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愛爾蘭小熊熊

    1968年法國的勒皮雄根據各方面的資料,首先將全球岩石圈分為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

    環太平洋板塊邊界的板塊活動最為活躍,故此地震作用和火山作用也最為頻密。

    板塊實際上就是岩石圈,包含了地殼以及一小部分的上部地函(地幔)。因此板塊沒有“大陸板塊”與“海洋板塊”的分法,只有依其成分組成命名為“大陸性的板塊”與“海洋性的板塊”.

    板塊運動

    堅硬的地殼並不是“鐵板一塊”,位於地表以下70-100公里厚的岩石層也不像蛋殼那樣完整。無論是在大洋底下或大陸底下的岩層,原來都是由一塊塊大板塊構成的。在這些大板塊之間不是大洋中脊的裂口,就是幾千米深的海溝或者是巨大的斷層。

    全球所有板塊都在移動,板塊運動通常指一板塊相對於另一板塊的相對運動。即符合歐勒定律,就是岩石圈板塊作為統計均勻的剛體在球面(即地球地面)繞一個極點發生轉動(見轉動極),其運動軌跡為小圓。板塊構造學認為岩石圈與軟流圈在物性上有明顯的差別。軟流圈相當於上地幔中的低速層,該層圈中地震橫波波速降低、介質品質因素Q值亦明顯降低,但導電率卻顯著升高。這些都表明軟流圈物質可能較熱、較軟、較輕,具有一定的塑性,是上覆岩石圈板塊發生水平方向上的大規模運動的基本前提。

    引起板塊運動的機制是未解決的難題。一般認為板塊運動的驅動力來自地球內部,可能是地幔中的物質對流。新生的洋殼不斷離開洋中脊向兩側擴張,在海溝處大部分洋殼變冷而緻密,沿板塊俯衝帶潛沒於地幔之中。

    隨著軟流層的運動,各個板塊也會發生相應的水平運動。據地質學家估計,大板塊每年可以移動1-6釐米距離。

  • 2 # happy最重要

    1912年德國氣象學家兼地質學家魏格納最先提出大陸漂移說。

    在前寒武紀時,地球上存在一塊統一的大陸:泛大陸。以後經過分合過程,到中生代早期,聯合古陸再次分裂為南北兩大古陸,北為勞亞古陸,南為岡瓦那古陸。到了三迭紀末,這2個古陸進一步分離及漂移,相距越來越遠了,其間由最初一個狹窄海峽,逐漸發展成印度洋、大西洋等巨大的海洋。到了新生代,因為印度洋板塊已北漂到亞歐大陸的南緣,兩者發生了碰撞,青藏高原隆起,造成了宏大的喜馬拉雅山系,古地中海東部完全消失了;非洲繼續向北推進,古地中海西部逐漸縮小到現規模;歐洲南部被擠壓成了阿爾卑斯山系,南、北美洲在向西漂移過程裡,它們的前緣受到太平洋地殼的擠壓,隆起為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同時兩個美洲在巴拿馬地峽處復又相接;澳洲大陸脫離南極洲,向東北漂移到新生代的位置。於是海陸的基本輪廓發展成新生代的規模。

    由於受當時科技水平和認識水平的限制,大陸漂移說也未能正確說明大陸漂移的動力機制,未能提供大陸拼合的最佳方案。大陸漂移學說在當時學術界引起很大爭議,大陸漂移理論提出後不久,便被視為是一種荒唐的臆想。隨著魏格納本人在科學探險中獻身於格陵蘭雪原,大陸漂移說一度陷於沉寂。

    1915年魏格納在《大陸與大洋的起源》一書中提出了大陸漂移的概念,然而他所提出的證據未能使地學界相信大陸漂移的真實性。60年代初H.Hess提出了海底擴張的概念,並得到古地磁學、地球年代學以及海洋地質學和地球物理等方面一系列新證據的支援。三種不同的現象:熔岩序列中磁極性轉向的年代;深海岩心中剩餘磁化轉向的深度,以及平行於海洋中脊的線狀磁異常的寬度,都以同樣的比率變化著,都是由於擴張海底的地殼從洋中脊遷移而造成的。地學界普遍接受了活動論的觀點,並逐漸形成了板塊運動學說。

    由於與被稱為“環太平洋帶”的太平洋板塊周圍的狀態相關,這個地區內的大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動等都十分活躍。由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間的碰撞,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和西藏高原。在大陸板塊彼此碰撞的匯聚型板塊邊界下,形成了大陸與大陸間的衝突帶,也造成了大褶皺山脈。

    20世紀60年代,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的提出給早期的大陸漂移說注入了新的生命力。2015年及以前獲得的大量證據表明,魏格納大陸漂移的基本設想是正確的。

    六十年代初,美國地震地質學家迪茨(R.Dietz,1961)提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羊越來越瘦什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