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911505760243

    腰椎間盤突出有個輕重緩急之分,首先在影像報告上對椎間盤突出的嚴重程度從輕至重依次為膨出,突出,脫出(遊離)。隨便抓個正常人來做檢查,多少都有膨出,所以膨出沒有太多的臨床意義,只是一個片子上的描述。至於脫出遊離,具體要看大小和位置,雖然病變程度是最重的,但有些情況因為是遊離態,壓迫效應反而可能不嚴重,所以症狀不確定。對於突出,具體要看大小和位置,最主要的是結合症狀。說到這裡,小結一句話:影像報告是影像科醫生給臨床醫生的一個參考意見,並非是直接給患者的診斷意見。因此,不要嘗試過度解讀,甚至誤解診斷描述(畢竟患者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容易對一些字眼誤解)。因此,最終是以門診醫生的解釋和建議為準。

    至於某一病例是否需要手術,首先是結合患者的症狀能否和片子上的病變對應起來。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一般過程是先開始反覆腰痛,當腰突進展到一定程度,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某根或多根神經後,就會出現該神經所支配的區域出現感覺運動障礙。急性期表現為特定位置的疼痛,可沿著大腿後側--小腿內、外側--足背--腳趾 串聯式的疼痛,到了慢性反覆期,則表現為上述區域的麻木。個別病例會有大腿前側,腹股溝區域的疼痛麻木,這是位置比較高的腰椎間盤突出引起。如果任由疾病發展,未引起重視,腰椎間盤突出可發展到“晚期”,可表現為下肢無力,走路使不上勁,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礙(基本很少會見到有這麼隨性的患者)。因此,根據病程可分為:以疼痛為主的急性期、麻木為主的慢性反覆期,甚至是合併有下肢無力、馬尾綜合徵(肛區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礙)的“晚期”。至於腰椎間盤突出會不會完全癱瘓,基本是不存在的,哪怕手術水平再差出了意外,腰椎手術是不會導致完全癱瘓的。如果有哪個醫生嚇你再不做手術會癱瘓的,那基本上有點誇張的嫌疑(注意,我只說腰椎,不要延伸到頸椎和胸椎)。

    瞭解了疾病過程,那就是哪個階段需要什麼樣的干預方式。對於單純反覆的腰痛(前提是已經確診為輕微腰椎間盤突出症,排除其他引起腰痛的疾病),一般的處理意見就是保守處理:改善坐姿,避免久坐,避免搬重物,同時加強腰背肌鍛鍊(詳見我其他文章)。當出現腰痛加重合並有腿痛的時候,“初犯”一般都有改過自新的機會,結合前述保守的建議,同時短期輔以消炎鎮痛類藥物(並非單純止痛藥,有消炎作用,本身的疼痛就是一個無菌性炎症的反應)。能透過藥物保守治療下來的,基本上就進入了“取保候審”,直到短期內藥物控制不下來(消炎鎮痛類藥物不可長期使用,長期使用有胃腸道出血風險)。當然,臨床中也經常碰到“初犯”就很嚴重的巨大椎間盤突出,病人往往疼的要命,藥物很難控制,明確指徵後,手術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避免反覆遭罪。對於慢性反覆期的治療來說,首先要分清麻木和疼痛的區別。簡單來說,疼痛是神經仍具有敏感性的表現,是人體應對病變的一個警覺訊號,告訴你應該重視。而麻木則是神經反應遲鈍的表現,說明你沒有在疼痛的急性期引起足夠重視,病情反覆拖延,導致神經長時間受損害。所以,當麻木的症狀反覆出現,甚至一直存在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就會建議儘早手術,否則拖的越久,神經越難恢復。當然,總有些固執的患者,總要去試試推拿,總要去嘗試中醫的針灸、小針刀(我在這裡提到了,有中醫看到了總歸是要來噴我了),我們是極不推薦的,這樣只會推延更久,延誤時機。既然提到小針刀,順便多說幾句關於解剖,腰部的結構從面板開始往下依次是皮下脂肪、肌肉,然後到達骨性的椎板、黃韌帶(蓋住脊髓的後殼),然後是脊髓、神經,最後是更深的椎間盤和椎體。因此,傳說中的“小針刀治療腰突”都是假把式,真正能取出突出的椎間盤,就勢必先開啟“後殼”,繞過脊髓神經才能到達病變處。小針刀的操作自信,源於他們只敢在“後殼”外面搔刮兩下,敢往裡捅的讓他吃不了兜著走,敢說能治好“腰突”的,只能說那根本就不是腰突。此時心中想起了一首歌《姐是老中醫》。

    言歸正傳,總之,需不需要手術,醫生主要是結合症狀的輕重緩急能否對於影像上的表現。疼痛的“初犯”有改過自新的機會,除非第一次犯就是急性的巨大突出,手術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麻木為主的“慣犯”應儘早手術,因為神經已經出現損害的表現了,恢復期較長。至於無力、大小便功能障礙的"終晚期",即便是手術了,也要經歷長時間的恢復,而且還得做好恢復效果不明顯的心理準備。對於手術的各種疑慮,完全沒必要,記住一句話就好: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羅斯女孩為啥都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