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灣的港風

    一個人的成長受到主要受到先天跟後天兩方面的影響,先天可以受到遺傳,智商等因素影響,後天可能受制於家庭環境,教育背景,個人能力,交際範圍等影響。諸葛亮跟司馬懿都是將相之才,按道理來說遺傳跟教育背景差別不大,當然這也決定了二人兒子的智商水平差不多。但兩個人還是有區別的,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生為劉氏奮鬥,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也註定他兒子是非常忠於劉氏皇權。而司馬懿雖然拼搏一生為了魏國,但顯而易見他是有野心的,他渴望可以取而代之,在這樣的教育灌輸下注定了他的兒子也想要自己當皇帝。所以兩個人的根本不同在於,一個是忠君的思想,一個是有野心的想法,當然結果就會大不相同了,完全不是諸葛亮兒子智力不如司馬懿兒子。

  • 2 # 上善若水36526

    諸葛亮在綜合才能上應該是勝過司馬懿一籌的,說相當也說得過去!

    那麼他們的後人就沒得比了。司馬懿屬於世家大族,兄弟姐妹兒孫這些都是有良好的教育體制代代相傳,加上司馬懿這人務實,(當然,諸葛亮也很務實的哈)。他什麼事都讓給下輩去幹,去拼,自己在後臺指導,讓兒孫在拼搏中進取、成長。經歷過風吹雨打才能茁壯成長!所以說司馬懿的後人可以開創一份基業是跟他的教化有很大關係的!

    諸葛亮呢?本人是很牛逼!凡事親力親為,別人做事這個不放心那個不放心的,形成了一種大樹底下不長草的現象!諸葛亮到臨死之時都沒有一個真正看得起的人可以接班,勉強傳了姜維隻言片語。這個只能說是他眼界太高,要求太嚴格了。須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

    這就是“司馬有後,諸葛無徒”的真正原因!

  • 3 # 葉之秋

      

      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一代人傑,兩人的兒子一個是平庸無奇,一個是一代梟雄確實差距很多。那麼,造成差距的原因是什麼呢?

      大體說來,有三個原因:

      其一,父親的教育思想不同。

      諸葛亮一心為國,備受君王、百官愛戴,因此,他在教育子女的時候,也特別強調忠貞清廉。他死時,沒有多餘的財產留給兒子,只是留下了一片橘樹林,可見真的是一心為國,兩袖清風。

      其子諸葛瞻受父親教誨,一生也把忠字放在第一位。如果說,諸葛瞻生活在太平盛世,他將無愧於諸葛亮之子。遺憾的是他生活在亂世,在亂世將忠貞,多少有些不切實際。

      於是敵軍入侵時,諸葛瞻除了以死殉國,報答父親,報答君王外,別無什麼特別好的法子挽救危局。

      至於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從小就跟著父親學著如何奸猾做人,如何隱忍,如何算計。司馬懿晚年,司馬師、司馬昭已經接過大權,成為新一代魏國權臣。

      其二、生活環境不同。

      蜀漢在諸葛亮的治理下,雖然大家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但是民風淳樸,路不拾遺。官場上清廉者多,貪汙者少。

      諸葛亮去世之後,費禕董允等人雖然才華不如諸葛亮,但都亦步亦趨,是很好的守城之吏。劉禪雖然忌憚諸葛亮,但稱帝期間也算是個明君。

      百姓官員出於對諸葛亮的尊敬,從很早就對諸葛瞻十分尊崇,這也使得他逐漸失去了危機感。加上諸葛瞻又娶了公主,小日子更是過得紅火。可以說蜀國後期,諸葛瞻無需費什麼手段搶奪,就已經是皇帝之下第一人。

      司馬師與司馬昭則不然。即便是司馬懿去世之後,司馬家也不是魏國獨大。江淮地區屢次造反,各地反叛勢力紛起。司馬師、司馬昭多次率軍平叛,方才坐穩第一權臣的位置。

      即便如此,他們還要地方來自皇族,來自地方各種明槍暗箭,時刻生活在危險中,故此,司馬師、司馬昭都陰險狡猾,權謀老道。

      前兩個都是外部原因,最後說一個內部原因,即諸葛瞻與司馬師、司馬昭本身的理念、願望就不同。

      諸葛瞻只是想做一個好官,一個忠臣。他最終做到了。

      司馬師、司馬昭想做一代梟雄,開創屬於司馬家的輝煌,他們也做到了。

      其實,他們彼此都是求仁得仁,達成所願,說不上誰輸誰贏。我們不能說,司馬師、,司馬昭權力更大,兒子當了晉朝開國皇帝,就覺得司馬師、司馬昭比諸葛瞻更牛。

      他們三位追求不同,但都可以死而無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麗絲漫遊奇境的批註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