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熱帶雨林的午後
-
2 # 大國記憶
個人理解這兩句話的意思為:寒冷時需要活動,炎熱時需要安靜。驅寒為動,動則不冷。驅熱為靜,心靜自涼。
還有另外一個版本為:靜勝躁,寒勝熱。個人理解為:躁動不安時需靜下來心來,靜則不亂。寒為水,熱為火,水則滅火,為自然規律。
道講自然,一切遵循自然規律,道講清靜,不爭無為。
道德經,千人千解,萬人萬意,眾悟皆有不同,正是道德經玄妙之處。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是《道德經》裡在解釋上走了許多彎路的地方之一。
現在大部分人認同,躁的意思是快動,勝是勝過,因此,典型的解釋就是:
“運動能抵禦寒冷,安靜能制服炎熱。而只有清淨才是天下的準則。”注家補充,這句話的意義在於說明,就事物的表現而言,可謂動有動的作用,靜有靜的作用,我們日常觀察到的現象層面來看,事物相反相對的時候,就會相剋相勝,當然,萬變不離其宗,若就事物的根本而言,還數清淨算根本,是為萬物之源。
這種解釋已經是各註解中,比較通達的了。但也有邏輯上不通順的地方。運動禦寒,安靜制熱,那是非常有限度的,恐怕不是常態。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
快動能產生熱感,因而驅除寒冷;但停下來,清靜了,熱就消失了。所以,歸根結底,清靜才是制約天下萬物的根本,是道本身的狀態。這句話的意思,和“靜為躁君”是一致的。
通行本《道德經》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從這個文字上,再做一些展開。
這裡的“大”字,是指道,“躁勝寒”前面的話,都是強調,道才是“成”、“盈”、“直”、“巧”、“辨”之中,起支配作用的一方。因為道的直觀樣子總是和理想的樣子相反,所以,要正視“缺”、“衝”、“屈”、“ 訥”這些你看不起眼的反面,它們才是道的面貌,大到無邊的道就寓於他們之中。它們才是成事的關鍵。
凡事都要歸零,都要復歸於虛靜,“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第十六章)“清淨”沒說它控制你,事實上它真的控制著你。“清淨”,它就是那些與你期望的事物相反相成的虛靜的一面。
不信再往下看,你冷了,快動起來,身上發熱,感到自己戰勝了寒冷,但你總不會一直動下去吧,總要停下來的把?一旦你停下來,怎麼樣?還熱嗎?不熱了,因為靜勝熱,靜不光勝熱,它表現為那些“缺”、“衝”、“屈”、“ 訥”等等形式,它也同樣制約著一切,靜才是世界的主宰,才是道的本來面目。不是你冷了就不該動,而是大家要知道,熱是靠靜管制著的,不要熱過頭了,動的時候要用靜來控制熱,讓熱身運動恰到好處。做其它事也是一樣,要用道來規範行為,才能不走錯方向或者短命。這些解釋,基本上是在王弼注的基礎上總結完善出來的意思。由於王弼注存在邏輯上沒有說透的地方,許多專家曾經認為王弼注,也是就著文章強解,所以歷史上曾被棄置一旁,翻出了許多解釋花樣。
比如,把躁解釋為火,認為火勝寒,靜為清水,清水勝熱,句式上對仗工整了,但內含沒有新意,邏輯也不通貫。
也有改字的,為了和前面的句子裡表示的相反相勝的意思一致,把此句改為“靜勝躁,寒勝熱”;或者“躁勝寒,寒勝熱”,等等。和出土文獻比較,事實證明,這些字都改錯了。
出土的帛書和楚簡,句子和現在的通行本字義一致,只是字形有差異。所以大家只有回過頭來,老老實實對著通行本《道德經》尋找原意。
王注:“躁罷然後勝寒,靜無為以勝熱。以此推之,則清淨為天下正也。靜則全物之真,躁則犯物之性,故惟清淨,乃得如上諸大也。”
現在看來,王注還是有一定道理,起碼指出了符合原意的字義、句子的表層意思 。在句式上,把“躁勝寒”和“靜勝熱”這種誰勝誰的關係,理解為遞進關係,而不是並列關係,這是正確的。王注總體上是可取的。
當然,王弼注在邏輯上確實也有問題。說“躁犯物之性”,則言重了。躁作為現象,自有存在的合理性,比如冷了搓手頓腳,就不能算犯物之性,難道說,冷得受不了,還要一動不動才算不犯物之性嗎?
凡事凡物,是順其情,順道而動,遵道而行,就是“自然”,不能算犯物之性。王注把“自然”的動和“妄動”混淆不分,是不對的。
理解這句話,要貫通文意,符合常規邏輯,《道德經》的原意才可能顯豁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