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雲194407823
-
2 # 裸猿的故事
首先得證明中藥材真的有其宣稱的功效。
比如壯陽,是真壯了還是假壯了,起碼也得有個對照實驗,排除中醫生的鬍鬚長度等因素之後,才能來研究,究竟應該如何評價其功效。如果長鬍須中醫生隨便開啥藥都能壯陽,那我們自然就無法透過成分分析法來衡量中藥材的功效了。
連功效都不確定的情況下,就先分析為何有效,這不就是掉坑裡了嗎?
之所以,會有這種【中藥不講成分,不能用成分分析法來評價中藥材的功效】觀點在中醫界流傳,是因為建國後搞過幾次對流行中藥的大鑒定,結果慘不忍睹,大多數中藥壓根沒有其所宣稱的效果,實驗結果大多為陰性,或者是不可重複的陽性結果。這本來是為了弘揚中藥,或者說從中藥中開發新藥物而搞的大型研究,最後得到這樣的結果,只好不了了之,老一輩參與過這些研究的中醫們諱莫如深的一段歷史,閉口不提。當初的研究出版的一本《尋找新藥的理論基礎和臨床實際》,你現在找不到重印版,沒有被禁燬已經算得上大度,但從此之後,中醫中藥這行當已經與科學無關,只和政經有關,同時流傳到今天的許多奇談怪論,都和這兩次驗藥有關,包括題主問的這一句也同樣如此。
當時的中醫們對驗藥的結果非常不爽,認為用對照實驗和動物實驗來驗中藥是錯誤的,中醫們主張臨床效果,但中醫們的臨床效果有個最大的尷尬問題,中醫幾乎不知道許多疾病是可以自愈的,在中醫理論中,疾病自愈這樣的概念幾乎是一片空白,之所以說幾乎是一片空白,是因為歷史上還是有少數中醫觀察到過疾病自愈的現象,並做了記錄,但這顯然影響飯碗,中醫作為一門技術,首先想的是飯碗問題,而不是真正搞懂搞清疾病的機制問題,因此關於某些疾病自愈的事兒,也就這麼混賴過去了事。
然而,現代醫學顯然比中醫更認死理,在現代醫學這個巨大的領域中,有的是研究者不依靠給患者治病行醫來生存,他們對疾病的機制更有興趣。而這就帶來了許多尷尬的事實,比如流行性腮腺炎。
由病毒引發的流行性腮腺炎是個自愈比例極高的疾病,在歷史上也是是常見傳染病,中醫界有許多治療流行性腮腺炎的驗方,但如果只看連續吃藥數日後腮腺炎是否好轉,這樣的臨床效果毫無意義,因為不吃藥這病也能好。其疾病的程序大約為7~10天,患者在感染後16~18天發病。也就是說,不需要任何治療,只需要好好休息靜養,大多數患者也會在7~10天后好轉。
所以,要想證明這些驗方真的有效果,那它必須具有更多的功效才行。
1、縮短疾病程序,比如3~5天后就好,而不是不吃藥的7~10天.
2、降低疾病的併發症發生率。雖然,多數人不會有併發症,但少數倒黴的男性患者會因此患上比如睪丸炎,導致不育。這就悲劇了。如果能降低睪丸炎發病率,那也算得上一項功德。
其實,看一門醫學是否合格,那就看它是否已經認識到疾病的自愈性和安慰劑效應。這是門檻,這道門檻由於違背大多數常人的經驗,因此從醫生到患者,很少有人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即便學習現代醫學的許多醫學生同樣對此缺乏認識。這就像即便你已經知道了是地球圍著太陽轉,但你也只會在考場上用這個知識,很難把它用到生活中來。
-
3 # 劉偉泉84341978
中藥為何不講成份?如果不講成份那怎能用耒詒病。現代的中草藥書都有寫上某種或多種化學成份,歸經,味性,寒熱等等。便於學中醫人查閱。但有效成份對野生,人工種植,炮製等方面沒有反映出來。中藥治病是依靠有效成份來治療的。離開了中醫治病就無效,中醫亡於中藥這一說法。是有一定道理。這就是需政府管好中草藥市場規則,中醫藥發展才有出路。
-
4 # 崇尚科學遠離迷信
中醫不講成份,是因為中醫講不清成份。
中醫不講成份,不代表中藥沒有成份,不論西藥還是中藥,只要是能“起作用”的藥,都是成份起了作用。
中醫難道否認這點麼??
-
5 # 黔嶺歌飛
中醫藥的成分及功效全由中醫大夫說了算!也就是說,如果遇見的良心大夫,病人能正常治療;如果遇見了不良大夫呢?後果很嚴重…………
回覆列表
中醫藥對於藥品的成分的要求是很嚴格的。因為,成分決定了藥品的療效。中藥歷來追求最佳的藥品的產地,時令等等,對不同產地,時令的藥品都是區別對待的。同時,對不同的藥品還要對藥品給予適當的炮製,以及使用適當的使用方法。諸如此類,都是建立在對藥品成分的追求之上的。可以說,中醫藥對於藥品成分的追求貫穿著中藥的採集,製藥,配伍,使用等整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