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讀一本好書m
-
2 # 筆尖上的世界O
說到小教面試去年剛剛過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哈,我先說一下教案的模板吧:
小學數學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混合運算》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數的加減混合計算。
【過程與方法】學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的過程,在交流、計算中,理解並掌握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並能正確進行脫式計算的書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習興趣,學生能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並掌握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難點】能正確進行脫式計算,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三、教學準備
教學圖片、課件、直尺等。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複習舊知
以小精靈明明帶我們去動物樂園,看見一群小動物,每個小動物身上還有一道算式,這個情景引出: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先指定學生說說每道題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最後讓學生動手計算,複習連加連減的計算。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第47頁例1:
圖書閱覽室裡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閱覽室裡下午有多少人?
1.觀察畫面,收集資訊
2.分析資訊,提出問題(閱覽室裡下午有多少人”該怎樣列算式)
3.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學生獨立列式並進行計算,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綜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饋解法,初步感知(全班彙報交流:每種方法每步分別求的是什麼?教師板書)
給出規定: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裡,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時,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6.深化概念,運用計算
(1)講解脫式計算53-24+38的書寫格式,教師示範板書,邊講解邊說明計算方法,注意:等號上下要對齊。
(2)梳理提問:在書寫時,我們應該注意什麼?誰能完整地說說這道題是怎麼算的啊?
(三)鞏固練習、深化新知
1.探究例1的另一種解法。現在我們知道“這天閱覽室共來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還可以怎樣求“閱覽室裡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學生獨立計算,再彙報交流,列綜合算式:53+38-24,體會加減法混合運算,交換運算順序的合理性
2.改錯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指定學生說明錯誤的理由。
3.書中練習題:先學生說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全班交流,強調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四)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總結,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作業:課後繼續提出能用今天的演算法解決的問題。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根據這個教案的模板,去熟悉一年級到六年級的課本,有條件可以讓同學隨便抽一個內容,然後自己掐時間寫,因為考試的時候寫教案的時間也是很緊的,所以平時多練。把課本熟悉了無論抽到什麼試講題目都不會慌!還可以去網上看一下面試的影片,還有面試著裝和禮儀等。對於結構問題化就是在網上搜一下了之前考試的題目多看看,比如看到一個題目自己在考試的時候是否能回答出來。說時話好像面試的參考書就是課本了,要熟悉課本,還有就是看看結構化問題啦。平時多練試講,這樣上到考場就遊刃有餘啦!加油↖(^ω^)↗!
回覆列表
針對於你的問題,以一個剛上岸的小白給你提點建議,如果你是考數學你就把數學書都看一下,語文也一樣,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最好是把1-6年級的都看看,語文考的1-3年級的面比較大,其實試講環節都有模板的,面試環節最關鍵的就是試講,試講的只要差不多就行,試講過程中考官注意的是你的言辭以及你的教態,結構化和答辯只要差不多都能過,所以說你不要太過於擔心,最主要就是要放平心態,以平常心對待就會過的,加油,如果有條件可以報一個速成班,人家會給你把整個流程走一下,這樣你心裡就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