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地區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源地。
範圍上通常指的是緬、泰、老三國種植罌粟的廣大地區,包括了14個行政區,即緬甸(撣邦、克欽邦),泰國(清邁府、清萊府、南邦府、南奔府、難府),寮國(豐沙裡省、烏多姆賽省、琅勃拉邦省、桑怒省、南塔省、沙耶武里省)。三國交界處的湄公河中的沙洲被稱為“金三角黃金三角點”,處於黃金三角點附近的大其力(緬東北)、夜賽(泰北)和會曬(寮國北部)是金三角的三個核心。
這個地區的毒品源於西方殖民歷史。
最開始是緬甸,三次英緬戰爭之後,英華人在1825年佔領了緬甸將它變成了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一些礦藏探險家到這裡發現了夜賽何與大其力盆地的自然環境和物質資源特別有用,英華人就將罌粟種子運到此地,強迫當地的各個少數民族種植,然後把這些鴉片運到中國銷售以謀取暴利(這後來引發了清朝的鴉片戰爭)。大家看到罌粟種植能夠獲得這麼多好處,於是就在緬東北蔓延開來。
其後是泰國,泰國的鴉片也與英國的征服有關。由於英國運送和販賣鴉片的船隻有英國政府撐腰,不接受泰國王室的管轄,1855年,泰王蒙固迫於壓力和英國國王簽訂了貿易協定,將鴉片進口稅降至3%,鴉片日漸湧入泰國,王室又無法從中牟利,於是也轉而鼓勵本國種植罌粟以防止黃金、白銀流出。
最後是寮國,寮國北部的鴉片問題與法國有關。1862年,法國佔領西貢後,羨慕英國能從鴉片中牟利,也成立了鴉片專賣公司,由印度向越南、寮國、高棉販賣鴉片。1929年經濟危機的時候,法國又透過擴大鴉片貿易來維持自身的收支平衡。二戰中,由於英國、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的干涉,法國鼓動寮北地區大力種植鴉片以解決它在東南亞的財政困難。
50年代以後,民族解放浪潮興起,英、法勢力被趕出東南亞,美國以支援反共為名,很快在東南亞開始實施影響,為籠絡當地人,收購大量的鴉片,也助長了鴉片貿易之風。
60、70年代,金三角毒品實現了大發展,擴散到了太平洋、大西洋。美國入侵越南計程車兵為金三角毒品的產、供、銷提供了巨大又穩定的吸毒隊伍,大量士兵染上了毒癮;同時期提煉海洛因的工藝也發生了變化(純度高、分量輕、又利於摻入奎寧和白糖的4號海洛因成功取代了3號海洛因,更容易牟取暴利);三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尤其是空軍也參與到了海洛因的運輸中來。
80年代開始,中國雲南實行改革開放,由於天然的因地理位置相鄰,德宏、西雙版納、河口既成為了重要的邊境貿易區又不可避免地成為了毒品氾濫的重災區。金三角的毒品對雲南甚至是整個西南地區都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禁毒形勢直到現在也是特別嚴峻。
儘管西方國家對金三角地區的毒品起源的確是負有責任,但更關鍵的還是由於當地複雜的民族矛盾和政治鬥爭。東南亞地區民族說數以百計一點也不為過,至少緬甸就有8個民族,主體民族是緬族;泰國有佬人、泰人、苗人、瑤人……;寮國的情況也差不多。由於西方殖民者佔領這些地區之後就是實行的分而治之政策,所以各個民族的土司首領能夠與政府首腦地位平等,直接被西方殖民國家領導。之後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了。以緬甸為例,儘管二戰中所有民族團結抗戰,並且在戰後為了將英國勢力趕出本土,暫時性地達成了“彬龍協定”組成了聯合的國家,在十年之後,同樣也因為各土司是否還可以獨立於中央的爭論而大動干戈。在這些地區,中央與地方、各民族之間很多時候都是不溶於水火的。無論是在金三角赫赫有名的羅星漢(克欽)、坤沙(撣族)還是巖小石(佤邦)、以及後來的緬甸民族軍,他們都是被政府為了解決大土司而扶植起來的小土司,但一旦實力雄厚,就不再接受政府控制,反而是打著爭取民族平等、民族獨立的口號進行武裝販毒和軍事鬥爭,他們實行以毒養軍,以軍販毒”的方式,同政府軍或者是其他民族搶奪各種資源,推動金三角毒品發展。雖然我們外界常常會認為這些毒梟面目可憎,但事實上他們卻深受自己族人的崇敬。在這個層面來講,毒品貿易也可能真的是長期處於高山深谷貧困地區的民族為求生存與發展最認同最便捷的方法。從後來的媒體對這些組織者的各種報道文章和訪談節目來看,他們到底是真正為了民族利益著想還是為了商業利益考慮,這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打上了民族旗號的大毒梟確實會讓任何一個政府都感到棘手,更何況他們活動的總部還常常處於幾個國家的交界地帶,又不便於政府獨立地實施管轄權。
