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養生奶奶
-
2 # 醫語破天機
頭汗指僅頭部汗出而言,總是大量出汗,是屬於部位異常汗出的一種。
今天我們從中醫角度來談一下機理:異常汗出常因外感六淫以及內傷七情所致。故頭汗出這一特殊汗出病症亦如此。體表衛氣鬱滯或閉遏,故難以汗出,而裡熱(或火)卻上騰,迫津液從身體上部排出即頭汗出
具體原因有以下幾種
1、水熱互結於心下而致結胸證。
症狀:表現為心臟附近發硬,有疼痛感,不能按摸,厲害的時候疼痛範圍可以從心臟到上腹部,並帶有腹肌緊張。可以伴隨的症狀有心情煩躁,口渴,反覆發熱,頭部出汗,大便減少等。
治療的宗旨是洩熱逐水,峻下破結,也就是說:體內有水溼和熱聚集在了一起,治療可以用大陷胸湯,主要包括大黃,芒硝和甘遂。
2、陽明鬱熱證:症見:內心有一種無名的煩躁感且覺得胸口有燥熱,悶的慌,晚上睡眠也是翻來覆去睡不著,吃飯呢每次覺得餓但是看到飯菜卻沒食慾,吃東西也沒有味道,還伴有腦袋出汗,悶熱,舌苔薄黃或黃白相兼。這是體內有熱,且閉住了發散不出來,治療要清熱更要宣散氣機,用梔子豉湯“梔子、淡豆豉”
3、溼熱瘀結,陽明裡證:症見:這個就是黃疸了,這種黃疸,人面板不僅發黃而且還比較有光澤,鮮亮,就想我們平時吃的橘子的橘子皮那種顏色,白眼珠也是大黃的,這個小便的夜色也很深,跟濃茶一樣,而且尿尿的時候還有熱感,並且還帶有澀痛,身體伴有發燒,覺得熱,身上一般不出汗或是僅有頭上冒汗,口渴,肚子還有脹滿的感覺,但是不會很明顯,舌頭顏色發紅,苔看起來發黃髮膩,脈弦數或滑數,這就是說明你體內有溼熱,導致膽汁分泌異常了,以至於血管內膽紅素增多,身體發黃疸了,治療不僅要清熱利尿退黃還得用大黃通大便和活血化瘀,方用茵陳蒿湯“茵陳,梔子,大黃”。
4、溼熱燻蒸:症見頭面部出汗,而且汗還特別粘像油一樣,我們常說的油性面板就是這類,而且這個小便排便的時候總是覺得小便沒有排乾淨,有澀痛感,身體面板和白眼珠也發黃,這個跟上面的黃疸略有不同,茵陳蒿湯的黃疸它偏於梗阻性黃疸,是膽管阻塞了,而這個偏於溶血性黃疸,所以還伴有寒戰,發熱,舌苔黃膩,脈濡數。這是體內溼氣重,排不出去,時間久了化熱了,溼熱燻蒸,並且這個熱不能發散出去,就跟蒸籠裡的熱氣,周圍出不去,全部都往上跑,這一跑跑到頭部了,就導致蒸發頭部的水液從汗孔出去,導致腦袋出汗多了,我們之間就只要一邊清熱,一邊利溼,一邊排小便,這個溼熱排出去了,黃疸也就退了,方子用茵陳五苓散“茵陳、豬苓、茯苓、澤瀉、桂枝、白朮”
5、陽氣不足頭汗出(虛證):症見:頭面出汗多,面色發白發涼,手腳也發涼,感覺氣短,全身也怕冷,精神疲憊全身乏力,舌頭顏色看起來很淡很水嫩,脈摸起來沒有勁很虛弱。這種情況多是由於大病之後、生完小孩,出血過多或者老人陽氣不足,而且這類虛弱的人的陽氣往往愛往上跑,陽氣不足又導致毛孔不能很好的閉合,面板下面的正常水液往外走,所以這類虛弱的人,頭面汗出較多,治療宜溫補陽氣,固表斂汗,方用芪附湯“黃芪、附子”加紅參、龍骨、牡蠣。
不同的原因,處置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諸位可以找靠譜的中醫辨證論治一下
-
3 # 湖哥湖鮮
排汗屬於正常現象,不必多想了,炎熱夏天就是應該出汗的,頭部汗腺是很好散熱部位,只要不是大冬天還是大汗淋漓,都沒事的,如果不論春夏秋冬都是一樣出汗多,可能就是不正常了,應該檢查血糖,有人多汗症,汗腺功能異常,或者身體虧虛症也會引起虛汗…
吃飯的時候出大汗,稍微一活動出大汗,天氣稍稍溫度升高,坐著不動就出大汗,每次到了夏天更是難受,頭髮就沒有幹過,每次和其他人在一起吃飯,自己汗流浹背就很狼狽,工作的時候稍微一有運動就汗流不止,直至頭髮打溼
總感覺不是單純因為胖的緣故,因為吃飯的時候也有胖人,但也不是像我一樣頭髮打溼汗流浹背的樣子,求教,該如何改變這個毛病?
回覆列表
頭部總是大量出汗怎麼辦?
多汗症的人,不管天冷、天熱,幹活,吃飯,總是汗出如洗。
多汗廣證為衛陽不能固密於外,營陰從而失其守內之職。就是陰陽失其動態平衡,不能維繫的緣故。多汗屬陽虛,汗多必亡陽。
有個安某,平時汗多,頭部汗多,尤其是幹活時,或者吃飯時,汗多的像洗的是的。這是體弱多汗。選擇食療方。
小麥三十克、大棗十克、桂圓肉十五克,與適量水共入鍋中煮,煮好後即可食用。
中醫認為,汗腺在心臟的控制之下,心虛就不能使排汗作用正常進行。排汗過多,會使津液(體內的水氣)和衛氣(體表的精力)喪失,一旦津液與衛氣耗損太多,則使人容易疲倦,而日漸衰弱。津液及衛氣來自脾、胃所吸收的養分,而小麥、大棗、桂圓都有補養心、脾的功能,尤其是大棗,對津液的補足,獨具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