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雄風投資
-
2 # 廖偉棠
作為香港人,每天面對這種新聞早已經見怪不怪,這就是發生在香港人身邊的事情,比如說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三年前我們剛剛搬進一個小區,有機會優先購買本區車位,當時只要90萬港幣,我的思路是老實人思路,想我也不開車買什麼車位——結果三年後的今天,這個車位已經升到220萬,還不一定能買得到。當年和我同時搬進的鄰居買了一個車位,現在已經賺了130萬,但估計他也不會賣。
600萬一個車位,據報道該面積大約只有5米X2.5米,每平米高達48萬港元(而該區的平均房價是每平米17萬),很明顯是不符常理的。但是房價這回事哪有什麼常理可言?尤其在香港,往往是越小面積的房子比起大房子的呎價高很多,一是因為年輕人置業居住買不起大房子只能買小房子,而是因為炒家也樂意投資小房子容易出手也容易出租,導致小面積房子呎價高昂。
車位價高的原因主要來自後者,炒家無力直接炒豪宅,於是轉而炒豪宅地區車位,須知600萬在香港只能買到一間30平米左右的二手房。而對於動輒過億的豪宅樓價,豪宅業主化600萬接盤也並不算什麼——至少炒家堅信這一點。
算著算著這些資料,真是非常為香港的年輕人感到悲哀,一方面他們事業剛剛起步,不是社會底層或老弱人士,難以享受香港的住房福利;但他們的收入又不足以存到支付首期的過百萬金額,只好選擇買極小或者老舊的房子,或者捱昂貴的租金(以我一個親戚為例,他30歲身任廣告公司中層,月入3萬多,租住一間二十多平米的房子,月租高達14000元)。豪宅車位多少百萬對於他們來說沒有意義,但這一切都是聯動的,樓價物價,一榮俱榮,最終受害者還是需要住屋的無殼蝸牛。
受制於人所共知的地產商勢力,實際上也受制於那些炒樓、放租的業主的壓力,香港政府基本無力改變這種變態的樓市生態,這個600萬天價的停車位不會是最後一個,它像一個恥辱柱,把香港的民生釘在上面,笑說你們還不如一輛車住得高貴。
回覆列表
是的,這個訊息是最新訊息,我也有關注。對於香港的天價車位,我的專業分析是:
一,香港600萬港元的天價車位。
9個月,賣出一個車位,就賺了260萬港元,之前買入是340萬港元,9個月實現80%左右的收益率,這真是一個很成功的投資,比炒房還賺錢。這件事,真實的發生在香港,說明香港不僅僅是房價高,車位價格更加貴。也許一部汽車的購買價格,都不需要600萬港元,在香港估計花200萬港幣都能買一部非常好的汽車,卻要用三輛頂級汽車的價格買一個車位,確實是非常誇張的現象。
每年都會去香港幾次,辦事和購物的過程之中,對香港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與感受。其實,我認為在香港,沒有必要買車,因為香港的共同交通很發達與方便,包括地鐵和公交網路很強大。而且在香港,經常出現堵車的情況,開車不方便,同時香港的停車費在全球都是很貴的地方,有些中心區域停車一天,都要幾百港幣的停車費。
二,車位比房子更貴。
現在內地很多城市,車位的價格比房子更貴,已經成為普遍的現象,特別是廣州和深圳等大城市,車位的每平方米價格比房子貴很多。但是房地產開發商賣車位,不是按照平方米銷售,而是按照一個來銷售,就是為了避免消費者計算車位之後,感覺價格太貴。
2006年,我自己買房子的時候,也買了一個車位,當時價格是10萬元,根據車位的面積計算,每平方米是2萬元左右,當時房子的價格是3300元,車位單價是房子的7倍。現在買房不買車位,似乎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每個家庭都有幾部汽車,沒有車位導致停車很不方便。有車位的房子,在賣房的時候,都比較好出手。
因此,根據香港的天價車位,以及我們身邊的情況,結合汽車不斷髮展的速度,我認為未來車位價格還會繼續上漲,因為汽車就如摩托車和腳踏車一樣,越來越多。未來汽車越來越多,但是車位數量還是比較少。因此,炒房不如買車位,當然車位要買在大城市的中心地段,未來也許還有很好的升值空間。
三,車位與人生。
買了汽車,就需要買一個車位,就如好馬要配好鞍,車位就是給自己的汽車找一個家。人生之中,也有車位,就是自己的家,也是我們的房子,房子也是我們自己的車位,每天早上出發,晚上回到自己的家中,洗去一天的疲憊,找到溫馨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