金三角地區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源地。
範圍上通常指的是緬、泰、老三國種植罌粟的廣大地區,包括了14個行政區,即緬甸(撣邦、克欽邦),泰國(清邁府、清萊府、南邦府、南奔府、難府),寮國(豐沙裡省、烏多姆賽省、琅勃拉邦省、桑怒省、南塔省、沙耶武里省)。三國交界處的湄公河中的沙洲被稱為“金三角黃金三角點”,處於黃金三角點附近的大其力(緬東北)、夜賽(泰北)和會曬(寮國北部)是金三角的三個核心。
這個地區的毒品源於西方殖民歷史。
最開始是緬甸,三次英緬戰爭之後,英華人在1825年佔領了緬甸將它變成了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一些礦藏探險家到這裡發現了夜賽何與大其力盆地的自然環境和物質資源特別有用,英華人就將罌粟種子運到此地,強迫當地的各個少數民族種植,然後把這些鴉片運到中國銷售以謀取暴利(這後來引發了清朝的鴉片戰爭)。大家看到罌粟種植能夠獲得這麼多好處,於是就在緬東北蔓延開來。
其後是泰國,泰國的鴉片也與英國的征服有關。由於英國運送和販賣鴉片的船隻有英國政府撐腰,不接受泰國王室的管轄,1855年,泰王蒙固迫於壓力和英國國王簽訂了貿易協定,將鴉片進口稅降至3%,鴉片日漸湧入泰國,王室又無法從中牟利,於是也轉而鼓勵本國種植罌粟以防止黃金、白銀流出。
最後是寮國,寮國北部的鴉片問題與法國有關。1862年,法國佔領西貢後,羨慕英國能從鴉片中牟利,也成立了鴉片專賣公司,由印度向越南、寮國、高棉販賣鴉片。1929年經濟危機的時候,法國又透過擴大鴉片貿易來維持自身的收支平衡。二戰中,由於英國、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的干涉,法國鼓動寮北地區大力種植鴉片以解決它在東南亞的財政困難。
50年代以後,民族解放浪潮興起,英、法勢力被趕出東南亞,美國以支援反共為名,很快在東南亞開始實施影響,為籠絡當地人,收購大量的鴉片,也助長了鴉片貿易之風。
60、70年代,金三角毒品實現了大發展,擴散到了太平洋、大西洋。美國入侵越南計程車兵為金三角毒品的產、供、銷提供了巨大又穩定的吸毒隊伍,大量士兵染上了毒癮;同時期提煉海洛因的工藝也發生了變化(純度高、分量輕、又利於摻入奎寧和白糖的4號海洛因成功取代了3號海洛因,更容易牟取暴利);三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尤其是空軍也參與到了海洛因的運輸中來。
80年代開始,中國雲南實行改革開放,由於天然的因地理位置相鄰,德宏、西雙版納、河口既成為了重要的邊境貿易區又不可避免地成為了毒品氾濫的重災區。金三角的毒品對雲南甚至是整個西南地區都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禁毒形勢直到現在也是特別嚴峻。
儘管西方國家對金三角地區的毒品起源的確是負有責任,但更關鍵的還是由於當地複雜的民族矛盾和政治鬥爭。東南亞地區民族說數以百計一點也不為過,至少緬甸就有8個民族,主體民族是緬族;泰國有佬人、泰人、苗人、瑤人……;寮國的情況也差不多。由於西方殖民者佔領這些地區之後就是實行的分而治之政策,所以各個民族的土司首領能夠與政府首腦地位平等,直接被西方殖民國家領導。之後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了。以緬甸為例,儘管二戰中所有民族團結抗戰,並且在戰後為了將英國勢力趕出本土,暫時性地達成了“彬龍協定”組成了聯合的國家,在十年之後,同樣也因為各土司是否還可以獨立於中央的爭論而大動干戈。在這些地區,中央與地方、各民族之間很多時候都是不溶於水火的。無論是在金三角赫赫有名的羅星漢(克欽)、坤沙(撣族)還是巖小石(佤邦)、以及後來的緬甸民族軍,他們都是被政府為了解決大土司而扶植起來的小土司,但一旦實力雄厚,就不再接受政府控制,反而是打著爭取民族平等、民族獨立的口號進行武裝販毒和軍事鬥爭,他們實行以毒養軍,以軍販毒”的方式,同政府軍或者是其他民族搶奪各種資源,推動金三角毒品發展。雖然我們外界常常會認為這些毒梟面目可憎,但事實上他們卻深受自己族人的崇敬。在這個層面來講,毒品貿易也可能真的是長期處於高山深谷貧困地區的民族為求生存與發展最認同最便捷的方法。從後來的媒體對這些組織者的各種報道文章和訪談節目來看,他們到底是真正為了民族利益著想還是為了商業利益考慮,這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打上了民族旗號的大毒梟確實會讓任何一個政府都感到棘手,更何況他們活動的總部還常常處於幾個國家的交界地帶,又不便於政府獨立地實施管轄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