呼這個階段為自我意識發展期。

    一、人的一生要經歷從無我到有我的過程。嬰兒在母胎當中與母親融為一體,剛出生時,時時不離母親,被母親抱在懷裡,很長一段時間以為自己和母親是一體的,母親出門的時候就會感覺到非常大的分離焦慮,然後嬰兒開始離開母親的懷抱,自己走路,然後開始去探索這個世界,這是一個離父母越來越遠的旅程,也是從無我到有我的漫長的旅程。

    二、自我的覺醒 是彌足珍貴的。他的最明顯的標誌是當孩子兩三歲的時候,想自己動手穿衣吃飯,甩脫父母的手,寧願爬行著也要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到上小學時,寧願一個人獨自上學,也不願意讓父母陪同,再大一點的時候,也就是我們說到的12~15歲的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更強烈,他開始不聽父母的話,有了自己的思想,其實這都是成為自我的一個過程。

    三、有我才能創造世界。幾十年前,我們的社會也走過一段彎路,當時是沒有自我的,我們動不動就必須要說毛主席語錄怎麼怎麼說,動不動就提集體主義,其實,那是對毛主席思想和集體主義的曲解,改革開放之後,我們才覺醒了自我,才開始自我創新,獨立,所以才湧現了各種各樣新奇的思想和創造。

    對於個人,也就是孩子來說,他開始擁有自己的思想,是他走向創造世界的第一步,他像風箏一樣,想擺脫束縛衝向高空自由的飛翔。對於一直拿著風箏繩子的父母來說,肯定是一時難以習慣的,但是你要尊重他的獨立性,如果你不能幫他打下整個的天空,那麼你就要去鼓勵他的探索和創造。

    四、放低姿態去理解孩子。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不要第一時間就憤怒傷心,失去理智。你可以去和孩子溝通,他為什麼認為你說的是不對的,然後也請你耐心的去傾聽他內心的需求,你可以引導他建議他,但不要代替他做出選擇,你要的不是提線木偶,不是啃老族,你要的是一個自信,有自己思想可以建立自己王國的獨立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朱婷24歲生日將來臨,她發起1129為貧困學校捐贈體育器材和圖書的公益活動,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