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顯榮的原型是日本間諜川島芳子。清朝覆滅之後,善耆想要藉助日本人的力量復國,於是便把女兒送給了川島速浪做養女,並改名為川島芳子。來到日本的川島芳子,從小接受了軍國主義教育。1928年,她開始前往上海從事間諜行動,並先後參與了一系列秘密軍事行動,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間諜和女漢奸。
《烈火軍校》講述代兄從軍的謝襄女扮男裝進入烈火軍校就讀,與玩世不恭的富家子顧燕幀和冷靜沉穩的沈君山成為同學,共同粉碎敵人陰謀,收穫愛情並實現愛國抱負,找到人生信仰的故事。
本劇中最大的反派是由演員高雨兒飾演的金顯榮。金顯榮是織田顯榮的本名,愛慕沈君山,本是清朝末代格格,和承瑞貝勒爺本是兄妹。金顯榮氣質溫婉,舉止優雅,談吐大方,渾身散發著貴族氣息,她曾經遠赴海外留學,這次迴歸故土卻搖身一變成了日本商會會長,並以日本間諜的身份為日本人打探情報,排除異己,幫日本人做事,手段殘忍,心狠手辣。
而織田顯榮是以川島芳子為原型創作的人物,她們的人生經歷有太多相似之處。川島芳子,又稱川島東珍,原名顯玗,號誠之,漢名金碧輝,日本間諜。清朝肅親王善耆第十四女。
民國元年(1912年)清朝滅亡,善耆欲借日本之力復國,將女兒顯玗送給川島浪速做養女。顯玗從此更名川島芳子,被送往日本接受軍國主義教育,成年後返回中國,長期為日本做間諜。民國十六年(1927年)與蒙匪巴布扎布之子甘珠爾扎布結婚,實為對內蒙進行政治侵略的手段。
民國十七年(1928年)前去上海從事特務活動。歷任偽滿洲國“安國軍總司令”、“華北人民自衛軍總司令”等要職,曾先後參與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變、滿洲獨立運動等秘密軍事行動,並親自導演了震驚中外的上海一二八事變和轉移婉容等禍國事件,被稱為“男裝女諜”、“東方女魔”。日本軍稱讚其為“可抵一個精銳的裝甲師團”。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軍戰敗投降。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25日,川島芳子被以漢奸罪判處死刑,在北平第一監獄執行槍決,終年41歲。1948年,川島芳子被執行槍決後,曾與其往來的日本新聞人原田伴彥對其作出如下評價:“她所具有的武器是絕代的美貌、愛新覺羅王朝的高貴血統、金錢和勢力以及才華橫溢與頭腦敏銳,但她的悲劇的孽根亦在於此。她平生既無理想,亦無信念,更缺乏現代人的性格。
川島芳子的一生可恨可恥,卻也可悲可憐。她被永遠釘於民族恥辱柱上的罪惡源自於她坎坷不幸的童年:出生不久家族王朝即宣告終結,民國初定的皇族優待協議也很快被撕毀,以溥儀為首的皇室被徹底趕出北京。川島芳子就在這樣的“國仇家恨”中出生成長,並接受著日本軍國主義教育。與此同時,改朝換代的無情給日本侵略者提供了機會,當清朝皇室被國民政府迅速拋棄之際,日本卻大方伸出“援手”幫助溥儀復辟,進而在東北建立傀儡政權偽滿洲國,成為日本侵華的起點。川島芳子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成長與生存,揹負著家族的遺命,卻最終在認賊作父、代寇為奸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織田顯榮的原型是日本間諜川島芳子。清朝覆滅之後,善耆想要藉助日本人的力量復國,於是便把女兒送給了川島速浪做養女,並改名為川島芳子。來到日本的川島芳子,從小接受了軍國主義教育。1928年,她開始前往上海從事間諜行動,並先後參與了一系列秘密軍事行動,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間諜和女漢奸。
《烈火軍校》講述代兄從軍的謝襄女扮男裝進入烈火軍校就讀,與玩世不恭的富家子顧燕幀和冷靜沉穩的沈君山成為同學,共同粉碎敵人陰謀,收穫愛情並實現愛國抱負,找到人生信仰的故事。
本劇中最大的反派是由演員高雨兒飾演的金顯榮。金顯榮是織田顯榮的本名,愛慕沈君山,本是清朝末代格格,和承瑞貝勒爺本是兄妹。金顯榮氣質溫婉,舉止優雅,談吐大方,渾身散發著貴族氣息,她曾經遠赴海外留學,這次迴歸故土卻搖身一變成了日本商會會長,並以日本間諜的身份為日本人打探情報,排除異己,幫日本人做事,手段殘忍,心狠手辣。
而織田顯榮是以川島芳子為原型創作的人物,她們的人生經歷有太多相似之處。川島芳子,又稱川島東珍,原名顯玗,號誠之,漢名金碧輝,日本間諜。清朝肅親王善耆第十四女。
民國元年(1912年)清朝滅亡,善耆欲借日本之力復國,將女兒顯玗送給川島浪速做養女。顯玗從此更名川島芳子,被送往日本接受軍國主義教育,成年後返回中國,長期為日本做間諜。民國十六年(1927年)與蒙匪巴布扎布之子甘珠爾扎布結婚,實為對內蒙進行政治侵略的手段。
民國十七年(1928年)前去上海從事特務活動。歷任偽滿洲國“安國軍總司令”、“華北人民自衛軍總司令”等要職,曾先後參與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變、滿洲獨立運動等秘密軍事行動,並親自導演了震驚中外的上海一二八事變和轉移婉容等禍國事件,被稱為“男裝女諜”、“東方女魔”。日本軍稱讚其為“可抵一個精銳的裝甲師團”。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軍戰敗投降。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25日,川島芳子被以漢奸罪判處死刑,在北平第一監獄執行槍決,終年41歲。1948年,川島芳子被執行槍決後,曾與其往來的日本新聞人原田伴彥對其作出如下評價:“她所具有的武器是絕代的美貌、愛新覺羅王朝的高貴血統、金錢和勢力以及才華橫溢與頭腦敏銳,但她的悲劇的孽根亦在於此。她平生既無理想,亦無信念,更缺乏現代人的性格。
川島芳子的一生可恨可恥,卻也可悲可憐。她被永遠釘於民族恥辱柱上的罪惡源自於她坎坷不幸的童年:出生不久家族王朝即宣告終結,民國初定的皇族優待協議也很快被撕毀,以溥儀為首的皇室被徹底趕出北京。川島芳子就在這樣的“國仇家恨”中出生成長,並接受著日本軍國主義教育。與此同時,改朝換代的無情給日本侵略者提供了機會,當清朝皇室被國民政府迅速拋棄之際,日本卻大方伸出“援手”幫助溥儀復辟,進而在東北建立傀儡政權偽滿洲國,成為日本侵華的起點。川島芳子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成長與生存,揹負著家族的遺命,卻最終在認賊作父、代寇為奸的道路上一去不返。